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宏不雅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跟着国内外经济情况的转变,有用需求不足、通货收缩等矛盾慢慢暴披露来。政府宏不雅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1993--1996年的按捺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年夜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顺应,中国泉币政策也由僵持适度从紧以解决通货膨胀改变为适合扩年夜泉币供给量,提防通货收缩。
1997年至1999年的泉币政策垄断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添等方面起到了必然的积极浸染。然则面临通货收缩、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增添、国内金融风险慢慢露出、处置责罚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难度加年夜、国有企业改造步履唯艰、居平易近耗损和非国有投资低迷等晦气前提,中国泉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的、中介目的、垄断器械照样传导机制方面都碰到了难题。在新世纪,中国泉币政策义务仍很坚苦,也弗成避免地要面临诸多搬弄。了低物价根柢根底和前瞻性信息,泉币政策自己并不会刺激经济增进。另一个例子此日本银行,日本经济一连4年负增进,日本银行的泉币政策已经异常积极和扩张,甚至接纳了零利率政策,但日本经济模仿照旧低迷不振。这两个例子起码声名了一点:决意经济增进的首要成分不是泉币和泉币政策,泉币政策对经济增进的进献长短常有限的,而且要实证剖析和策画这种有限的进献率更是难上加难,此刻的泉币理论和计量经济学都还没有治理这个题目问题。
泉币政策短期内的多重目的是否能同时达到呢?异常难题。因为多目的之间的彼此矛盾,泉币政策经常无所适从。当国际收支盈余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典型的“米德争执”便泛起了;简·丁柏根论证了实现n个政策目的需要n个自力的政策器械;蒙代尔则进一步提出了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平衡,泉币政策维持外部平衡的“政策搭配论”。在关闭经济的假设下,米什金(Mishkin,1995)也证实了物价不变与充裕就业之间存在矛盾。著名的“克鲁格曼三角”则感受泉币政策自力性、汇率不变和成本自由行为中至多能同时达到两项。
综上所述,对泉币政策的多目的束厄窄小是“要求过高”,它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的之间根究平衡,经常概略接纳机遇主义的手法属意短期效果和外面效果。泉币政策无论短期照样长久都应僵持不变物价的单一目的。
二、通货收缩还在持续
到1999年11月底,我国居平易近耗损价钱指数持续20 个月负增进,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持续26个月负增进,出产资料价钱指数持续 29个月负增进(《中国人平易近银行统计季报》1999年第4期)。若是仅从物价下降(单要素论)来看,通货收缩已毋庸置疑。更麻烦的是,到1999岁尾,模仿照旧看不到价钱负增进幅度缩小或扭转的迹象,两年来战胜通货收缩的各类政策效果并不只鲜明显。新世纪前两年我国泉币政策模仿照旧面临通货收缩的搬弄。
若是把通货收缩(价钱负增进3%)与1999年其他宏不雅观经济变量放在一路看,模仿照旧是一幅令人疑惑的拼图:经济增进率7%,税收和财政支出年夜幅度增进,净出口连结较高增进,储蓄存款、贷款和泉币供给量均连结正常增进速度,小我收入和耗损也连结正常增进。上述指标无论是横向国际对照照样本国时刻序列对照均是正常理想的。除了物价之外,不理想的宏不雅观经济指标就是投资和就业。题目问题原形在何处?近年来国内外剖析通货收缩的论文许多,但至今还没有令人服气的谜底,仅以“内需不足”来归纳综合是远远不足的。
面临通货收缩,泉币政策能否像按捺通货膨胀那样迅速有用呢?谜底是否认的。按照泉币是外生变量这一现代泉币银行学的根底前提,在现代名望泉币轨制下不应该泛起通货收缩,因为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增添泉币供给量。所以现有的泉币政策理论都是对于通货膨胀的,竟然没有对于通货收缩的理论。经济现实老是与泉币理论和现代中央银行轨制开玩笑。我国已经一连两年执行增添泉币供给量的泉币政策,并行使了如斯多的政策器械,但泉币供给量就是增添不多。中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再看历史,才知道人类还没有以泉币政策成功对于通货收缩的先例。Cover(1992)和Karras(1996)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美国和欧洲18国存在光鲜明显的泉币政策效果的纰谬称性。有人形象地将泉币政策歧为绳子,可以有用地“拉住”经济过热,但却无法“鼓动”经济增进。新凯恩斯主义的泉币理论对此提出了诸如价钱粘性、劳动力市场不完美、信贷市场信息纰谬称等微不雅观注释,同时都感受泉币政策效果的纰谬称性是个客不雅观事实(吴易风、王建、方松英:1998)。
一方面是对中国通货收缩的原因剖析不尽人意,另一方面是前两年的财政泉币政策的效果并不只鲜明显,颓丧守候通货收缩自然消逝更不是设施。由此看来,中国的经济运行中还有许多未知成分,我们的宏不雅观经济政策也不是所想象的那样完美,市场经济自己并不是可以“驾御的”。中国泛起的通货收缩不是纯挚的泉币现象,它与现行系统编制改造中泛起的许多矛盾有联系关系,泉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不能治理系统编制题目问题,然则人们老是不相信这一点,老是感受泉币政接应该在对于通货收缩方面年夜有所为。是以,只要中国存在通货收缩,中央银行就不得舒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