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论文范文: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模式方法
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模式方法
| 文章出自:标准论文格式 | 编辑:论文格式范文网 | 点击: | 2013-04-03 23:28:19 |

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模式方法范文

所谓网络德育,就是运用网络媒介的多维互动功能开展德育的教育传播过程。所谓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是指在高职院校中,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范,将网络作为条件和工具,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帮助高职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德育跨越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如何基于网络传播学视点建构及优化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

1高职院校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西方学者巴拉杰在20世纪初的《视觉与人类》一书中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视觉文化、读写文化再到视觉文化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世界文化正迎来“读图时代”。日本学者中野收曾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指的是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也希望与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人心。“容器人”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却非常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变幻不定。

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较之其他大学生而言,具有对信息批判力更弱、依赖性更强等特点,高职生容易成为被动接受信息而缺乏理性思考与反思的“容器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式。网络信息以“符号传播”的方式,潜在地影响着高职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丧失着理性和自我。因此,网络对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造成深刻影响。就世界观而言,网络空间某种程度的虚拟性,容易造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模糊;就人生观而言,网络中的“黄”、“赌”、“毒”以及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现象的存在,容易扰乱高职生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就价值观而言,由于网络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网络文化中夹杂着西方价值观,对辨别力不清的高职生容易造成“误导”。正如查尔斯•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所说:“选择像一条河海,它通过了历史延续下来,虽然它总是有岸,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缺乏活力和自我依靠的性格的人越来越容易沉沦。”[1]不难发现,一些高职生沉溺网络,从而脱离了现实人际关系,甚至疏离了正常的同学关系,导致现实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人际情感逐渐淡化。还有一些高职生沉迷于聊天、网游,挤占了大量的课内外学习时间,影响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给传统德育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强烈冲击。“德育不能在理想的、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德育要经得起多元参照系的考验;我们的声音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Internet已打破信息的专有权,教师、德育工作者不享有信息的优先权;在信息的传递选择上,教师已不再权威。”[2]然而面对网络的挑战,德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等方面,显得相对滞后。德育的两个主体: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日渐形成了网络“代际鸿沟”。从理论研究来看,尚缺乏有关高职网络德育理念、政策、目的及方法等等方面的前瞻性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实际操作来看,尽管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已建立党建或德育网站,但是往往重技术轻文化、重宣传轻传播、重理论知识轻道德德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网站只成为“摆设”,而没能成为育德阵地。

2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建构模式分析

2.1单向型网络德育模式

在这种德育模式下,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后,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学习材料通过web(网页)形式发布在网站上,供教育对象浏览、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这是线性传播过程,信息通过网络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进行单向传递,忽略了“反馈”的重要作用。这种路径虽然利用了网络作为媒介进行建构,但由于缺乏及时反馈,使得信息传递依然是单向性的。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络在师生交互方面的优势,忽视了受众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参与性地位。受教育者依然没有“话语权”,德育工作者依然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只不过是“复制”了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而已。德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从此意义而言,德育承担着“把关”功能。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次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他指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极少数;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可能是特定的个人如记者、编辑、主持人,也可能是媒体组织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甚至是媒体组织后面特定的社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只不过是被主体控制的客体。然而,在当今网络时代,学生已经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受众”、“客体”。反过来说,他们可能因为率先从网络媒介中获得信息而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网络媒体的权威甚至超过了教师权威,教师“把关”变得异常困难;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推崇,对传统教学案例造成强烈冲击。一言以蔽之,德育因此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容易“把关”。

