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具体到工商部门就是要打造服务型工商。服务型工商不仅指加强行政执法,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为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还包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工商部门拥有的企业信息无论是作用的基础性、内容的广泛性、数量的丰富性和信息采集的及时性,都是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无法比拟的。因此,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信息资源所蕴涵的价值,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信息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
一、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的意义
(一)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服务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
北京正在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对工商部门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将工商部门积累的大量企业登记和管理信息加以整合、分析,编制成信息分析报告,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服务企业的重要领域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定期编制行业信息分析报告,对行业市场主体进行分析,客观反映行业经济运行现状,展示不同行业领域的投资强度,反映社会投资的基本趋向,可以引导投资主体理性投资,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使企业可以便捷地查询到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有利于降低交易风险,保证交易安全;同时有利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自身信用做担保,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三)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服务广大消费者的重要抓手
利用工商部门商品质量检测等信息,定期编制消费信息分析报告,建立消费指南,引导科学消费,可以成为服务消费者的重要形式。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社会服务系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最终服务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公众的个性化查询需求,是为消费者服务的重要领域。
(四)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全面履行职责的题中之义
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中明确指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应“研究分析并依法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工商部门全面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五)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是提高监管效能的内在要求
在现行多部门执法的体制下,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用,可以从整体上形成维护市场秩序的合力,大幅度提高管理效能。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可以打破工商部门内部职能分割,充分发挥综合监管效能。
二、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带动服务和管理能力提升取得显著成果
(一)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激活工商信息,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工商部门积极推进信息的社会化应用,为社会公众参与经济生活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通过编制市场主体信息分析报告,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编制行业信息分析报告,引导理性投资;不定期发布消费警示信息和食品质量检测信息,引导理性消费。
(二)充分应用工商登记和管理信息,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实行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借助日常管理信息,实行重点审查,破解企业年检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难题;借助案件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发现,管理漏洞和工作薄弱环节,提高执法行为的规范性。
(三)充分应用社会监管信息,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与公安部门公民身份信息实现共享,保证合格的主体进入市场;通过与药监部门药品审批信息共享,提高药品广告监管的有效性;通过对12315投诉举报信息的分析,及时掌握市场秩序动态,强化对市场秩序的控制力;整合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三、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应用登记和管理信息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认识不到位政府承担的四项基本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分析工商部门的工作,除市场监管职能之外,其他三个方面的职能都有所涉及。目前,工商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还不够丰富,内部实现公共服务职责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还不完善,人员配备仍显薄弱。
(二)应用登记和管理信息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工商部门定期编制的综合性或专项信息分析报告,在选题的针对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信息查询服务方面,虽推出了一些服务产品,但与企业和消费者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挖掘登记和管理信息的潜能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北京的企业信用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管理效能体现在约束行政措施,约束失信惩戒的市场这两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范围、公示范围限制过多,对管理信息的应用不够充分。
(四)应用登记和管理信息提高监管效能仍显薄弱目前,工商部门信息分割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借助信息应用提高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的效能仍显得滞后;没能通过建立一种机制很好地实现对信息的归集分析及时发现市场中的风险点,实现国务院“三定”方案提出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掌握管理的主动权。
(五)借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水平仍显不足工商部门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仍然局限于部门管理,较少借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效能,从而限制了政府整体管理效能的发挥,难以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
四、编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和管理信息索引目录》,为信息应用奠定基础
工商部门在长时间的企业登记和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但分散在工商系统内部各业务部门,不便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工商学会借助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元数据技术和目录技术,在对工商登记和管理信息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种类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描述,编制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和管理信息索引目录》(下称《目录》),将存放分散、种类繁多的登记和管理信息实现了逻辑上的集中,基本明确了工商部门现在有哪些信息,存放在哪里,为信息应用提供检索和导航服务,形成了一本信息应用手册。《目录》将登记和管理信息分为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市场主体年检验照信息、执法办案信息、市场监管信息、申诉举报信息、食品商品监管信息等6大类、25中类、387小类,并对信息项的内容细分条目,信息条目超过2200条。《目录》同时列出了信息项所属的业务部门,并对信息项提出了指向性的应用参考意见。因此,《目录》对加强信息的应用,具有基础性、引导性和提示性作用。
