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普通基础教育。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会学生做人。“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可见,德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在素质教育中应处于首要地位。
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价值,这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1992年5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其中教学目的第3点就明确提出“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情和基本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因此,地理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抓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应抓以下几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向学生进行生动、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如初中地理第三、四册,就是讲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我国山河壮丽、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等等,都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在中学生中进行国情教育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教委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地理第三、四册中都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 、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农业、商业运输业、旅游业、 地区差异等基本国情,对这些国情教育,教师都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要让学生懂得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值却很少,故对我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重新评估,要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并应时时增加一些新的国情信息,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确立创新意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地理教学内容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地球的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与外力、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资源的开发与限制、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等等,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再如,四季的更替、地震的产生、雷鸣闪电、山崩海啸、血雨腥风、彗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社会上流行的“地球大爆炸”、“什么命运主宰"、“2012世界末日来临”等,都是不符台实际的主观臆造。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
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和谐”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目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臭氧层出现空洞筹。地理教学应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口观,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增长要和资源、环境相协调,自觉地宣传和执行党的人口政策。通过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在地理教学中应穿插有关世界、我国、当地的一些人口剧增数据、环境恶化事例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损害了子孙后代,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必须相互支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在人口与环境教育中,应让学生牢记我国“实行计划教育”的人口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文明行为,养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良好习惯,来保护校园环境,保护家乡环境,保护全球环境。
四、树立全球观念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要求得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诸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极大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世界和平的实现等。都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单靠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不能解决的,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作。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方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通过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的学习,启发学生打破闭关锁国的思想,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树立国内国际两种政治现、资源观、环境观和市场观,为日后参与世界各国间文化、经济交流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科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在教学时,不能不顾教材的 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实际状况,牵强附会,生拉硬套,而要将德育内容与传授知识融为一体,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最后需指出的是德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要靠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