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好了,要怎么修改,这可是件大事,看看下边的样式吧,别人的论文不一定是好的,但是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心理干预骨伤科患者大多为外伤入院,既往体健,意外的身体伤害往往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巨大的打击,加之疼痛、活动受限等,易造成患者紧张、焦虑、失意、悲观,影响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55例骨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5例患者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20~65岁。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30例,肢体离断伤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3例。
2 心理干预
2.1 及时、准确了解病情
护士应首先对患者的痛苦心情表示同情与理解,然后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心理情况、身体状况及承受能力,对其伤情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骨折的程度、治疗与锻炼所能达到的肢体功能最大康复限度等。
2.2 为患者解释病情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骨折程度,消除焦虑。部分骨折严重的患者(如粉碎性骨折、复合性骨折及一些特殊部位恢复缓慢的骨折等)在了解了自己的伤情后,往往对预后缺乏信心。对此,我们耐心地向患者说明骨折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经过治疗与康复锻炼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的,鼓励患者树立足够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稳重。护士做术前准备工作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针对患者的病情,告之其治疗方式及预后,说明治疗后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通过身心放松、深呼吸、咳嗽练习等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2.4 提供迅速、及时的抢救治疗
这是最好的心理干预措施,患者送至医院后,心理上首先想到的是希望得到迅速、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争分夺秒,与医生一起及时处理患者,做到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立即摄片、CT检查、验血,明确病情,再做相应处理。如患者伴有大出血,应及时清创、包扎、止血,进行迅速、有效的处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心理状态趋于平稳。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要注意患者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及局部体征变化,有时患者因疼痛引起烦躁不安,要注意是否为休克早期,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冷汗、小便量少、脉压小,要及时抢救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恶化。对于老年人还需要了解是否有内科病史,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贫血、肺心病、心力衰竭等病史,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全身衰竭等并发症,故要注意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的观察。同时,对于应用止血带、石膏固定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
2.6 骨科患者往往治疗过程长,恢复慢,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担忧,对治疗方案、预后、并发症、药物副作用以及家庭、生活、经济等忧心忡忡,继而紧张、失眠、食欲减退、悲观绝望等。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讲解其病情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说明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安排家属及时探视,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亲人和社会的温暧,解除后顾之忧[2];3.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尽量为其排忧解难,向其详细说明医院的收费标准,并建议医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考虑患者的费用问题,尽可能节约。
3 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康复期,随着疾病的转归,患者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愈合较快,预后较好的患者,嘱其不能过早或超负荷地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造成意外的损伤。对于恢复较慢的患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明,并请已康复的同类伤情的患者介绍体会,鼓励患者通过科学、规范的功能锻炼达到康复的目的。
4 定期复查
患者出院后,嘱其定时来院作检查,既检查骨骼的愈合程度,也询问患者出院后的功能恢复及锻炼计划,劝说并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并嘱家属督促其锻炼计划的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1]应巧琴.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223.
[2]高梦微.社会支持在护理领域的应用[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4:512.本文转载于论文格式网www.yixue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