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范文
经济论文范文:黑龙江粮农增收难题探析
黑龙江粮农增收难题探析
| 文章出自:格式网 | 编辑:论文范文 | 点击: | 2013-12-08 20:28:20 |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第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200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2.4倍。可以说,黑龙江省的广大农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农民种粮的收入增长却不容乐观,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72元增加到2007年的4132元。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呈现出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和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特点。

(一)农民收入在低水平上缓慢增长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始终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82元,首次突破2000元;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68元,后者是前者的1.73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3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0245元。1996年至2007年12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5.98%,同一时间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9.52%。由此可见,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绝对差额由1996年的1586元上升到2007年的6113元。事实上,2007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元)还要低137元,也就是说当前黑龙江省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着10年以上的差距。

(二)农民收入的结构不合理

首先,黑龙江省农民的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所占的比重常年超过70%,2007年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为68.9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82%以上又来源于种粮收入,2006年这一比重高达88.20%,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低下加之农民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使得家庭经营收入不可能有跨越式的增长。其次,工资性收入没有成为种粮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与发达经济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无力为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乡镇经济近几年所处的整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乡镇企业自身又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型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农民思想守旧,囿于各种风险的考虑,缺乏赴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务工的自主性。农村青壮年是现有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但在农民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低及社会保障制度欠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农民的打工生活并不稳定。加之土地的保障作用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外出务工农民也无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他们在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钟摆式”地徘徊。直至2006年工资性收入占黑龙江省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才超过18%,而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这一比重在2004年就已达到了52%[1],可见工资性收入没有成为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再次,农民的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徘徊不前。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与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在内容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是亲戚朋友间的相互赠送。考察农民年内现金支出可以看到农民的转移性现金收入和转移性现金支出大体相抵,个别年份甚至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断农民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性收入少之又少。

二、黑龙江省农民种粮增收面临的困境

由于多种原因黑龙江省农民无论在增加种粮收入上还是在降低种粮成本上都面临着如下困境:

(一)成本方面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有资金的投入,农业部门也不例外。粮农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和劳务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投入和劳务投入也需要资金支出,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农民种粮成本时将物质投入和劳务投入也考虑在成本之内。从支出结构看,现阶段黑龙江省粮农用于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现金支出仅占种子、化肥、农膜等日常现金支出的1/6左右,这使得粮农投入生产的行为趋于短期化,其结果必然对粮食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难度加大,粮食生产后劲不足。粮农投入生产行为的短期化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是源于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如前文所述,当前黑龙江省广大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至少有十年的差距,纯收入是农民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消费支出的全部。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和养老难,农民的消费支出捉襟见肘,无力将更多的现金投入到粮食生产中。除了自身资本积累外农民获取资金的另一个途径是农业贷款。在我国,由于国家一直实行向城市及工业倾斜的金融政策,我国法律体系所维护的金融资源配置制度使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不断外流[2]。国家对农村的放贷仅限于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大型项目,对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且审核严格,加之现行的抵押担保制度的约束,使农民的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于是,农民转而求助于民间金融。据笔者调查,黑龙江省民间借贷的最高年利率高达15%,这无疑加大了种粮农民的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飞涨使粮农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广大粮农失去长期持续投资粮食生产的信心。2008年春耕时节,黑龙江省的大豆种子价格上涨至5元/斤,比2007年的2.7元/斤上涨近1倍[3]。据国家有关部门抽样调查,1995-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三种粮食作物生产的亩均物质费用由178.3元上升至238.9元,亩均人工费用由116.07元上升至155.80元,两种费用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33%[4]。国家对粮农的生产补贴几乎全被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所吞噬。

(二)收入方面

笔者从制约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价格的主要原因来研究粮农增收面临的困境。当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面临以下制约因素: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黑龙江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已从1996年的779.6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1082.1万公顷,但由于长期重开发轻整治致使耕地质量严重退化。有机质含量以每年1‰-3‰的速度下降,开垦较早的黑土区已由垦初的9%-12%下降到目前的2%-5%,地力减退制约了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②土地细碎化制约了规模经营。在黑龙江省农区依据农田质量的优劣分配土地使每户农民有限的土地更加细碎化而不能实现规模经营,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前提。③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自然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制约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松嫩平原是重点的产粮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5.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5.7%。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设施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兴建的,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自然灾害成灾率居高不下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完善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是形成合理的粮食市场价格的基础条件,然而当前不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黑龙江省,这两个基础条件都不具备。“价格双轨制”即粮食市场价与保护价并存,难以形成统一有序的粮食市场,竞争不充分必然导致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和不合理。当粮食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农民的惜售行为与粮食企业的观望态度导致大量的粮食在农民手中囤积并导致粮食企业开工不足,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混乱的价格也使农民对认识粮食供需的真相产生偏差,生产决策容易受到误导。仓储和运输是粮食流通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我国粮食流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布局不合理和粮食运力不足上。据国家粮食局统计,当前13个粮食主产区年底商品粮库存占全国总库存的73%左右,而7个粮食主销区只占10.6%[5],粮食库存过于集中,一方面增加了粮食生产大省的仓储费用,加大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其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购销环节的脱节,使主销区的粮食价格大幅波动。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销售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运输不畅。由于黑龙江到周边的港口都要上千公里,而海运装载的大量粮食是公路运输无法解决的,所以当前黑龙江省粮食运输的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然而铁路运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粮食流通的瓶颈。据有关部门调查,截至2008年4月,黑龙江省仍有2.1亿公斤粮食运不出去[3]。粮食收购部门苦于昂贵的运输费用压力,为保证获得利润而对粮农的粮食压级压价,损害了粮农的利益。

三、提高黑龙江省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我国政府应该将粮食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为粮食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有效的政策保障。

(一)从降低种粮成本角度

①切实保护耕地,引导农民广泛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以改良土壤环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支持排灌设施和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构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并通过政府补贴方式运用商业化的保险网络分担粮农的风险,通过这些手段来夯实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②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通过技术手段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力度,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惠农政策效果的抵消。③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粮食直接补贴能够起到降低种粮成本的作用,为此,应在继续实行目前各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按农民交售商品粮数量而给予其相应补贴的新政策,特别是对种植优良品种的粮农和种植大户给予合理的奖励。④保障农民的金融权利。不能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会使农民失去在市场经济中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国家应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服务,使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同时开放农村民间金融使之与正规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公平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进而降低农民贷款成本,为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二)从提高种粮收入角度

①完善粮食市场价格体系。鼓励和扶持农户、农民经纪人、粮食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层次多元化粮食购销主体的发展,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保障粮农的利益。②建立高效率的粮食流通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铁路、公路、水路粮食运输能力的协调,积极发展中、短距离的散粮汽车运输并给予政策支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是对粮食大省的散粮收贮、集并、中转设施、运粮工具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建设,并采取投资补助的方式给予支持。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应加大对本区域内粮食接发装卸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粮食的中转装卸能力,减少流通成本,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

此外,政府应制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应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并对农民的自主创业给予技术上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应改变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水平。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