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石矢因病退伍,回到江苏省太仓县时思公社(今太仓市金浪镇)老家。
时已到总政党务处工作的姚振普写信励他:"你是'雷锋团'的战士,切记雷锋神的火炬不能熄灭,要一代一代传下地灵。
在当年郑和下西洋起锚的江苏太仓,有一位孜孜不倦、全心全意传播雷锋精神的退伍军人。30多年来,他坚持搜集雷锋资料,自费开办"雷锋文献资料馆",义务为社会群体作雷锋事迹报告,风雨无阻传播雷锋精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诊释了一名老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就是被誉为"雷锋传人"的"雷锋团"退伍军人石矢。1996年2月,经南京军区推荐,石矢被表彰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学雷锋先进个人"。
近日,记者寻访了退伍老兵石矢,耳闻目睹了他的"雷锋情怀"。现年51岁的石矢,已白发初露,风霜满面。在家中,他笑盈盈地向记者讲述了过去的故事。
走上宣传雷锋的漫漫长路1969年3月,农家子弟石矢穿上军装,走进沈阳军区"雷锋团",在那里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雷锋精神。一次,人伍才3个月的石矢随部队赴大兴安岭扑火,翻山越岭战斗了一天一夜,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指导员姚振普把他背在身上,拄着拐棍边走边给他讲雷锋的故事,一股温暖和力量传遍了他全身。后来,在一次国防施工中,石矢在担任突击队员时不幸遇到塌方,被战友们冒死抢救出来。获得重生的石矢从内心感受着雷锋精神,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的生命已不属于我个人。雷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转眼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人们称"雷锋叔叔不在了",石矢更是痛心疾首。他萌生了创建"雷锋文献资料馆"的想法。
那时,亦工亦农的石矢每月只有一百来元的收人,他上有七旬父母,下有一双儿女,日子过得很紧,但他毅然抽出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不断向全国各地寄发信件,搜寻雷锋生前文献资料,向雷锋事迹的见证人进行笔访。由于石矢无心顾家,他年迈的父亲不得不到建筑工地搭脚手架挣钱,母亲老了却仍要操持繁重的家务,女儿初中毕业后因经济不支辍学务工……但无论有多少多大的困难,都未能动摇石矢的决心。石矢还是踏上了搜集雷锋文献资料、创建"雷锋文献资料馆"的漫漫长路。
两年过去了。5年过去了。石矢寄出了成捆成捆的信件,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陆续收集到有关雷锋的图书、报刊、挂图、照片、音像制品、邮品等资料珍品1.5万多件。
石矢创建"雷锋文献资料馆"的想法,不但得到昔日战友和许多群众的支持,还引起了多位首长和将军的关注。
1988年5月6日,为鼓励石矢宣传雷锋精神,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题词勉励石矢:"锲而不舍,必有所成。"同年12月中旬,张爱萍上将闻讯给石矢寄来了"博览求索,崇尚文明"的条幅。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王晓棠少将为石矢寄来了故事片和纪录片两部影片录像带。著名作曲家、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团铁源少将写信称赞石矢:"作为一位退伍军人,您能通过资料馆的形式,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实在令人敬佩。"创建"雷锋文献资料馆"面临着没有房子等诸多实际困难。苏州军分区和太仓市的领导向石矢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不仅积极为"雷锋文献资料馆"协调房子,还会同组织部门将石矢破格聘用为国家公务员、专职武装干部。石矢遇到这么多"雷锋知音",如鱼得水,信心百倍,"雷锋文献资料馆"很快落成。
1994年10月初,石矢开办"雷锋文献资料馆"的消息传到国防部长迟浩田卖哪礁淄}辨肇鳞瞬臀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1996年2月,经南京军区推荐,石矢被表彰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学雷锋先进个人",他自办"雷锋文献资料馆"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各地请他作报告的邀请函接连不断。为给石矢宣传雷锋精神提供一个良好条件,当地政府和人武部研究决定报销石矢所有出差费用,并为其配备一辆专车。但石矢却婉言谢绝了。
一次,受迟浩田将军的委托,江苏省军区司令员郑炳清到金浪镇看望石矢。
