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法律论文 > 其它法学论文
其它法学论文:法律论文:司法的剧场化与公诉制度改革
法律论文:司法的剧场化与公诉制度改革
| 文章出自:论文范文 | 编辑: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3-04-26 21:26:42 |

  摘要:司法广场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司法公平也有着消极的影响,目前盛行的媒体审判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司法广场化。应对这种洪流,公诉制度改革应该以司法剧场化的相干理论为基础,表里兼修,积极应对,完善和建立各项制度,营造剧场化空间,以期实现司法公平。

  关键词:司法的广场化;媒体审判; 司法的剧场化;应对

  一、媒体审判——司法广场化的另一种解读

  司法,是纸面上的法律对实际社会具体介入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法的品格和形象。舒国滢教授在1999年提出了“司法的广场化”的概念。他提出,不同的利益团体、机关和个人都在“寻求公理”的信念支持下把过高的期待寄予司法的活动过程:各级政府可能会把消解社会危机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负担交由司法机关承受,新闻媒体通过张扬案件事实中的催人泪下的细节和判决来由的争点来介入对司法公平的表明和判断,平凡的民众则企望司法官员饰演“青天老爷”或“上帝之手”来救济他们所遭受的社会冤苦。这些不同的初始期待使人们在朦胧的“公理”见解的驱动下对司法过程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而更乐意选择一种人人直接照面的、没有身份和空间隔断、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司法活动方法,他把这一司法活动方法称为“司法的广场化”。[1]

  在历史上,历代的统治者都或多或少采用司法广场化这一“即时性策略”来达到安定秩序之切近目标。到了现代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司法的广场化所潜在的一种道德正当性,就是寻求所谓“阳光下的司法”之目标。它把司法活动的每一细节(控诉、辩论、审判、处罚等)均诉诸民情的反应和置于众人的注视之下,以防止司法的“暗箱操作”所可能导致的司法冤情和腐败,也可能借助“民愤”的正当性处理一些通过正当程序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案件。但是,舒教授也尖锐地揭示了这种广场化所留下的“阴影”。

  首先,司法的广场化强调直接从人的内心和历史传统中生发“活的法律”而且崇拜这样的法律,这将使人们相对轻视所谓“法律的书写(本本上的法律)”,把法律的言说看作是第一性的或居于首要地位的。而法律言语的表达,与司法广场化的生动境况直接融为一体,就难以避免任何一个广场空间之特定氛围(如民众情绪的表达)的影响。其次,司法的广场化趋向于生动形象的、可以自由参与的法律表演,把裁判的结果和实施处罚的轻重诉诸人们直观、感性的公理见解或道德情感,这也容易使全部的参与者(包罗司法官员在内)偏好结果的“实质公平”,而并不在乎实现这种所谓“实质公平”的程序的安定性与合法性。甚至相反,热衷于寻求“心目中的公理”,反而可能讨厌与自我产生隔膜的复杂的法律程序设计、严格的法律逻辑和经过专门创造的法律语汇和法律规范,更乐意使用浅白平直的日常生活语言。所以,司法的广场化并不完全适应现代法治之复杂性、专业化性质,与法治之品格和旨趣也并不完全和谐一致。再次,司法的广场化对感性的张扬,也可能会使一个社会(社群)、国家或民族过分持守由广场的表演生发的本地的经验和礼俗或本民族的精神和意志,而把法律视为“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或“乡理民情”的体现。而且依此为借口排拒超过地域界限的法律见解和原则,否定法律制度之间的可通约性,拒绝公道吸收其他民族、国家的法律文化。

  传统的司法广场化往往依托于一个法律地理空间的概念——即一个露天广场或是雷同的露天空间,一个可以自由出入与外界没有隔断的空间。比方说,由来已久且盛行于当世的媒体审判就可以视作司法的广场化在今世的最为形象的表现形式。

  近来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媒体法制报道和评论的发展,对媒体审判的存眷和批评也在增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随处长徐迅女士指出,在中国,媒体审判的情形确实存在,其主要表现包罗:对案件作煽情式报道,刻意夸大某些事实;偏听偏信,只为一方当事人提供陈述案件事实和表达法律见解的机会;对采访素材根据既有见解加以取舍,为我所用;断章取义,甚至歪曲被采访者的原意;对审判结果胡乱推测,影响公众判断;未经审判,报道即为案件定性,给被告人定罪;发表批评性评论缺乏善意,无端责怪,乱扣帽子,等等。从根本上来说,媒体审判是在法院判决前对案件进行定性,把媒体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强加给公众。

  之所以称媒体审判为司法广场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第一,二者产生原因雷同。媒体审判与司法的广场化都是基于群众对于司法活动的参与热情而产生的。

  第二、二者的参与人员以及载体雷同。司法的广场化产生了古代,当时参与人员就是一般民众,而媒体审判虽然借助的是媒体舆论这个工具,但事实上,媒体舆论也是为民众服务,其体现的也是民众的意愿。

  第三、二者造成的后果雷同。司法的广场化与媒体审判在表达民意方面起偏重要的作用,但假如不加以妥善引导,也都给社会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首先,二者会使社会公众对案件有一种非理性的认识。进一步说,二者会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影响司法公平。而从司法机关这方面来说,其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除了考虑案件的法律效果外,也要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也就是案件在社会上的接受程度。

