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体现为一种以学问为所求而超越国界的世界精神;近代大学的国际化则体现为对各国优秀大学的追逐;今天大学国际化存在着过度利益追逐等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出路在于走向理解与对话。
关键词:世界精神;嬗变;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世纪大学自产生以来,其所赋予的大学几大特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有的已随历史消逝,有的保存迄今,有的则随时代而变更,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历史的沉浮中既有传承又有变更的主题。中世纪大学传统:世界精神与超国界性从词源意义上看,大学是具有“世界精神”的大学。今天意义上的大学在当时使用的词语是studium general,英国学者 Hastings Rashdall研究认为:studium general的意义之一,就是吸引或至少邀请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学生前来学习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的世界精神至少可以体现在四点上,一是中世纪大学起因的学术世界旨趣;二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重要组织之一———民族团所体现的平等的世界团体精神;三是中世纪大学学院(如:欧洲最早于1180年在巴黎设立的迪克斯 —惠特学院)起源中蕴含的普爱的世界精神;四是中世纪大学的宗教传播中呈现的世界品格。
总之,大学的世界精神由来已久,这种世界精神最初主要是以学问为所求、平等互助、不分贵贱,四海一家。诚如金耀基先生所言,中世纪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超国界的性格。“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云游四方,从勃隆那到巴黎,从巴黎到牛津,在同一的上帝的世界里,甲大学的学者可以受到千里外他国乙大学学者的款待,论共通的书, 谈共通的问题,宾至如归。”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方面带来了人文主义与科学发展史上的春天,但宗教的派别性和世俗政权对教育控制的加强却一度导致大学“世界精神”的消逝。欧洲民族国家的不断崛起、宗教派别的激烈争斗和世俗王权的日益强大,给大学的“世界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6世纪以后,许多欧洲大陆国家都明确制订有各种保护本国大学的法令和条例, 如禁止本国学生到别国留学、某些职位必须由特定大学的毕业生担任等”由此,大学自中世纪以来的“国际精神”逐渐为“民族精神”所代替。 然而,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科学思想和人类对自然认知的自信心,再次为现代大学的“世界精神”与“超国界性格” 提供了新的基础。其间,经由理性主义教育思潮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潮的转变,使德、美两国相继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发祥地。 在世界大学人数日减,直至成为“腐朽与落后”的代名词的同时,德国的两次大学改革,其中尤以哥廷根大学的创建, 给近代西方高等教育注入了一丝新的生机。而时隔70多年后柏林大学的创建不仅带来了世界大学职能的新思考,更带来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从法、英向德国的转移。首先是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改革,当17、18世纪德国大学持续衰落之际,“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获得政府的资助,尊重自由的学术风气、引入现代科学和哲学、注重研究和教授的价值,形成了诸多现代大学的特征。”
其中,哥廷根大学的董事长闵希豪生改革的成功,与其在哥廷根大学的一系列决策分不开,而他能够打破当时高等教育民族主义的坚冰,采取一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举措更是其成功的重要源泉。闵希豪生认为,大学必须吸引大批显要人物和外国学生,这样能支付大学的开支,扩大大学的影响。同时,他也极为注重教授的选聘,他招聘到的大批优秀学者中有不少是来自其他国家,如:匈牙利医学教授塞格纳、瑞士医学家哈勒等。由于闵希豪生的改革,哥廷根大学不仅享誉一时,更被众多学者冠为欧洲的“第一所现代大学”。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