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从体操运动的起源入手,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论述中国近现代体操概念的历史和发展特点,从西方近代体操的传入到近代中国体操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包罗清末时期的体操、“五四”运动时期的体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操、新中国成立后的体操四个阶段,体操的本质特点包罗健身性、期间性、审美性、心理健康性四个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体操概念的本质赋予新的诠释,以便推动体操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体操 体操概念 体操发展
体操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已陪同着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军事、政治、宗教等活动从远古走到本日,并以其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征服了广大的体育喜好者。然而,曾经是体育代名词的“体操”,现今被人们理解得越来越狭窄和范围。假如不搞清体操的概念,不但会影响人们对体操的正确理解,影响体操的社会地位,而且对体操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究竟作甚体操,体操的概念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又是什么呢?认清这一点对现代体操的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体操概念的形成和在中国的传播
体操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始社会。原始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着极为艰苦的劳动,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语言和舞蹈。《诗经·大序》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关于原始舞蹈起源的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水(咏)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当人们通过舞蹈而达到祛病健身之目标时,原始体操活动也就萌芽了。
古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起源地,体操(gymnastic)一词也只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古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古希腊体操在当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此亚里士多德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古希腊初级学校的基础科目常常是四门,即读、写、体操和音乐。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诸如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等统称为体操,这一概念被沿用了很长时间。随着体育运动的不停发展,至20世纪初体操一词才渐渐被体育所取代成为身体运动的总称。与此同时,体操才开始在内容、方法上区别于其他的身体运动形式,成为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
1.1教会学校的体操活动
帝国主义在大量掠夺中国的财富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中国进行文化的侵略,他们纷纷派出大批的传教士到中国建立教会学校并进行传教活动,力图通过传教来控制和影响中国的文化教育,使中国及全世界基督化。在这些教会的学校中,开展了体操内容的教育活动,强行在中国传播近代西方体操。当时的体操主要是适用于军事、医疗、教育诸方面需要的徒手操和带器械的身体练习。这些练习在客观上搭建了西方体操运动传播的桥梁,是中国学校体操的雏形。对西方体操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到主要的作用。
1.2洋务运动与西方近代体操的传入
在中国,洋务运动和资产阶层改进派的代表人物是最早乏曲方教育的主要人物,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能,同时也是他们把西方体育思想系统的介绍到中国来。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求富求强,抵抗外祸,防备内忧,维护自身统治”的口号下,开始训练新式部队,对其进行西式军训,从军事训练的目标开设了体操课。洋务运动最早接触的一些体操内容,对西方近代体操的传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近代中国体操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近代的“体操”概念出现在l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一般以为这个词都是从日本传人的。1840年以后,由于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陪同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渐渐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化。在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下,西方先进的文化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同时,西方近代体操也随着这种文化冲击而渗透到了中国的教育系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旧中国的体操只是步入西方文化的后尘,由机械的体操训练进化到运动竞技训练。然而,在西方近代体操的影响下,还是有很多体育工作者突破旧思想、旧见解的束缚,开始对中国近代实际中的体操进行科学研究和公道分类,提出了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本领,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J,从而使人们对体操有了新的认识。但是,纵观中国近代体操的发展,体操的内容及体操一词的含义是随着期间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
2.1清末时期的体操
清末时期,中国正值民族危亡之时,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军国主义思想的主导下,从军事需要的角度出发,清政府在其部队、学堂中开设了“体操科”,所采用课本主要是从德国和E1本传人我国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兵式体操中的队列队形为主,同时,还开展各种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把体操作为操练身体、强身卫国的途径。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定,器械体操得不到广泛开展,以至于人们把对体操的认识范围在兵式体操上。清末期问西方兵操的引进,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的接受西方近代体操的内容,对后来学校体操内容的设置和正确理解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2“五四”运动时期的体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对华政治经济影响的日益加剧,美国教育思想给中国教育领域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冲击和震荡,并直接导致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在改革发展中,学校仿效美国学制。把“体操”课改称“体育”课,废除了兵式体操,建立了以田径、球类和游戏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程体系。但由于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的影响,学校在取消兵操的同时,也波及到了平凡体操(包罗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在学校的正常开展,一时间体操进入了低谷期。“五四”运动时期学校的体操已失去了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只能与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共同担负起学校体育的重任。
2.3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操
随着民族资源主义的迅速崛起,国民党借助教育的力量维护其统治,着力于教育改革,分别进行了多次课程标准的订定和修正。从课程标准的订定情况看,体操已回到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尤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体操课本占有相称大的比例。同时,课程标准还将队列队形、徒手操、韵律活动、游戏与运动(垫上、器械运动及叠罗汉)等练习内容确定为体操的基本内容,并被当时的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受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和条件的限定,器械体操在学校仍然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操为全面公道地构建学校体操内容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后来体操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新中国成立后的体操
