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education,即ED.m)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在职教师培养措施,旨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从199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十六次会议批准设置这项学位以后,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共招收在职教师3万余名,已取得学位的教师已有七千余名.取得学位的教师大多数都已成为骨干教师.但作为新生的学位教学,仍处在不断摸索之中,尤其是在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达到预期的统一和效果.
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过低在一些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看来,教育硕士的招生实际上是为其增加一个硕士点,把培养教育硕士看成其开辟创收的新渠道.甚至把教育硕士培养错误地看成是教师的普通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学历学位的一种简单的形式上、政治上的需要,这无疑在招生、培养上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因此出现盲目扩招,降低录取标准,缩短脱产学习时间,异地办学和导师授课敷衍了事,论文指导不认真等现象,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问题了.
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领导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为教育家.这种理解和要求不仅不现实,而且是错误的.这必将使教育硕士培养误入"精英"骨干教师的特权培养,从而限制和挫伤普通教师报考的积极性.这与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不符,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作用.
课程设置问题.自1997年招收第一届教育硕士以来,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及教材编写工作一直处于一个争议的过程.目前在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上有以下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仿效教育学硕士课程.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均未摆脱教育学硕士学位与研究生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而且受其影响很大.由于两者在培养目标及规格上有很大差异,课程体系要求也有所侧重.教育学硕士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具有前瞻性特点.而教育硕士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强调基础理论和实用知识学习,具有务实性.简单的仿效,只能造成两者更多的混淆与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无法体现教育硕士培养的职业务实性.第二种倾向是将课程的设置附庸于导师或经验.
近年来部分试点院校在其发展方向上偏离"师范"两字,一味追求综合,对于基础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开发、研究少之又少.姑且避开其体制元素不言,就其师资的匹配也是存在严重问题.部分院校甚至找不到教授基础学科的人,已经与基础教育相去甚远了.就教育硕士本身而言,绝大部分是基础一线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一些对基础教育不甚了解的导师又怎么去开设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硕士课程呢?"拿来主义"自然而生.导师会什么就讲什么,不知部分避之,甚至整个课目被剥夺.这些基于教师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考虑使课程的开设具有了很强的随意性,影响到教育硕士知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第三种倾向是附庸于教育硕士自己的选择.部分教育硕士认为理论课程要多一点,外语分量要重点强调,其用意在借此摆脱基础教育或为了考博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