五、加强登记和管理信息应用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对服务型工商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提供公共服务,不是额外附加的任务,而是工商部门职责的一部分。其次,工商部门应该借助自身的优势资源,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产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再次,工商部门要将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一种责任,社会需要什么服务,工商部门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自觉的行动。
(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
编制信息分析报告,是工商部门为政府决策服务的主要方式。为此,应将编制信息分析报告列入工作职责,形成制度,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编制信息分析报告应该是多种形式的:有向政府提交的分析报告、有面向社会发布的分析报告,有专项信息分析报告、有综合性分析报告、有地域性分析报告,有定期编制、有不定期编制等。为了使编制信息分析报告职责常态化,并不断提高影响力,需要明确责任部门。如市场主体信息分析报告、年检信息分析报告等由相应的业务部门承担。而综合性的、地域性的,以及非常态化的与业务部门职责不直接联系的信息分析报告,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科技类企业发展报告等专项分析报告由信息中心为主承担。
(三)找准信息分析报告的着力点,提高影响力
1.提高信息分析报告选题的针对性。紧扣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立足工商职能,扩大视野,选好编制信息分析报告的主题,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推出符合政府决策要求、社会需要的信息分析报告。
2.提高信息分析报告的深度。只有实现信息统计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自行编制信息统计分析报告与专家及相关部门参与相结合;着力于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才有可能拓展信息分析报告涉及领域,大幅度提高信息分析报告的深度。
3.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定期编制的信息分析报告,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建立模板、自动生成分析报告的数据,提高效能。4.发现新的信息应用点。深挖工商信息潜在价值,如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资本活跃度分析、主体活跃度分析等,形成有影响的信息指标,提升工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
(四)深挖信息价值,扩大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1.完善企业信息查询服务,为保证交易和消费安全提供信息支持。提升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服务效能,首先,大幅度增加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信息归集范围。一是企业登记信息、企业变更信息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二是管理信息只要涉及信用,都纳入信息公示范围。三是将具备条件的外部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特别是对能直接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企业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等核心信息实现有效归集。四是有选择地将社会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其次,扩大信用信息公示范围。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归集的信息,应尽可能向社会公开。再次,根据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对信息加以整合,形成最终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查询需求。
2.创新服务产品,为提高交易和消费的方便程度提供信息支持。如工商部门拥有大量的食品、商品质量检测信息,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对信息加以整合,建立消费信息查询系统,可按照“合格”“不合格”分类,也可按品种细分类,如“童装”“玩具车”(越细分类越便于查询应用),并与市场主体挂钩,按照产品种类、下架时间等条件提供查询服务。又如,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建立企业注册地电子地图查询系统,提供企业所在地等基本信息查询服务。对查无下落企业同时给予标注,既是服务又具有管理效能。
(五)挖掘信息潜能,落实“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职责“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是国务院批复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中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新职责。
1.“监测”是“预警”和“信息引导”的基础。近些年,工商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卓有成效;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测机制基本形成,正在不断完善;市场秩序的监测,某些领域借助技术手段已经展开,如电子商务领域、广告领域,对市场秩序整体状况的监测,已经制定了市场秩序评价标准,开始起步。问题在于对监测中获取信息的应用仍显薄弱。
2.应用监测信息,实现预警职能。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工商部门借助监测信息发布食品安全警示,已经成为服务消费者的有效方式;商品质量消费警示也开始发挥作用;根据投诉举报信息,发布消费警示,受到消费者关注;对经营者采用的高风险经营方式,如预售消费卡、分时度假等,及时提示消费者存在的消费风险,也具有警示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掌握的监测数据和归集的管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并制订出食品安全、商品质量、市场秩序等领域,发布预警责任部门、预警标准、预警等级、预警发布范围、预警发布途径等相应规定,以实现工商部门的预警职能。
3.应用监测信息,实现信息引导职能。近些年,工商部门编制信息分析报告主要是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可以编制企业投资分析报告,引导企业理性投资;编制消费分析报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借助市场的约束作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推进建立消费信息查询系统,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六)充分应用登记和监管信息,提高监管效能
1.拓展登记和管理信息的应用领域,提高管理效能。目前,工商部门对登记和管理信息的应用还很不充分。如目前消费者投诉信息基本只限于消费纠纷解决,可从管理和办案的角度对投诉信息加以研判,将投诉热点分析与确定监管重点相结合,将投诉信息与发现案件线索相结合。对信息的应用应该是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式的,各业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应用的研究。在各领域的管理中,只有充分借助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才能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此外,信息中心可以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定期出几份数据统计表,以利于业务部门对登记和管理信息的应用。
2.拓宽外部信息共享范围,提高管理效能。如工商部门每年为核实经济户口数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由于税务部门是每月报一次税,对企业续存期间的情况掌握比工商部门及时,如能实现信息共享,则有利于降低工商部门核实经济户口的行政成本。目前,待拆迁企业不参加企业年检是个普遍现象,可否通过与乡镇政府负责拆迁的部门协调,规定必须持有效执照才给予经营场所拆迁补偿,并实现信息共享,待拆迁企业将会自动来参加年检。对黑网吧的管理,如能与电信部门的网络接入信息实现共享,通过与企业登记信息的比对,不难找出隐蔽较深的黑网吧予以取缔等。
3.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管理职能对接,提高管理效能。目前,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市场准入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索票索证。如能实现与质检部门管理职能的对接,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将有利于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如借助质检部门生产领域许可信息,实现标准、标识、生产许可证目录市场准入,将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市场准入源头管理的有效性。
(七)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分析员队伍信息统计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信息分析岗位的人员要相对固定,并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业讲座、经验交流、推介信息分析示范文本等多种形式,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信息统计分析能力。各部门信息中心还应该有计划地引进一些信息统计分析的专门人才,以提升工商部门公共服务的履职能力。
论文下载,下载下来可不是把论文里边的名字换成你的就行了哦,这样是不对的哦,亲,一定要自己创作哦,因为期刊是要查抄袭的哦,多了解一下期刊的要求以及各地的评职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