随着政治环境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加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体操同样与别的运动项目一样,在学校得到大张旗鼓的开展。1953年以后,现代竞技体操开始在我国崛起,国家政府通过订定一些方针、政策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现代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由于开国初期受前苏联课本的影响,竞技体操被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国际来往的增加和我国竞技性体操的迅猛发展,强化了人们心目中的竞技体操,以至于影响着人们对体操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后,为淡化竞技体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力图“打破以运动比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着力于发展身体基本活动本领为核心的非竞技性运动。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辛劳工作和不懈探索下,一些新兴运动不停应运而生,诸如深受学生们喜好的“舞蹈与韵律体操”进入到体操教学中,充实了体操课本,丰富了体操内涵。与此同时,在国家订定的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体操的内容和范畴,把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艺术体操、健美体操等内容归人了体操,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体操认识的范围性。
3体操的本质特点
3.1体操概念的错误导向
3.1.1体操发展历程的非平衡性
189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竞技体操地发展,而之后作为奥运会竞技项目之一的竞技体操,更是以越来越大的比重占据了体操运动项目标发展空间。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体潜力的发掘,高难动作的刨新及娴熟技能的训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近几十年来对体操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技能动作的创新等方面,而对体操的大众性、健身性、普及性研究甚少,由此产生了体操的畸形发展。
3.1.2体操本质与其初衷的背离性
体操运动在其产生之时,如前所述,无论是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还是在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就是作为一种健身娱乐手段,后来随着体操运动的发展及推广,体操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比方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等。目前,体操的本质在人们的头脑中,已表现为挑战人体体能、生理、心理极限,提高国家国际地位,从人民群众中严峻脱离出来,与其健身性的初衷产生了背离。尤其近期奥林匹克运动比赛中表现尤为突出。
3.1.3体操本质上的偏差性
随着体操运动的不停发展与完善,体操渐渐分化成性质和目标不同的两类:竞技性体操和健身性体操。从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情况来看,竞技性不但妨碍了群众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对体操本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只管健身操比较流行,但很多学生以为体操运动离自己很遥远,好像只有专业运动员才华参与,不像乒乓球、篮球运动普及。
3.2体操本质新探
3.2.1健身性
体操应该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出现于社会的各个角度。体操以其形式的多样性、操练内容的娱乐性、锻炼价值的实效性,使其自身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体。只管体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分为竞技性体操和健身性体操两大类,虽然它们各具功能,但不可分割。健身性体操是竞技性体操的基础,也是竞技性体操的归宿;而竞技性体操则是健身性体操的最高表现形式。学生在参加体操运动时可以从体操运动中得到爱好并感到愉快。由于爱好很可能与锻炼的坚持性相联系,因此它影响着长时间的身体锻炼提高自我良好感的成败。
3.2.2期间性
体操随着期间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体操在其自身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它随期间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期间的进步而进步,各个历史时期都赋予体操新的特点。’目前,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体操的社会化程度不停加深。目前,各种健身性体操在社会体育中饰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当今的健身性体操已经达到了社会化的程度,在全国很多健身房中,健身性体操已经成为必备的锻炼项目。我国体操的发展应该打破目前竞技性体操的范围性,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教学和实践中多培养学生的体操意识,以点带面,带动社会的体操发展。
3.2.3审美性
实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希腊时期,体操运动与美总是息息相干的,体操运动员的精美形体也吸引大量的人参与到体操运动中。体操的艺术特征目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其内涵的艺术魅力使体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艺术通过美体现出来的,美应该是高级的精神现象,美的内容主要有三种:a、立意和主题的公理性。b、有趣的情节,也就是故意思的原因。c、对人们所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体操中的美,是人们通过自身活动的创作,人们可以审视到体操活动中的动态美、静态美和造型美,来展示人体的力与美,以诱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尽的享受,使人受到熏陶和启示。
3.2.4心理健康性
体操作为一项运动,能够使运动者疏散对自己的担心和挫折的注意力,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和痛楚的身体抱怨中解放出来,在单调重复性的技能动作中,通过冥想和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的反省和脑力的恢复,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标,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Bahrke等研究表明,冥想或平静的休息与身体锻炼一样,都可以降低人的焦急水平。Noah(1990)等研究显示,长期的身体锻炼在减少消极情绪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别的能疏散注意力同时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引。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的本领的自信心与完成这一行为的实际本领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常常锻炼的人相比,非锻炼者对于完成同样工作的本领具有较小的自信心。另有研究表明,像体操这样的有氧运动与心境改变和应激减少有关“,这些都表明体操运动的心理健康性。
4体操概念及其发展的反思
从体操的产生及发展来看,体操运动早期一直沿着强身健体、寻求艺术性的道路发展。它起源于原始舞蹈,当表现出比舞蹈更强的健身功能后,通过普及和发展而独立成体操运动。它的内容相称之多,包罗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艺术体操、实用性体操、健美操、蹦床运动等。但当它演变至竞技体操之后,人们对体操本质的掌握就开始出现了偏差。在各种见解、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从竞技的角度来看待体操,犯了片面性的错误。而体操运动的本质应从体操的起源、发展过程中洞悉,从现代体操运动的特点去考虑。
体操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一项运动,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本日,人类对体操概念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也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停完善的。对体操概念的理解除了包罗上述的几个方面以外,人们还应该不停地去充实体操的内涵,体操应受到更广的社会存眷和重视。因此,我们研究体操的概念,不但要研究它的历史成因和现在的客观情况,以反映事物的本质,更要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探索体操概念发展的持续性、可接受性,以提高体操的社会地位,扩大体操的影响。
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个适合的期刊。你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以参考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