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于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五年先后在香港拔萃书室和中央书院读书,一八八七年他进入香港的第一所大专院校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在香港的七年学习中,正值他世界观、人生观确立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甚深。
曾参与撰写《十九世纪的香港》的刘存宽以为,正是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促使孙中山形成了成熟的革命思想。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说道:香港是他早年革命思想的源发地;孙中山到港求学后,将香港与故里香山对比,觉得前者先进而后者落后,于是产生了“其故安在”的问题,从而促动他萌发了革命思想。
刘存宽说,孙中山在西医书院学习期间,除致力于学习西医外,又广泛涉猎西方近代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尤其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别的,孙中山还大量吸收了近代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这些思想促使孙中山联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加以辨别和改革,系统地提出和表明他的三民主义理论。
刘存宽还指出,香港为辛亥革命的革命组织、革命起义和思想宣传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孙中山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和同盟会香港分会等革命组织,而且把香港看成发动武装起义的基地。在他策划的十次南方起义中,有六次是以香港为筹办指挥中心的,而且其中大部分经费是在香港筹措的。“香港是孙中山从事革命的基地、南方武装起义的筹办指挥中心、海表里联络招募中心、经费与军火筹集和分配中心以及失败后的避难所。”
香港也是孙中山从事革命宣传的阵地。他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日报》于一九00年正式出版,比在日本东京创刊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还要早六年。刘存宽以为,该报在传播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上成效卓著,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重大贡献。 (中国新闻网)
责编:张琬婧
事业的成功,看看这条信息吧,别再说了,莫再等了,赢在职称资讯快人一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