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50年来,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抚顺永恒的主题,雷锋精神业已成为抚顺的城市灵魂和精神坐标。
记者在抚顺采访时感觉到,"雷锋"这个名字己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从车站到广场,从街道两边到建筑物上,雷锋的塑像、画像和手迹随处可见,以"雷锋"命名的街路、单位比比皆是。学雷锋,已经成为抚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标志性元素。
变化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传承1960年4月,雷锋随部队来到抚顺,从此与抚顺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12月,刊登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一年后,雷锋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并先后担任建设街小学、本溪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雷锋牺牲后,公祭大会上,十几万群众走上街头为雷锋送行。
此后不久,拥lE便举办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城市。
著名散文家杨沛霖说,"这么多年来,VriIm刘~雷锋精神的解读、传播、弘扬和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传承。"抚顺矿业集团退休工人郝洪礼,6个儿女全下岗,老伴体弱多病。
在北京拾荒时,捡到了一个装有19万元现金的背包,在料峭的寒风中守候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和民警一起找到了失主。老人说:"我出生在}0I项,不能给雷锋城丢脸。"抚顺市越野跑俱乐部经理乔胜利,出差广州,返回途中路经湖南郴州,火车车厢内一女乘客突发急病,呕吐不止,列车广播多次未找到医生。"我是体育教练,多少明白一点医术。"乔胜利挺身而出,首先为病人止住了呕吐,然后又从长沙站下车,背着已处于脱水状态的女乘客赶到医院,代交了5000元住院押金,护理了一天一夜。正当人们在报上、网上激辩"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时候,抚顺人已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乔胜利被抚顺市评为"百姓雷锋"后,远在内蒙古通辽市的那位女乘客-张敏坐了7个小时的火车,专程来到颁奖典礼现场,向救命恩人敬献哈达。在台下,她止不住地感慨:'才无的好人真多。"用平凡的英雄托起城市的精神山峰"学习雷锋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每次重大历史转折,总能引起人们对雷锋精神的重新审视,考量其道德价值的内涵和分量。"原树!匝市委副书记刘全仲说,"可贵的是,市用不间断的探索,引导学雷锋活动走向深入。"抚顺市针对社会上的各种负面思潮,利用"雷锋讲坛"这个红色阵地,来正本清源,捍卫雷锋精神。
雷锋生前所在团原副政委周道海以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述雷锋精神为什么永恒;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翟元斌所作的,解读了"扭}匝把雷锋22岁的青春永远留在了这座城市里"的"历史之约",以精当的分析解答了人们关于"为什么抚顺是雷锋第二故乡"的疑问;雷锋纪念馆原馆长张淑芬则通过,讲述了"每件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文物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对雷锋事迹"怀疑论"作出生动有力的回答。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抚顺不断地向人们诊释这样一个真谛:"无论把个体生命假设得如何理性、利己,也不管市场经济的强力,将'利益最大化'的度量方法塞进多少人思维的毛孔,有一点可以肯定,纯粹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生活,不会给我们带来十足、甚至是起码的幸福感,而雷锋,让你我感到美好与温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学雷锋这个社会现象中得到了直观而生动的解释。
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1960年代,树顷城到处都是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温馨图景;1970年代,学雷锋的热流消融了"文革,'冰霜,烘暖了人们的生活;1980年代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迎着"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嘲讽,御匾丝毫没有放慢学雷锋的脚步;进入新的世纪,抚顺学雷锋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他们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到普通市民中去发现雷锋,用平凡的英雄托起城市的精神山峰。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马达",城市煤炭资源虽然枯竭,但人们的精神头却从未枯竭,抚顺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抚顺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0 5年时间,让32万居民告别了棚户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爸爸是我永远的骄傲"在做好事屡遇尴尬,甚至连"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都成为网上议题的今天,"雷锋"为什么在掬顷层出不穷?用树顷老百姓的话说:"在抚顺做好事受尊重,做好人不吃亏。"抚顺市新宾县孪生兄弟洪博、LIAONING TODAY.23今日辽宁}观察洪玉,在大连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
一楼修车,二楼住宿。一天凌晨,一场大火呼啸而至,兄弟俩本来已经逃出危险区,可是,想到室内还有熟睡的工友,兄弟二人毅然重新冲进浓烟滚滚的楼道中。他们从火场拉出工友,自己却被烧成重伤。
这事虽然发生在大连,但是,兄弟二人在抚顺却得到了全城人的尊敬。抚顺市委领导送去慰问金,各界纷纷献爱心,兄弟二人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在百姓雷锋颁奖典礼现场,洪博、洪玉兄弟刚表示想学一门技术,自食其力,市第二职业中专校长梁若木就走上讲台,表示愿意免费接收。
抚顺市望花区曾是"雷锋连"驻地。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区育人。2008年以来,共评选出"望花好人"300名、好人团队36支,成立"好人之家"16个。
为了确保每个好人得好报,区里除了定期走访慰问,驻区单位牵手帮扶,还专门建立了"好人互助资金",扶植好人创业、发展好人经济。
采访时,记者还听到这样一件事:抚顺市第三医院软伤科主任伊怀诚,处处为患者考虑。每次给病人查体前,都将听诊器放在手心里先悟热。这个细小的习惯他坚持了18年,感动了很多患者。有一天,伊怀诚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到碾盘乡为村民义诊,回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一辆拉砖的农用车。司机一看是伊大夫,马上停下来,不由分说,把他的自行车扛到车上,用"砖车"把他送回市里。
在掬,"雷锋"永远是最受尊重的人。清原县农民袁存泉因事故造成高位截瘫,虽然不能用手写字,但身残志坚,仍然用嘴叼着笔顽强写作,帮助别人解开无数个心理疙瘩。在他被评为"百姓雷锋"的典礼上,他的女儿袁月洋一身朴素的打扮,却无比自豪地说:"别人跟我比衣服、比玩具,我和别人比爸爸。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