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改变了学习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改变了早已习惯了的单一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学习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一、背景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收益。1806年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现代的合作学习研究热潮,并且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逐渐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类靠单个人的力量在某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越来越困难,近几年的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均为几个人共同获得。合作越来越成为人们需要和共识。俗话说:“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中国人合作精神之匮乏已成痼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合作精神”应当是第一要务。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会向全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小组合作的基本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新的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具体而言,合作式学习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以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合作式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
三、理论依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是新英语教材特征的体现。《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育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从本质上的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任务是“……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精神”,并且其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评议运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了合作精神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英语课程标准》还在学习策略中指出要“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新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要学生“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英语,促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继而发展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文以纲要式、图片式呈现、或有少量句型提示,直接置课文学习于交际活动之中。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显然要求师生、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去完成每课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开展合作学习深受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和专家、学者们的推崇。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由于小组成员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考虑到了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因素的搭配,所以每个小组内部构成都是异质的。又由于每组人数和实力相当,所以班级内部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在教学中,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学会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以座位前后四人为单位就近组合将全班学生分成14组,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小组人员相对固定,也可以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小组组合。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教学中教师视情况。必要时可以对小组作适当调整,每隔一段时间,重分小组,但必须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小组学习活动可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三种:
A.预习课文。包括查阅词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如:Go for it 八年级(下)Will people have robots? 这一课时,教师可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Ask each student make some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life. For example, in 100 years,①Will people have robots?② Will there be schools?③ Will there be more/ fewer cars/trees?④ Will there be world peace?⑤ Will there be less/more pollution?⑥Will people use money?⑦设计一下自己的未来,设计2012奥运会的情景。
B.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到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
C. 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初中英语教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了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举行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词法听写、课文朗诵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1.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个人的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小组评价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任务的思想。
2.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于优胜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改变了学习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改变了早已习惯了的单一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学习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