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及治理
郭建宏
摘 要: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频发,对于学术界的正常科学研究和社会声誉造成了严重冲击。我国近期的学术不端行为具有发生数量多、社会影响大、类型多样、认同程度高等特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少数科学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最为根本的则是科研管理的制度缺陷。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治理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尤其要重视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学术不端 特点 治理
前言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究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智力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因为从事科学研究者大都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因此科学研究始终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最神圣的领域,被誉为社会的一片净土。虽然从历史记载来看,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就一直存在,但与整个学术界严谨自律的良好风气相比,这些现象不过是少数,为广大学术界所不齿。但是,当前学术界这一方净土正在被迅速侵蚀,学术界的诚信危机愈演愈烈。
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的弄虚作假行为不断被媒体曝光,学术不端成为世界性的学术公敌。根据英国爱丁堡大学丹尼尔德·范尼利的一项研究,有七分之一的科学家坦言他们知道同事有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如伪造科研成果等。①据2005年5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在接受调查的几千名美国科学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在过去三年中有过不端科学行为。②近来,我国学术界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丑闻接连披露,对于我国的学术环境和科学共同体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③深入研究学术不端现象,对于澄清学术环境,重塑优良学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术不端的界定
关于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如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严重程度的强弱也不同。学术不端处于中间位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认为,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因此,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称为学术不端行为比较恰当。对于学术不端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界定,不仅世界各国定义不尽相同,同一个国家内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报告将学术不端行为限定为“申报、开展或报告研究项目过程中的伪造、篡改、剽窃”。美国公共卫生局(PHS)的定义是:“在申报、开展或报导研究项目过程中,出现伪造、篡改、剽窃或其他严重背离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东西的行为。它并不包括在解释或判断数据过程中诚实性的错误或诚实性的偏差。”显然PHS的定义在NAS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扩展。联邦政府任命的研究完整性委员会(CRI)的定义则更加宽泛,他们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和传播研究成果过程中应该诚实和公正这一基本原则的严重违反”,包括盗用(剽窃或不守秘密)、干涉、曲解(伪造或篡改)、妨碍对不端行为的调查,以及不遵从研究的规章制度等。瑞典将学术不端界定为:有意捏造数据来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剽窃其他研究者的行为、以以上方法之外的方法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丹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修改、捏造科学数据的行为和纵容不端行为的行为;等等。①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科技部2006年12月颁发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列举了5种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以“其他科研不端行为”作为补充规定,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不端行为的新情况。该《办法》认为,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 (1)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3)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 (4)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2009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其中列举了6种学术不端行为和1条补充规定,包括:(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4)伪造注释; (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难看出,虽然各国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不同,但是“捏造、篡改、剽窃”(FFP)三种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却是其中的共同内容,也是科学共同体普遍关注的问题。
三、中国近期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
近一个时期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频频曝光,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总的来看,我国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爆发的频率加快。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学术不端事件快速增多,频频被媒体曝光。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被揭露出来的事情仅仅是冰山一角。虽然如此,其爆发的数量之多和频率之快也足以让世人震惊。
2·影响大。从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来看,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或是发生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是涉及知名学者,有的甚至是高校领导,对我国学术界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极大破坏了科学共同体的声誉。200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陈进在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和欺骗行为的事实被揭露,在科学界引发震动。2008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博士学位论文抄袭被实名举报,经比较全文雷同字数比例40%以上。2009年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与杨伦合作的论文《何谓“理论”?》被指抄袭,经比对,至少有80%的内容复制了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的文章。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许永刚的博士论文《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一书被指“抄袭情况极其严重”,全书354页40万字中,竟然有202页约19万字为抄袭。①3·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多样。从欧美等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治理来看,国外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捏造、篡改、剽窃”(FFP)三种类型,这都是发生在科研过程中的行为,在经费申请、成果发表等科研过程之外的其他环节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较少。我国的学术不端除上述三种主要类型外,还存在大量的虚假署名、成果有偿发表、职称评定和经费申请不公正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4·认同感高。学术不端作为违背科学共同体诚信准则的行为,历来为广大正直学者所不容,正因如此,科学界的良好学风和共同声誉才得以保持,科学研究的正常秩序才得以维护。但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的一项调查却显示出我国科学界不容乐观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者持宽容态度,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表示有学术不端行为者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一项针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参加过科研项目的人与没有参加过的人相比更可能同情学术不端行为,同情的几率比要比后者高出0·39倍,而读博前是否工作过则仅对“原谅”态度有显著影响,有工作经历的人比没有工作过的人更可能“原谅”学术不端行为,几率比高出后者0·44倍。②四、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原因频发的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科学共同体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学术界的清明声誉。在人们纷纷谴责这类行为的同时,也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
首先,从内因来看,学术不端行为源于个别科研工作者背弃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长期以来,科学共同体一直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典范,是一个道德高尚的群体。但是科学共同体不可能保证绝对纯洁,其中总是夹杂着一些低劣的投机分子。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而严谨的工作,在科学职业化的现代社会,科研竞争日趋激烈,科研工作者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个别科学工作者为了牟取利益,罔顾科学精神和学术准则,在科研活动中采取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其次,从外因来看,社会环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科学研究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神圣的象牙塔,但是科学工作者同样是一个社会人,不可能真正与世隔绝,因此科学工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因此社会中各种低俗丑恶现象丛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术界和科学工作者很难独善其身,科学共同体的荣誉感集体弱化。③第三,制度缺陷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学术不端如此泛滥显然不能仅仅通过个别科研工作者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影响加以解释,科研制度存在的弊端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现有科研制度的产生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制度决定人的行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做坏事。当前的科研制度早已广为诟病,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缺少科学道德规范的建立机制和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公正有效的学术资源配置机制;“官本位”与学术的苟合;等等。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制度的缺失,使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极低,而预期收益很高,因而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学术不端的纵容和激励,这对其他科研工作者发挥了失范效应,最终诱发更多的学术不端行为。
五、治理学术不端的对策
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危害极大,它不仅破坏学术风气,损害学术共同体的声誉,而且有可能摧毁科学研究的诚信基础,危及国家科研创新的根本。因此,根据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和泛滥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防治和消除学术不端行为,恢复学术界的良好学风。
1·从科研工作者个人角度而言,要大力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因在于科研工作者本身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缺失,因此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其学术道德水平,是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所在。当前,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术道德教育缺失,很多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都没有受过学术道德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3000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主要从学校组织课程学到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人仅占总数的21%左右,说明当前的教育体制对学术规范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①2·从科研制度的角度而言,应革除现有制度的弊端,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制度安排。
在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研究和反思的过程中,众多的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制度缺陷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最重要的原因,并提出完善监督和惩治制度的建议,如建立学术道德诚信体系,成立独立的学术监督机构,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加大处罚力度等。这些制度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防治学术不端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完善科研制度的关键并非事后的惩治,而应从源头上消除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缺陷。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办法、成果评价体系、科研资源配置机制以及打破学术界的官本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3·学术环境的最终改善离不开整体社会环境的好转。将学术不端行为归咎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乍看起来有找客观理由之嫌,但是只要仔细思量,却不得不承认现实。科学工作者不是与世隔绝的自然人,科学共同体也不是完全独立运行的,特别是在现代科学研究系统性、协作性日益加强的条件下,科学工作者和科研工作都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因此,整体社会环境的好转必将促进学术环境的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峰:《科学不端行为及其成因分析》,《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3期。
[3]张立、王华平:《学术不端行为的模型化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詹国彬:《学术不端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