当时,石矢刚从沙溪中学举办雷锋资料展览回来,正气喘嘘嘘地从一辆旧自行车上搬两箱百来斤重的展品。郑司令员生气地问他:"外出办展览怎么不用政府配给你的汽车?"石矢风趣地回答:"雷锋是汽车兵,他去抚顺市参加第四届人代会,说什么也不用公车,硬是步行10多公里到会场。如今我骑自行车出去讲课、办展览,比他舒服多了!"郑司令员听后鼻子一酸,紧紧握着石矢的手说:"你是好样的,你是以雷锋精神传播雷锋精神啊!"1996年底,石矢到江苏省军区为机关千部作专题报告,省军区8位将军挨个在台下第一排就座,聚精会神地听讲。这是石矢给部队、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作的第102场报告。报告结束时,当将军们得知石矢是骑着自行车来作报告时,都情不自禁地握住石矢的手久久不放,用一种无言方式代表官兵向这位"雷锋团"的老兵表示深深敬意。
1997年3月5日,石矢又自费安装了程控电话,开通了"雷锋热线",向全国各地提供咨询服务。接着,他千里迢迢到抚顺等地进行了寻访雷锋足迹的自费考察。
这年暑假期间,石矢组织金浪镇小学40一余名学生代表举办了夏令营活动,前往淤认传人石矢先生?"刚从太仓市区举办展览回来的石矢,赶紧丢下手中的活儿,答道:"我就是石矢,请问二位有什么事?"齐藤大纪说:"我们俩是学中文的。老师说中国六十年代出了一位雷锋,九十年代出了一位雷锋传人叫石矢,这次我们是专程慕名前来拜访的。"中野彻在旁边解释道:"我们想对雷锋有进一步的了解。雷锋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雷锋精神在中国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们日本叫'助人为乐'。"得知这两位日本大学生是特地赶来参观"雷锋文献资料馆",石矢打开资料箱,如数家珍地向他们讲述了雷锋的动人事迹,并赠送给他们一些雷锋生前事迹材料。临别时,两位日本大学生捧着石矢赠送的雷锋图片资料,感慨万分:"我们一定把雷锋图片资料带回去,适当时候邀请您到日本举办雷锋资料展览。"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石矢的故事不全是阳光和鲜花,也有雨雪和风霜。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大江南北,人民争先恐后地致富奔小康。金浪镇在党的政策引导下,人们先后都富了起来,十里八乡相继盖起了新楼,而石矢家的房子依然破旧,成了当地的有名"破落户"。但石矢心思依旧拴在雷锋身上,就是挣到一点钱,也大多用在收集雷锋资料上。
一次,石矢上街给妻子买衣服,一个摆有记载雷锋事迹书刊的旧书摊引起了他的注意。回来后,妻子发现他衣服没有买成,却抱回了一大堆旧书籍,就再也忍不住了。一场大闹之后,旧恨加新怨的妻子向石矢提出了离婚要求。妻子的离去,使石矢心里空落落的,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毕生坚持的事业没错。不久,县人武部和当地政府领导悄悄地替石矢在报纸上做个征婚广告。
1997年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石矢与一位女播音员喜结连理,一时成为当地的美谈。然而,好景不长,5年后,第二个妻子终究也因"想不通"而与石矢离了婚。办离婚手续的那天,她再次给石矢下通碟:要么一起过日子,要么继续办展馆。但石矢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在妻子走后的一天,石矢再次遭遇了困难:由社会捐助、用作"雷锋文献资料馆"发展基金的8000元存款在银行账户上突然消失了!这可把石矢急得团团转。
查来查去折腾了多日,石矢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捐款被镇上一名干部私自转移到一个企业关系户的账户上了。石矢愤怒至极,一巴掌拍碎了那名干部办公桌上的玻璃。那名干部却拒不承认并耍起了淫威。
石矢没有退缩,毅然请来律师,追回了那笔基金,严惩了不法分子。
石矢说,这些年来,他每当遇到挫折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将军们慈祥的面容、期望的眼神,耳际响起他们亲切勉励的声音。"毕生传扬雷锋精神,一辈子开办'雷锋文献资料馆'!"石矢心如磐石,矢志不渝。前不久,他让在上海消防部队服役的儿子办了个"雷锋事迹展览馆",作为太仓"雷锋文献资料馆"的分馆。
访问结束后,记者和石矢依依告别。
归来的路上,记者心绪难宁,眼前总是呈现出石矢那简陋而冷清的家。同行问我:"石矢的日子过得苦吗?"我坚定地摇摇头,不禁又想起石矢床头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同志赠送给他的一幅对联:"精神比物质更难得;真情比金钱更宝贵。"
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个适合的期刊。你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以参考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