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强调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科学素质的作用时,总要举出这面旗子;发明一种新的化合物时,也常以一个代号来表示其失败的次数,而且代号数字越大,这个化合物的身价也越高.于是,"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化学的理性被逐步湮没了.现代化学发展的几个特点,例如由宏观深入至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至动态等,以及近百年来化学发展所形成的新概念、新思想就变成只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事.于是乎,在"减负"的要求下,一面将一些学生难学、老师难讲的理论、概念删之又删,一面又在感叹基础化学教育和高等化学之间台阶实在太大了.学生在课外阅读最新科技成果,在开展一些拓展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遇到了不少难以逾越的障碍;不经过专门的培训要想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取得高分更是难上加难了.
理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不单是统一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完善了在研究方法上可用物理化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化学这三个层次的方法来研究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而且使得物理学和化学自身在得到更广、更深的发展基础上交融起来,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诺贝尔化学奖.这些科学家以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坚定的科学信念和顽强的工作毅力,在观微探幽、推动理论物理和理论化学创建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转变自己的"科学观"和"自然观",并赢得了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和赞扬.前不久,看到了中国科学院有机所陈敏伯教授在他所著《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量子与理论化学"卷里,第七章"不再是纯实验科学了"中生动描述了1998年诺贝尔奖公告,他写道,公告引人注目地宣称:"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了."公告说"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化学家所使用的工具,将化学带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是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当20世纪90年代接近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化学理论和计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结果使整个化学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公告还说:"这项突破被广泛地公认为最近一二十年来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看来公告第一次在整个化学界都认可的文件中推翻了"化学仅仅是实验科学"的片面提法,宣告了几百年来"不做实验,化学就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已经结束.公告的深远意义真是值得我们所有化学工作者好好学习的,特别是写教科书的,搞课程改革的.
在徐光宪老师的文章中,形象地将量子化学与结构化学比作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化学的左右手.微观方法与宏观方法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对化学现象的本质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我们国家的大学在50年代初期就陆续开设了"物质结构"与"结晶化学"等课程,在化学系教学计划中引入化学键理论和结构化学的内容,很快赶上、挤进世界这一潮流(当时世界第一流大学化学系开设这两门课程的也不超过10所).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恢复高考,又陆续掀起学习量子化学的热潮和开展量子化学计算的研究,当时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很大,而内存却很小,勉强能"从头计算"一个苯分子的电子结构.但不管怎样总算在与国际水平相接轨,否则我国大学本科优秀的毕业生,就不可能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中名列前茅.我国的老一辈科学家,量子化学奠基人唐敖庆与结构化学奠基人卢嘉锡,以及吴征铠、唐有祺,当然还包括徐光宪本人,为当今的中国化学教学、为结构化学、结晶化学、量子化学的前沿研究工作、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理论化学接班人付出了一生辛勤的劳动,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理论化学家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化学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执着研究及所取得的成果、所蕴含的许多故事真该向后辈们好好宣传的.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