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优质课为何而“优”?显而易见,“优”是最好的。“最好”的标准是什么?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就目前来说,优质课应该是代表课改潮流的课,应该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优质课就是先闯出一条路,再带领大家走这条路。因此,我们认为,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而要创新,就离不开突破,有时就不得不进行“破坏”。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文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还有就是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文教”。这三种倾向都把“文”与“言”割裂开来,把“文”与“言”的关系简单化。于是凡是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这就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陷入了模式化,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学得很乏味。文言文创优课就应该打破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改变“文”与“言”割裂的教法,构建崭新的、灵活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让“文”和“言”有机融合起来。
有一位参赛老师执教时富有创新精神,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抛出主问题:“老师读完课文,感觉这篇文章真奇特,明明有舟子同行,作者却说自己是‘独往’,文中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找一找。”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奇”在哪里,并从文中找出依据。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边说边板书要点,并落实有关句子的重点词语。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奇”表现在看雪的时间奇、看到的雪景奇、描写雪景的手法奇、赏雪的情趣奇等几个方面。这样处理,围绕课文的一个点——“奇”,将课文中相应的人、景、情等像串珠子一样串联起来,然后一线牵拽出来。其整体设计以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为主线,在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中结合有关词句的理解,也即在“文教”中落实“言教”,使“文”和“言”有机融合。这种创新设计,无疑可以带来生动活泼、紧凑高效的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立足边、理论边、实践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沿着这三条边向前发展。优秀教师往往沿着“实践边”向上攀登,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全面提高。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他人精华,并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创优课更需要平时教学的历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教师平时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比赛时才想到创新,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导致理论与实践转换渠道不畅、转换方式呆板,新的教学方法形同虚设,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同是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一位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开始分“语言破译组”“心灵探密组”“写法赏析组”和“性情评价组”四个小组,每组设置若干个问题交流探究。“语言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由于缺乏历练,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也无法真正“合作讨论”起来,最终各小组的问题,还得由教师逐个提问解决。这样,整堂课仍然是在教师预设下完成的,小组合作形同虚设,而且课堂结构不紧凑,衔接不柔和,给人感觉非常生硬,学生的收获更是有限的,他们仅仅关注自己小组要解决的问题。这种为合作而合作的课,比起没有合作的效果更差。 三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是更多。”一个人的水平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在上课与整个教研组在上课,是不同的:优质课不仅是个人在创优,而且是全组在创优;不仅体现个人的业务水平,更体现了全组的教研水平。真正的“优质课”展示的是集体智慧,是经过多次试教、多次修改而形成的,是聚众多教师智慧之精华而形成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观点争锋的过程,是一个智慧展现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和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往往少不了分析该文的描写手法。一位青年教师在校内试教时,提出一个问题:“为表现这‘纯美’的特点,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部分学生虽然能回答出“白描手法”,但他们的答案更多来自课外参考书,并没有真正理解白描手法是怎么回事。课后讨论时,同组许多教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给予必要的拓展解释,是没办法真正理解白描手法的。大家献计献策,终于形成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比较的方法切入。于是这位教师在比赛时对原计划作了进一步充实。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两幅荷花的图片——素描和油画,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由此引出对白描手法的介绍,让学生明确: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后来用它指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勾勒出人物、事件或景物的情态面貌。其次,教师通过一些典型例子的介绍,如《天净沙·秋思》中写景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描手法。最后,让学生谈谈《湖心亭看雪》一文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的,通过课堂上师生充分对话,让学生明确作者写西湖近景时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景物描写,就是白描手法。“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众人讨论而形成的方案,使学生对白描手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优质课要真正创优,就必须作到创新、历练和合作。创新是优质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优质课的灵魂。有了真正意义的创新,优质课才能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导向作用。而历练和合作是创新的基础,是真正意义的创新必经的途径。有了个人的历练,创新才能有效发挥;有了集体合作,创新才能精彩展现。可以这么讲,只有真正创新的课,创优活动才能“评得出”;经过长期历练的人,创优过程才能“站得稳”;具备充分合作的课,创优结果才能“推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