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彦国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在土地开发整理制图的相关规范中,缺乏对土地利用专题图上图要素及其编码的明确规定,不同的设计单位和制图人员编制出来的项目图件出现重要信息不统一或信息冗余等问题。因此,笔者从科学、实用角度出发,对土地利用专题地图上图要素进行分析,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上图要素分类编码体系,有利于项目专题图科学规范的编制和管理,并为数字制图提供统一的编码接口。
1分类编码
1.1分类基本要素的确定信息分类的基本要素是:分类主体、分类对象、分类目的和分类所使用的标准。依据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的现状,提出了土地利用专题图分类的基本要素。
1.2分类编码的内容按信息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制图中的作用,将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图信息分为现状基础信息要素、现状专题要素、规划专题要素、附加信息要素。现状基础信息要素主要包括:地理格网、水系及附属设施、道路及附属设施、电力设施、地形地貌、权属界线、其他现状要素、注记。现状专题要素主要包括:项目区边界、土地利用现状布局、现状专题内容注释。规划专题要素主要包括:项目区边界、规划后土地利用布局、规划沟渠、规划管道、规划水工建筑物、规划道路、规划电力设施、其他规划要素、规划专题内容注释。附加信息要素主要包括:风向玫瑰图、项目区地理位置图、图例、图签、数学基础说明、指北针、图名标注。
1.3分类编码的原则为使编码方案简单实用,在制定要素分类编码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1)与相关分类标准统一;(2)与行业紧密结合,反映行业特点,适应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特殊要求;(3)适用性,尽量沿用习惯名称,避免发生概念混淆;(4)符合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5)符合制图习惯。
1.4分类编码的方法采用6位数字型代码方法,第1位代表主题类,第2位代表一级子类,第3、4位代表二级子类,第5、6位代表三级子类。例如编码120101“常年河”中“,1”代表大类“地理信息要素”;“2”代表一级子类“水系及附属设施”;“01”代表二级子类“河流、溪流”;最后两位“01”代表三级子类“常年河”。
2分类编码体系设计
2.1分类编码体系的编制根据上图要素分类分类编码的原则和方法,结合相关标准确定上图要素和分类编码体系。
2.2分类编码体系说明(1)按信息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图件中的作用,将上图要素分为现状基础信息要素、现状专题信息要素、规划专题要素和附加信息要素4个主题类。(2)现状基础信息要素名称与相关标准和传统习惯相结合。专题信息要素名称采用行业通用名称,例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统计表、土地利用变更日期等。(3)对于现状基础信息要素分类,在结合传统分类方法基础上,适当提高与项目密切相关的要素的级别,降低不相关要素的级别,以突出行业特点。例如,将大车路、乡村路、小路与公路并列作为三级类;将铁路降级作为四级类,成为其他道路的子类。(4)4个主题类里面都有一个“其他要素”的一级子类,便于上图要素的扩充,体现分类体系的科学性。(5)编码方法中,由于主题类和一级子类相对比较固定且类别较少,故采用一位数编码,二级子类和三级子类都采用两位数编码。
3结束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图上图要素分类的框架,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行业要素分类编码的原则和方法,划分了上图要素的类别,制定了上图要素分类编码体系表。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图上图要素分类和编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使其更具标准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有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可将上图要素信息属性分类和编码进一步分层细化,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行业数据管理的需要。
本站的论文种类齐全,可作为参考范文,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