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分析论文:高二年级理科新旧教材比较-着眼知识落点能力-新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新课程标准努力给教材的多样化创造条件,给教师教学留有余地,给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把这些理念一步一步落实到教学中。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新教材的实施向我们各位老师提出了挑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了解新旧教材的异同点对指导我们的教学至关重要。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以前的《教学大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
新教材精选那些前沿的、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新课标对旧大纲的教学结构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内容有增有减,对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陈旧老化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因知识的深挖掘而发展得过热已走进死胡同的内容,进一步精简或降低目标要求。
高二年级理科新教材内容包括数学必修5,选修课程由系列2、系列4组成。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选修2-2,选修2-3,系列4包括选修4-4,选修4-5。下面分章节进行比较: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斜三角形》共两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应用举例,旧教材安排在高一第五章《平面向量》的最后一个单元。
比较教学上的异同点:新教材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引入都是首先从直角三角形引出结论,然后证明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同样适用,刚开始备课时觉得有些费解,认为不必要这么麻烦,但在实际教学时,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没有难度;对旧教材中解三角形时何时有一解、两解,无解的讨论都删掉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再者,新教材建议结合课件“正余弦定理猜想与验证”教学,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第二章《数列》以前安排在高一第三章,内容大致相同,但数列的递推公式作为选学内容,体现在近几年高考中递推公式出现在大题的趋势在减弱。
第三章《不等式》中,均值不等式仅限于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并给出几何直观解释,而扩展到三个或n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了,降低了教学要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仅在习题B中给出了含参数的习题,更没有要求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有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调整到选修4-5中;不等式的证明安排在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与选修4-5中,以前《直线与圆》最后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安排在此章中。
选修2—1中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以前出现在第一章集合中,新增加了命题与量词,特别是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在高中阶段第一次引入;不要求使用真值表。第二章《圆锥曲线》中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降为了解,对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了解,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不要求掌握。
选修2-2中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中,导数定义的引入与以前不同,没有在学习极限和连续后引入导数,而是经历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而引入导数的定义。导数运算中只要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导数;导数的应用部分提高了要求。本章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选修2-2中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是新增的模块,其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新增的内容,综合法与分析法是旧教材中不等式一章中出现的内容,新增加了反证法,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对思维缜密性的培养;数学归纳法也统一放在了本章,对高中阶段的证明方法在本章进行了整体安排。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与旧教材相比,强调了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际要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并新增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和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选修2-3增加了《统计案例》一章;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新增了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我认为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几点:首先,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切实遵循教材,注重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实施,不要随意修改。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侧重点不同,思路不同。旧教材侧重对事物的原理和规律的系统阐述;新教材则相反,侧重一些现象或事例,设计了一些活动内容,让学生能透过这些现象、事例,发现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新课程改革认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发现知识的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次,在教学阅读细节中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高度抽象精确的语言。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它离不开阅读。教师应将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时刻关注学生阅读细节,让学生感受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优化学生理解途径,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者,建议把4-5调整到2-2《推理与证明》中与证明方法一起讲授,可避免重复。
总之,新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新课程标准努力给教材的多样化创造条件,给教师教学留有余地,给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把这些理念一步一步落实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