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寻求政治教学中问题生成与疑难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政治教学论文:寻求政治教学中问题生成与疑难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 | 编辑: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2-06-17 15:57:05 |

 【摘 要】培养问题意识,创设疑难情境是政治课教学中教与学相得益彰,互相提高的重要方式。本文力求从疑难情境创设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结合现实中的相关事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提升能力,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 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问题意识  疑难情境 
政治课中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以有的知识基础和自身状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提升能力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是政治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中的核心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转变学生一往的政治学习方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疑难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基于问题的教学,关键在于要设置有效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就大声疾呼:“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后,一旦教师创设了疑难情境,他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对于创造性较高的学生来说,一旦发现了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在强烈的创造动机的驱使下,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励他们进行积极自主的思考和创造,直到解决问题,达到创造的目的。对此,教师要注意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应是独特的、有个性的。问题既要“预设”,但更多的应该是“生成”。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思维设置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循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思路进行探究。如果这样,那就不是设置问题,而是设置陷阱;那也不是引导探究,而是“引人上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提出问题,按照学生的思路引导探究。
(二)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政治行为与言论都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等特点,因此要理解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力求“条条道路通罗马”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服务,这是政治学科所达到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力求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问题,设置出课堂问题的大致流程。并要引导学生及时从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把政治理论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做到知行统一。惟此,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问题意识,创设疑难情境
    探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探究。“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学习的核心。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到的疑难和问题。思维本身就“是探究、调查、熟思、探索和钻探,以求发现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是疑问。”
但是,由于受政治主流的影响,学生对书本过于顶礼膜拜,对教师敬而远之,这种观念和心态促使他们不敢怀疑,也不会怀疑,因而就认为没有问题了;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对此,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培养问题意识。“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敢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让学生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从而冲破权威的约束,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书本和权威,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
(二)创设疑难情境。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存在的,也在一定的情境中突现出来,离开一定的情境,这问题就存在不了,也就无法突现出来。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以问题为思维中心,造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建构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等 华东师大出版社  第26页
[2] 《物理学的进化》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66页
[3]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杜威著  姜文闵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91版,第221页
[4] 《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师大出版社,第134—135页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