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论文: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解决策略-高校校本课程还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具有适度前瞻和发展性的特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当前高校校本课程建设在形式上具有丰富性、多样化,课程编制、实施与评价“三位一体”,突出了过程性和实践性;内容上涉及广泛,有力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参与者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和评价研究不断深入,掀起大范围的学习热潮。当今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着教材编写上质量良莠不齐、实施过程中名实不符、 课程评价严重滞后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缺少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教师的负担过重,时间有限,精力不够;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多被忽略,缺乏科学性。解决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现存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水平
加强高校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一所学校的高校校本课程要开发成功, 关键是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课程知识的高校校本培训, 使教师确立一些正确的有关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高校校本培训的目的就是使教师真正明确:高校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 其内容要密切联系区域经济实际和和当地优秀传统文化,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形式也应新颖、 多样、 灵活、针对性强;高校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扎扎实实, 不仅有课堂讲授, 还应包括课后相应练习的设计与安排, 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以及实际应用; 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同样是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教师只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 才能在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真正提高自身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切实为教师进行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良好条件
减轻教师的负担要切实地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负担, 把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从沉重的精神压力中解放出来, 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高校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只有全身心放松的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中来, 认真学习与高校校本教材编写有关的原理以及教育学、 心理学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提供适当的经费以及充足的资源支持适当的经费和充足的资源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一方面,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适当地调拨经费给教师用来开发高校校本课程,保证无论是高校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还是设计方案的实施,都有充足的资金或是物质支持。另一方面, 各学校间应加强合作, 实现高校校本课程资源的良性流通。这些都是推动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地、高水准地进行的外部力量。但这正构成了高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没有任课教师参与建设的课程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育人旨归的。所以我们要欢呼高校校本课程这一现象的出现并加以规范、引导,使之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建立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
因时因地制定评价标准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是解决目前高校校本课程评价滞后的一个有效方法, 而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因时因地制定评价标准。由于高校校本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的性质, 其开发也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的高校校本课程从教材编写到具体的实施都各有特色, 国家很难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 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的手段来评价其实施成效。所以, 不妨在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因时因地的评价方式。评价时应该以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充分发挥了本地本校的特色, 是否密切联系了区域经济、社会、 文化实际, 高校校本课程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果等作为基本准则, 并看是否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张扬、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形成的追求。采用科学实际的评价方法高校校本课程毕竟与常规课程有所不同, 所以在对高校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的方法要尽量地考虑其特点, 改变对学科课程那种过于偏重统一测试、 分数甄别、 选拔淘汰的评价方法。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把多种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并要做到以过程评价为主。
四、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与当前形势和时代相适应
高校校本课程还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具有适度前瞻和发展性的特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以分科课程为主,以选修课为辅。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为当前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玉珍,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1~78.
[2]走出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J], 江西教育科研,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