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义烈士祠武昌紫阳路20世纪30年代
△武昌起义怀念碑首义公园内1981年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70周年之际,武汉市政府在首义公园主持兴建了此碑,该怀念碑通高11米,其正面镌刻着叶剑英题写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怀念碑”,背面刻有“辛亥武昌首义七十周年怀念大会1981年10月10日立”。在碑座上还镌刻了章开沅撰文、张昕若书写的长篇碑文。
中和门是武昌古城的十座城门之一。1911年10月10日晚,起义军在此策应城外南湖炮队革命党人,他们拉炮进城,在城头上、楚望台以及蛇山等处炮轰总督署,经过一夜激烈战斗后武昌全城光复。为怀念这一历史壮举,湖北军政府于1912年将中和门更名为起义门。两年后,鄂都督段芝贵下令铲平了起义门城楼,仅存断壁残垣和拱门洞。
1981年重新修复的起义门,城门楼高11.3米,为歇山顶式双层建筑。城门洞上镶嵌着匾额,上刻叶剑英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金色大字。
武昌首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设在位于阅马场的前清湖北省咨议局办公楼。军政府在此颁发了第一号通告,宣告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全国各省号召起义。该旧址建筑俗称“红楼”,始建于1908年,1910年落成。1981年,经全面修葺后的该旧址被辟为辛亥革命怀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1981年,另有一批辛亥首义名流墓得以修复,有刘静庵、蔡济民、刘公、蓝天蔚、孙武、吴兆麟、田桐和熊秉坤等墓,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黎元洪墓。1928年6月,黎元洪因患脑溢血在天津逝世。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在武昌为他举行国葬,其陵园占地达百亩,规模弘大,是我国解放前建造的三大陵园之一。今墓前立有一块高约2.5米的大石碑,上刻“大总统黎元洪之墓”。“文革”期间,黎元洪陵墓被夷为平地,陵园也被占用。1981年市政府重建黎元洪墓,墓园占地1亩多。2000年清明节期间,市政府又维修了黎元洪墓,并在其墓后新建一座碑墙,上面仿制了章太炎所撰写的《大总统黎公碑》碑文。
辛亥首义举事处原为晚清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所在地。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在此举事,打响了首义第一枪,从而揭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序幕。
解放后,清代工程八营的营房原物尚存3栋,因年久失修,至20世纪80年代初被全部拆除。1987年,地方政府在工程八营举事处的遗址上,兴建了一座怀念性雕塑,麻石砌筑,通高约5米,以形似汉阳造的3支步枪所构成。基座正面刻有“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举事处”字样,背面刻有记述工程营举事始末的碑文。1995年,又在工程八营举事处雕塑西边,配套兴建了古典式碑廊,廊中立有一通由冯天瑜撰写碑文的石碑。
辛亥首义人物群雕以红砂石雕塑了4组共计15位辛亥首义人物,其像高3米,底座与背景通高5米。居于群像中央者为孙中山、宋教仁、黄兴,居于左侧者为刘公、孙武、蒋翊武、刘静庵、吴禄贞,右侧者为刘复基、熊秉坤、吴兆麟、蔡济民、詹大悲,另有起义时的重要长官黎元洪和汤化龙。群雕像背后还镌刻了由彭捷撰文、张乃光书写的《辛亥首义人物群雕记》等。
首义之光,世代传承。本日的蛇山之麓、紫阳湖畔,武昌首义之区的特征越发突现。首义公园是武汉唯一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为主题的怀念性公园,首义广场成为弘扬首义精神的主题广场。
首义公园原来位于蛇山南麓,系1923年在清代“乃园”基础上筹建的。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首义公园由原址迁到了现址。1981年后,在园内先后修复建立的武昌起义怀念碑、辛亥首义蛇山炮台、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像、首义枪声铜雕,使得首义公园的辛亥首义主题景区蔚为大观。
首义广场是武汉市为怀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90周年而兴建的城市绿化广场,占地面积约5.42万平方米,由原武昌阅马场改革而成。广场保存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期间的遗迹及怀念设施。如湖北军政府旧址、孙中山先生铜像、拜将台怀念碑;西边花坛有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塑像。
随着首义广场的扩建,武汉的城市中心地带将把对武昌起义的怀念推向高潮,这座好汉的城市将更显美丽和自豪。(长江日报)
责编:刘远霞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