2.2多向型网络德育模式

在“前网络时代”,教师由于社会地位等原因,其信息量无疑远远超过学生,这种“知识沟”的存在使得教师牢牢掌控着教学主导权。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P.Tichenor)、多诺霍(G.Donohue)和奥里恩(C.Olien)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曾提出了“知识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他们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体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美国学者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则提出了一个与“知识沟”相反的“上线效果”(CeilingEffect)假说。他们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速度慢,但迟早也能在“上限”处赶上前者。在网络时代,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网络媒体消弭了“数字沟”。进而言之,“知识沟”演变成“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DigitalGap”)。“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数字鸿沟与师生地位呈现“反向匹配”趋势。“在网络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育者处于‘老向少学习’的尴尬境地。”在多向型德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充分共享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交互活动,实现多对多信息对流的教育传播模式。该模式除了具备单向型模式的功能特点外,更加注重参与主体的交互活动。其常态方式是由思政领域专家或专业教师根据德育目标,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学习材料,同时选取时事热点话题在网络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比如,利用BBS开展非实时的讨论,利用在线聊天室进行实时对话。信息可由多者发布,并为多者所用,信息在相互交叉共享中实现多向传递。教育者的角色也不再单一,受教育者亦有更多“话语权”。从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向互动的传播过程。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实现“对话”,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之间相互分离而产生的“心理隔膜”。教育者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反馈信息,修正教学,受教育者在交流中提升自我认识。然而,由于网络空间中交流不是面对面的,在信息多向传播过程中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很难准确判断受教育者所发布的信息的真伪性,难以排除虚假信息的干扰,尤其是对于部分“特殊”的受教育者,仅仅根据网络上的反馈信息是无法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另一方面,德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是以人格影响人格、培育“整全的人”的过程,单纯的网络交流,很难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3建构型网络德育模式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性媒介的当代信息社会,海量信息往往导致人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综合样式,以其别具一格的视听效果“诱惑”着人们。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3]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讲道: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至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信息过载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信息消费的快餐化,造成了“浅阅读”。对于当代高职生而言,在拟态环境与虚拟空间中成长影响他们完成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必须既发挥网络的互动性,又要增强网络的现实性,从而生成建构型网络德育模式———将传播学、教育学和德育等学科统整,以网络为媒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现实性互动过程。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突出反馈信息在加强和改进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建构多方互动的反馈系统;另一方面,又同时重视干扰信息在网络德育过程中的负面作用,在立体化网络德育建构模式基础上加入了积极干预系统。它不仅融合了上述网络德育模式的特质,并更加完整地体现了网络德育的建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建构出信息反馈系统。

统整“网上”与“网下”德育,将信息反馈作为德育重要环节,对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德育时效性;第二,建构出积极干预系统。这不仅包括“过滤”不良信息,筛选有益信息,防堵反动信息,更重要的是将网络信息转化为现实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这种德育模式下,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通过“网上”与“网下”的交互联动,实现信息最大化、最优化传递,形成一个现实与虚拟、个性化与大众化相统一的立体化德育模式。

网络的开放性特质,给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带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导致网络上出现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特别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讲,往往由于无法自觉甄别这些信息,从而给网络德育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只有“网上”与“网下”双管齐下、齐抓共管,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在现实社会中的直接交流互动,能够弥补网络虚拟空间中真实性与情感性之不足,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统一。这种网络德育建构模式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高职院校辅导员和党政干部在网络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发挥着系统德育之功能。

3高职院校网络德育优化策略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的概念,也许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某些目的和利益,不是后面追加的和从技术之外强加上去的,它们早已渗透在技术设备的设计中。”[4]因此,应化网络媒体的域外技术文化特性为本土道德文化特性,在手段、价值取向以及话语表达方式等多方面做出优化。

3.1手段优化:打通“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育人空间界限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二文化空间”。毋庸置疑,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这一空间的一大亮色,构成了高校德育的“生态环境”。“在这个文化空间里,有传统的成分,也有现代的因素;有本土的民族文化,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来文化;有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也有封建的、迷信的文化;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还有庸俗的。”[5]从一方面来说,高校德育必需以党的理论教育和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立足点,在大学生中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全球化时代,高校德育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能也不可能拒斥外来文化的进步因素。因此,面对当代大学生中间深受网络媒体影响的思想文化,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网络为介质打通“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育人空间的界限。与学生一道,扬弃传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

3.2价值优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德育

毋庸讳言,网络媒体处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高校德育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责无旁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大众性。在此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德育需要建设,也需要创新。创新不是独白而是建构,既涵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多重视角,也应与人类文化发展趋势同步。具体到高校德育,就是师生一道运用网络媒介在沟通、对话和交流中创生“新文化”。西方文化变迁的大趋势,是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有向传统文化否定基础上的“回归”之意,亦即从重视个人自由到强调德性与幸福。而伴随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同样可能遭遇西方文化的经历。进而言之,中国文化传统中本就存在着深刻的“德性”理念,再加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能够促使中国网络德育对原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西方网络文化做出超越。

3.3话语优化:拓宽德育话语的包容力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语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伽达默尔说: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语言在本质上是对话,总是在特定情境中被言说着的话语。语言作为文化的水库,构成了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视野与个人视野之间的一种“视阈融合”。从深层次来看,网络媒体话语中渗透着多元文化价值观。综合观之,在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下,同时掺杂了新自由主义、新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处于思维活跃期的高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媒体裹挟的话语冲击,“寂寞党”、“淡定”、“浮云”以及“打酱油”等就是体现。然而,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必然需要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话语特质。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势必要涵容网络新兴媒体语言。作为教育者应理解、包容大学生中间多元话语存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萃取各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合理因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注入新的时代生命力。

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不同的期刊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的需要再进行修改创作吧!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