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少的专业,它是相对于学生人数多的专业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见解在寂静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专业由于不适时宜,沉溺为小专业;个别新兴专业由于没有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承认,也变成了小专业。这些被戏称为“研究生班”的小专业,在高校家常便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为了整合资源,提高竞争本领,掀起了合并之风。
合并之后,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设备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公道的利用。但是简单拼凑的合并的专业设置疏散、分化严峻。为了发展,高校对原先的传统专业进行了调整,对一些小专业采取关停手段,眼前看是节省了一些成本,但对学校的久远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关停小专业的负面影响
关停小专业,对院校专业进行浓缩,可以节省成本,有效利用校内资源,扩大热门专业的,但同时会造成负面影响。
1.盲目关停,错过时机
盲目关停小专业,会错过有利时机,从成本角度而言会导致机会成本增加。由于学生技能培养的时间性和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以及信息资源的滞后性影响,开设专业的管理决议会出现失误。院校学生培养最短需要三年时间才华完成,招生时的热门专业,三年后还是热门吗?招生时市场急需的技能人员,三年后市场还急需吗?
近几年就有一个有趣现象 :一些招生时学生人数不多、貌似冷门的专业就业形势并不冷,其热门程度让人感到受惊。 在大学生就业会上,常常会发现一些并不起眼的小门类专业却有不少用人需求。有些基层单位甚至只招小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从总数上看还是大专业需求人数多,但这些专业毕业生也多,小专业虽说社会需求人数少,但是毕业生人数也很少,再加上一些院校不做市场,单纯寻求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关停部分小专业,市场供应不停减少,相对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就业形势非常好。盲目关停该小专业的学校,就会错过好时机。
2.学校失去特色,荣誉受损
传统小专业往往具有明显的行业联合性或岗位针对性,能体现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急于寻求经济效益,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什么不赚钱就立刻关停并转,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使学校失去了特色,变为所谓的趋附者众的院校。
很多院校在重复开设热门专业,结果该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由“求过于供”变为“供过于求’,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再加为了创办新专业,有些老师是被迫改行,“隔行如隔山”,教学质量很难得到包管。培养出的热门专业学生鱼目混珠,造成市场对毕业学生的本领不承认,久而久之,学校荣誉受到严峻影响。
3.对院校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关停小专业,开设所谓的新专业,原小专业的专业教师专长无处发挥,学院里就会出现见怪不怪的现象:有些专业教师没课上,有些专业课程没人上。教师课时量差距拉大,课时量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师绩效工资的多少,最终导致教师的收入差距悬殊,一些教师牢骚满腹,对院校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二、管理会计思想在小专业建设中的运用
从变更成本入手,充分利用资源,正确看待小专业问题,既可以保留特色,又不让学校经济效益减少。就需要联合管理会计思想,对小专业的去或留进行分析。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思想
根据管理会计思想将成本根据性态不同分为固定成本和变更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更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变更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更成正比例变更的成本。根据此理论,我们可将院校学生教育成本大抵分为固定成本和变更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如学校团体的行政管理费用、教师基本工资、教学和后勤设施等,无论学校专业多少,生源多少,这些费用都会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变更成本如教师课时费、奖金、辅导员费用等,这部分费用随着专业和生源的增加而增加。
传统会计以为,只有收入大于全部成本时,才形成贡献;管理会计以为,只要收入大于变更成本,就会形成贡献,贡献毛益就即是收入总额减去变更成本总额。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二)利用管理会计中品种决议和产品组合优化决议
管理会计思想以为,在亏损产品决议中,不能简单将亏损产品停产,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本领的利用及有关因素影响,采用变更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的最优选择。院校教育专业决议中,不能简单将小专业停开,应该考虑教师资源和其他有关因素后,做出选择。
1.假如小专业可以提供贡献毛益,补充一部分固定成本,一般不应停开。假如开设小专业可以利用“过剩”的教学资源,其收入扣除教师课时费和辅导员管理费等变更成本后,另有剩余,那么,小专业就
可以考虑开设。
2.假如学院利用开设小专业的固定成本,可以得到更多的贡献毛益,那么小专业就应该停开。不是只要提供贡献毛益的小专业就应该开设,假如利用开设小专业的资源开设其他专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贡献毛益,那么该小专业就应该考虑让路,为其他专业提供发展空间。
(三)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思想的运用
责任会计是在分权管理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会计制度。企业界一致以为,实行责任会计是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严格管理目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高校对小专业的管理,可以参考责任会计的思维方法,在院校内划分相应的责任中心,将小专业的去留和发展规划目标具体细分到系,再到教研室。根据履行情况,进行得当的惩罚,做到责、权、利相联合。充分调动各责任中心教师的积极性,各系部门对自己小专业的去或留进一步探究,展开责任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假如小专业的开设,违背团体利益,则绝不犹豫地关停;假如小专业的局部利益和院校的团体利益一致,责任中心的成员们就要同心协力订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细分,包管目标的实现,有效促进小专业的发展。
三、采取措施,加强专业建设
1.大胆进行专业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有些传统的小专业确实有些不适时宜,盲目标坚持,只能被市场淘汰。学校应该减少这方面教师资源的引进,让小专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学校要进行市场调研,在贴近该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转型。大胆创新,加强原小专业的实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特色,又可以捉住市场。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将小专业做成大品牌。有些院校在招生宣传时,大力宣传热门专业,而忽视了传统的小专业,实在热门专业在大部分院校都有开设,不能显示学校的特点,恰恰是这些传统的小专业,更能显示学校特色。近年来,民办高校避开公办高校的竞争风头,办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小专业,结果大受欢迎。
2.变化招生对象,扩大招生范围
对于小专业,学校可以通过扩大招生地域范围、文理科范围,增加招生数量。我校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自2007年招生到2010年以来,学生毕业就业率达100%,但由于只招文科毕业生,招生人数从来没有超过20人,是名副实在的小专业。2011年学校申请将该专业改为文理兼收,当年招生人数就突破了40人。假如再扩大招生地域范围,加上适时的宣传,招生数量一定还会大幅上升。再有就是通过招收初中毕业生,创办中职和高职五年连读专业,又可以增加该专业的学生数量。
3.转变办学理念,久远考虑
根据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 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变化,这些小专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热门专业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各院校要认识到这一点,转变办学理念,久远考虑问题,占领个性市场,打造自身教育的特色。只要市场有一定的需求,就可以大胆尝试开设小专业,对于小专业可以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或和需求单位联合,订单式办学等充分机动的办学模式,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预警机制
联合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思想,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依照预期收益,求出招生临界点。招生人数超过临界点,收益就会高于预期,不然,收益将达不到预期。据此,高校可以对开设的专业建立预警机制,对各专业的招生人数进行全面统计,掌握各专业每年的招生数据。对招生人数低于临界点的专业,及时发出预警,促使该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
[2]张纪勇.去与留:开放教育小专业建设的“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11(06).
[3]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6.
[4]吴虹.高校小语种专业建设策略[J].教育探索,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