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论文格式: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图书馆管理论文格式: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 文章出自:论文范文 | 编辑:职称论文 | 点击: | 2013-04-12 20:53:11 |

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肖希明张新鹤(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探讨了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影响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文化;数字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在这个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及各项业务活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数字环境对于图书馆管理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改变了图书馆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不止是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而且深层次地影响着图书馆管理者乃至所有图书馆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图书馆管理文化。不管图书馆人是否意识到,这种图书馆管理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当今图书馆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自觉地构建适应新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本文将对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特点、内容及建设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形成起到某种促进的作用.
1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内涵
学术界对管理文化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其中的关键是对“文化”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霍夫史台德将文化视为一个群体的特征,一种群体价值观,科特和赫斯克特则认为文化既有“可视的”行为文化,也有“深层次的”共同价值观。[1]国内有学者将管理文化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或组织的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总和”,并且将管理文化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2]这一定义大体上揭示了管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管理文化是管理文化的一个子集,可以理解为图书馆管理者和员工在图书馆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思维和文化认同,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准则、制度规范、传统习惯等。[3]具体来说,图书馆管理文化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图书馆管理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管理文化的表层。图书馆管理物质文化具体表现为图书馆馆舍、图书馆阅览环境、图书馆设备条件、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图书馆产品等图书馆管理的物质环境和条件.
(2)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图书馆法、图书馆政策、图书馆管理体制、图书馆业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国家、地方和各图书馆的发展规划等。图书馆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间层,制度文化本身在体现精神文化的同时,支持并保障精神文化向物质文化的转化,即将属于观念形态的精神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再通过行为创造出物质形态的产品.
(3)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是指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所共同拥有并指导和支配其行为的思想意识,包括价值观、目标信念、职业道德、管理理念、管理作风等方面,它是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核心部分.
作为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图书馆管理哲学,包括图书馆员的哲学信仰、图书馆社会认识论、图书馆的文献价值观、社会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服务价值观等等。图书馆管理哲学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人格化的基础,是形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独立人格的源泉,是图书馆管理活动总的理论基础,也是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核心要素;二是图书馆管理伦理,是指图书馆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行为规范。它以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几对道德范畴标准,来评价并调整馆员行为及关系;三是图书馆管理精神。管理精神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心理和价值取向,是管理系统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是管理文化的灵魂。图书馆管理精神具体包括独立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务实精神以及图书馆职业精神等。[4]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我国传统图书馆管理文化主要表现为校雠文化和藏书楼文化,随着现代文化的出现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图书馆管理相继引入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激励管理、建设学习型组织等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构建的数字环境下,必须更新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内容,探索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新特点,才能建设对图书馆发展有持续推动作用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2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影响
2.1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物质文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物质文化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容易为人们所感知。走进今天的图书馆,人们就是置身于一个浩瀚的数字化空间:电脑随手可及,网络畅通五洲,数字资源浩如烟海,检索系统方便快捷,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取代了传统手工服务,读者借还图书数秒即可完成。图书馆甚至延伸到办公室和家庭,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读者完全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这一切,绝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业务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变化,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就是数字环境为图书馆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创造了条件。图书馆所崇奉和追求的让所有社会成员平等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的人文理想,借助于数字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2.2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的影响
制度是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各种法纪、条规。制度文化则是隐含在制度中的管理理念、管理风格。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手段,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也无不渗透着图书馆管理者的价值观和基本信念。无疑,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应该与时俱进。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的影响,从宏观上看,由于数字环境的形成,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而且也有了实现的技术条件,因此,国家的图书馆制度设计必须为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保障条件.
从微观上看,由于数字环境的形成,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内容和业务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基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工作流程管理、人员管理、服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如业务流程重组、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产业化、知识产权管理等等,纷纷进入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的视野.
2.3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的影响
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的影响,虽然不像对物质文化的影响那样直接,但这种影响却是深层次的。因为它影响的是图书馆人的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观,而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观则对图书馆管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图书馆根深蒂固的“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因为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并不一定需要本馆收藏,读者利用图书馆,也不仅仅是要利用本馆拥有的资源;其次,它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图书馆人的共识,因为正是数字环境的形成,使得信息资源建设的任何重复都变得没有意义,合作协调与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图书馆的理性选择;第三,它使信息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因为数字环境创造了人们平等、自由获取知识、信息的有利条件,“计算机、数据库和联机检索使资料社会化,对任何人一律平等。因此,信息资源将不再是少数专家学者‘共享’,文献、知识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各种载体形态进入千家万户,真正成为全社会享用的资源”,[5]图书馆则成为践行信息公平理念最有代表性的场所;第四,它激发了图书馆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因为数字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图书馆员的角色由图书管理员转变为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这既要经历角色转换的阵痛,但同时也将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更新知识结构,发挥创造潜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图书馆管理精神文化.


