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走进了小学课堂已经多年。新课改理念本着自身的优势,已顺利运行到了数学课堂当中,它带给教师一种新的传授方式以及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一种崭新的不同以往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营造了一种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一、结合教材,传授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同时又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应该运用了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讲故事,分析故事里面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课堂上讲述大熊和小熊分饼的寓言故事。大熊和小熊只有一块饼,可怎样分饼才能使他们俩得到的饼一样多呢?他们一直在争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这时候,狡猾的狐狸出现了。他对两只熊说:“你们俩分饼,谁分都不能公平,要第三个人分帮您们分才会公正。那么,我来帮你们分吧,免费服务。”两只熊同意了,狐狸故意把这块饼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两只熊大叫不公平,狐狸就在大的一半上咬了一口,再放到两只熊的面前,两只熊又说不公平,狐狸就在这两半个饼之间咬来去,最后只剩下一丁点同样大小的饼了。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真可谓各抒几见,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这节课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而且还让学生从故事中喻出了分数必须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前提之下。
二、鼓励为主的教学方式,民主平等的教育态度
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的状态时,人的感觉更灵敏,精力更集中,记忆力大大提高,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学习潜力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学习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几次测试中,我发现班里的两位后进的同学成绩连续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我在这个时机适当给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继续努力进步的决心和信心。在总结测试情况时,我讲到这两位同学的表现,建议班上的孩子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在后面的日子里,我经常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些力所能用及的问题,对他们的小小进步就给与表扬,加以鼓励,对他们的一些微小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都和班上的孩子一起鼓励他们。慢慢地,我发现这两个孩子上课开始专心了,也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对有争论的问题也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两个孩子这一点滴的进步让我这个从教十几年的老师又一次感到我又能使这两个“烂泥糊不上墙”的孩子找回了自信,当我让两个孩子来到讲台上的时候,我发现两孩子的眼中都含着泪,这是喜悦的泪,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两孩子一定能和别的孩子一样,抬起头来走路。
《新课程标准》还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给我提意见,“老师,我认为你这样计算比较复杂”,“老师,我认为你这样的写法不够规范”,“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等等,碰到学生提意见时,我都能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探讨,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这样做,无形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敢想,敢问,敢说的空间,让其成为培养学生人格建全、和谐发展的一片绿洲。
三、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所倡导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合作来源于学习生活的需要,合作是解决数学学习难题的重要手段。在这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选择与把握契机,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统计》时,我就让同学们观察班里的同学衣服颜色的情况,又让同学们观察班里同学鞋子颜色的情况,然后选代表上黑板,把同学们观察的情况用统计的方法记录下来。刚开始,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分工合作,有人衣服和鞋子一起记录;有人只记录衣服,鞋子没有办法记录;还有很多学生因为在颜色的区别上不能统一意见在争论。统计工作没有办法进行,这时我引导了一下,提出:我们对颜色的区别,是不是先明确一个大致的类别范围?我们统计颜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分组,分工合作?这时,学生们开始想办法了,班长组织大家讨论颜色分类,又组织大家分组统计衣服和鞋子。组内有分工观察,有分工记录,还有人监督过程的,等等。统计工作顺利完成。
四、开放的课堂氛围,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只有开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探究问题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时产生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让学生猜两组数中哪个分数大,并提供材料分小组想办法验证,由于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