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峡两岸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上都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但两岸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中都体现了时代性、阶级性、生活性的共同特征;同时由于两岸政治制度不意识形态不同,造成了在目标界定的依据及表达的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且各有利弊。因此,吸纳台湾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中的可取之处,对大陆的道德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峡两岸;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比较
道德教育目标是道德教育工作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应实现的基本任务,是受教育者在道德发展上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由于它既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于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成为道德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根据本国(地区)实际确定道德教育的目标,用以指导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海峡两岸也不例外。因此,在目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对大陆与台湾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演变的历史作一个初步考察及比较思考,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台湾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的历史考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的道德文化同祖国大陆同宗同祖,同出一源。在日本占领台湾的那50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积极推行大和民族的皇民化政策,其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使青少年逐渐遗忘中国固有的道德文化传统,成为殖民化的顺民。
1945年,台湾学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轨道, 并注重国民道德修养。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台湾的道德教育得到了很大加强,但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目标设定上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呈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大致可分为如下3个阶段: 1952年,台湾当局构建了第一个道德教育实施体系———,其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各级学校应指导学生深切体认四维八德为精神武器,笃实践履,培养健全人格,并进而转移社会风气;规定小学以“爱国、守法、信实、礼节、合作、勤俭、整洁”为中心;中等学校以“忠勇、孝顺、仁爱、信义、廉耻、礼节、节俭、合作”等为训导的准则,指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爱国、守法、互助、团结之精神和明礼、知耻、整齐、清洁等良好习惯。这一时期台湾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标,主要突出国民党将他们认同的儒家伦理作为道德价值体系的最高标准,对青少年大力进行“笃行”、“伦理”和“民族精神”教育,着意使青少年在践行道德规范时,“移孝作忠”,将对家的爱转移到对国家的忠诚上,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因此,明显地表现出为政治服务的性质。
论文下载,下载下来可不是把论文里边的名字换成你的就行了哦,这样是不对的哦,亲,一定要自己创作哦,因为期刊是要查抄袭的哦,多了解一下期刊的要求以及各地的评职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