3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特点
与时俱进是图书馆管理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同时代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应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特点和风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已经体现且应突出以下特点.
(1)注重合作与共享在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综合化、载体形态多样化、利用高效化的趋势。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资源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开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共享是图书馆管理的必然选择,而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对图书馆合作与共享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合作与共享既包括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在竞争中的合作共赢。既包括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包括人才培训、技术设施建设的合作与共享,以及更多信息服务合作项目的开发,因此,合作与共享成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显著特点.
(2)以人为中心我国图书馆管理文化正在经历着从书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数字环境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数字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传递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更加广泛、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因此,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更应把人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图书馆各业务工作环节,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宗旨来开发新技术、运用新技术,让新技术成为读者方便、快捷、准确获取信息资源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既要有利于馆藏文献资源、设备资源的管理,更要有利于读者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图书馆员不仅要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热爱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者则应关心馆员、尊重馆员、激励馆员,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为馆员提供更多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
(3)注重信息的横向交流图书馆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有赖于一个良好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模式。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者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搭建的平台开展信息的横向交流。从组织信息传递角度来说,一个组织系统自上而下传递的信息很大一部分要靠组织成员的横向交流来消化,成员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有助于实现全馆成员对组织运行状况的了解,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的理解和接受,促进图书馆各部门间及部门内工作的协调。从团队建设角度来说,横向交流的加强可以提高馆员间的凝聚力,在交流中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图书馆应当开拓多种交流渠道,例如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网络讨论室或交流网站,以此为成员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4)求效率与效益效率与效益观的建立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重要特点。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将重视图书馆对社会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对每一项业务活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追求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效率与效益,有利于促使图书馆为达到目的而积极寻求最佳、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图书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市场中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追求效率与效益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多方位、多角度密切关注用户的信息需求,例如通过了解我国用户对知识信息的“消费”价值观,选择更具适应性的图书馆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应建立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图书馆活动展开评价.
(5)法制化建设加强图书馆各项工作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和规范,加强并完善图书馆法制化建设是图书馆管理文化的重点。我国图书馆活动向来较为缺乏法律法规的指导,而在数字环境下,竞争的加剧、信息环境的复杂化、图书馆活动的拓展、对效益的追求等都要求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已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建设。2008年11月18日,文化部正式启动“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由文化部起草《公共图书馆法》条文,并委托国家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完成图书馆立法的相关支撑性研究。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界应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图书馆法的制定,推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领域信息政策的制定,推动各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在我国形成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的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法制化建设还应注重培养图书馆人的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以保证法制化的最终实现.
4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建设
4.1了解我国管理文化背景及图书馆管理文化现状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有自己的新内容和新特点,但其建设并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要以中国管理文化思想以及图书馆管理文化现状为基础寻求变革,这样才能发现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创新的关键点并设计最优化建设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西方先进管理文化在中国的适应性,才能保持图书馆管理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和图书馆特色。对我国管理文化背景的认识应以精神文化为优先,看得见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均受看不见的精神文化的决定,例如在制度文化方面,我国已注意到国内法制建设相对西方国家的不足,但如果不清楚中西方在看待伦理与法制上的价值观差异,将大大减缓我国的法制化进程。目前存在多种方法用于测量和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在管理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有霍夫史台德的四维管理文化、特拉姆皮纳和汉姆登———特纳的七层次文化理论、霍尔的高相互关系/低相互关系框架等测量工具。已有多位学者使用这些工具调查一些国家地区的管理文化特征。[6]此外,我国学者也对中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及中国式管理文化的特征也进行了专门研究。[7][8]
4.2提高图书馆管理者的个人素质
图书馆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是成功构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关键因素。黄郎喜认为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需要“育才型”领导,其特征是实行分权管理,上级和下级共担责任,共同控制;尊重下级的创造性和智慧;既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心下级积极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一切工作的完成都依靠配合默契的团队,培养团队精神是其关注的焦点。[9]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这样的管理者.
4.3以馆员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建设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是“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然而这一理念的实现有赖于图书馆员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热情。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在图书馆内部建设以馆员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提高馆员自我价值认同感和图书馆职业的使命感。每个人都有认识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学习型图书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继续教育、深造进修、专题研讨会等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助于馆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价值意识、拼搏创新精神等内在信念的建立。其次是完善图书馆激励制度,从关注馆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方面出发,多种途径激励馆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是全面优化针对馆员的图书馆环境,增强馆员的工作满足感。这里主要是指丰富馆员的“图书馆生活”,可以兴建馆员文化活动中心,定期举办文艺演出、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文化活动,使馆员精神面貌总是处于饱满昂扬的状态。如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山大学三校图书馆继2008年5月在中山大学举办“2008年奥运杯羽毛球、排球友谊赛”之后,2009年4月1又由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承办了“闽粤港三地高校图书馆专业研讨会暨2009年图书馆员奥林匹克运动会”。[10]这些都是图书馆先进管理理念的精彩体现.


4.4在图书馆管理中突显文化管理理念
文化管理理念源于西方企业界,其核心是崇尚价值观在企事业管理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图书馆文化管理强调建设以图书馆精神、图书馆价值为核心的图书馆文化,将人本主义管理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深层次揭示图书馆员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1]将图书馆文化管理作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思想和手段,即由文化管理来统领对图书馆物质资源的管理、图书馆员的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等。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中实施文化管理,有助于“软化”图书馆的“刚性”管理,保证图书馆管理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致性,使图书馆展现给馆员和社会的不只是资源、技术、制度、建筑,更是其公平、开放、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追求知识、追求创新的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祥槐.管理文化研究:观点与方法[J].商业研究,2006,(4):77-78.
[2]韩卫平.论管理文化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6,(4):77-78.
[3]肖希明.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核心精神[J].图书情报知识,2005,(5):23-27.
[4]柯平.图书馆管理文化三论[J].图书情报知识,2005,(5):23-27.
[5]肖希明.人文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J].中国软科学,2002,(7):68-73.
[6]陈祥槐.管理文化研究:观点与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2,(7):68-73.
[7]阮爱莺.中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分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7,(3):10-12.
[8]王在华.试论中国式管理文化之构建[J].甘肃理论学刊,2007,(3):10-12.
[9]黄朗喜.企业管理文化及其创建策略[EB/OL][.2009-05-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0cti8.html.
[10]程焕文.2009年图书馆员奥林匹克运动会[EB/OL].
[2009-05-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0cti8.html.
[11]肖强.图书馆管理文化与文化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07,(3):40-42.
作者简介:肖希明(1955-),男,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张新鹤(1983-)女,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