  二、表里兼修——公诉机关以司法的剧场化应对媒体审判洪流

  正由于司法的广场化即现在盛行的媒体审判存在如此的毛病,另一种司法活动的方法或类型也渐渐受到了学者的存眷,我国学者舒国滢于1999年提出了“司法的剧场化”的理论。司法的剧场化是指在以“剧场”为符号意象的人造建筑空间内进行的司法活动类型。[2]相比较司法的广场化来看,它更具经济性:首先,安全工作变得相对容易而低成本。其次,与广场的临时性、功能多变性不同,法庭等建筑具有一种自身功用的特定性,能唤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尊敬;而法庭开庭对公众的开放,又能使普法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再次,剧场化的执法和司法可以创造一种尊重人权的文化,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也有利于预防犯法。最后,通过剧场化的执法,法庭对犯法份子的犯法行为进行精密的分析,严谨的说理,从而得出公道合法的公平判决,有利于犯法人有一个良好的认罪态度,从而也有利于随后对他的改革和教育[3].

  正由于相较于司法广场化,司法剧场化有如此的进步之处,应对目前媒体审判即司法的广场化愈演愈烈的现象,公诉机关应当将司法剧场化的相干理念引入目前的公诉制度改革,以期达到以下的目标:

  1、民愤的有效疏导、民意的公道听取。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意志就是全体人民的意志,而作为国家代表的公共管理机构一定要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包罗它为全体人民订定的政体和规定社会秩序的法规体系、都是不能违背全体人民的意志的,人民的意志在一个国家是至上的。漠视媒体审判就是漠视民意,漠视民意一定会带来对民意的压制甚至以民意为敌。

  2、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在今世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媒体饰演偏重要的舆论监督的角色,绝大多数的民众也相信媒体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媒体在民众心目中有很高的公信力,对于多数的中国民众来说,媒体的定调是权威的、客观的,媒体的态度是代表着民众利益的。所以,公诉机关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看到媒体舆论的重要地位对其正确的加以引导,草率地与其针锋相对,其结果往往是拔苗助长。

  3、大众法治精神的渐进培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治精神状况是支配和决定其法治战略得失成败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在人类历史上,凡是主张依法而治的国家或民族,都非常注重弘扬法的精神,并以此去唤起人们的激情,使依法而治由少数决议者的主张变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综观我国的民族法治精神建设,解放前,中国一直是一个人治社会,法治精神未有发芽的泥土,而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法治精神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怀,甚至还受到冷遇。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最终打破了“左”的思想禁锢,在探索中努力培育新期间的民族法治精神,而在我国这样的历史传统下,人们要放弃原有的一套精神文化价值框架,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精神文化价值框架,一定是极其痛楚、极难适应的,这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公诉权的行使必须寻求客观公平,这是公诉活动的核心寻求。[4]检察官(公诉人)的客观公平义务也正是检察权公信力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日益盛行的媒体审判之风面前,公诉人的客观公平态度常常会受到公众的质疑,面对这样的舆论和社会压力,公诉制度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做出如下的应对:

  1、透明而有隔断的司法程序。从直观上来看,司法的剧场化比之司法的广场化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只管公众对于司法活动仍然可见,但却不能直接参与,有一种既透明却又有隔膜的感觉,这使得公众与司法机关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又缺乏实质的肌肤之亲,在这样的环境中,理性和谨慎将会压过凭直觉行事的豪情。因此,公诉制度改革中,在司法程序设计方面应当考虑既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却又让公众没有过分的参与大概说干涉的权利。

  2、直观而有说理的公诉活动。长期以来,公诉机关权力意识较浓厚,以为“既然手中有权,何必多费口舌”。同时,在我国传统的刑事诉讼结构中,公诉方拥有明显的优势,助长了公诉人员有理也懒得表明的惰性。再加之部分公诉人员业务本领不足,往往说理不够,使得广大民众对于公诉活动的正确性无法有明确的判断。

  3、严正而有节制的媒体宣传。媒体宣传与司法公平不是一定对立的一组事物,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片面报道所误导的公众舆论,可能对独立审判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存眷和报道,又具有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平的积极作用。总之,司法与传媒要各司其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要恪守理性、建设性的原则,防止出现误导民意而酿成所谓“舆论审判”的恶果,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对此应加以明察。

  4、迅速而有成效的诉讼监督。公诉权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使命,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运作。因此,为保障公诉权功能的实现,同时也为了在诉讼活动中维护公共利益,赋予公诉机关一定的诉讼监督权成为必要。即通过监督公诉功能相干的各诉讼环节的程序合法性以保障公诉质量,同时,保留对判决结果正当的质疑以保障通过公诉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公诉制度对“司法剧场”空间的营造

  借鉴司法剧场化的相干理念,公诉制度改革中可以进行相干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从而营造公诉中的“司法剧场”空间。

  (一)在公诉活动中引入通报制度

  所谓的通报制度是指当出现、发生或即将发生可能对一定群体产生影响的情形或事件时,根据规定负有报告义务的有关人员和机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该群体报告的制度。通报制度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目前,通报制度在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过程中,已经开始实施,如“深圳梁丽案”、“杭州飙车案”、“湖南罗彩霞案”、“湖北邓玉娇案”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公诉活动中,也应该引入通报制度,对于公众关心的重要案件、热门案件,在不泄漏案件机密的情况下,在起诉至法院后开庭前,对于起诉书认定的案件事真相况,对社会公众及时通报,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详细的了解相干案件情况,畅通民众与公诉机关的沟通渠道,减少民众对公诉机关公平办案的疑虑。

  (二)借鉴大陪审团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妥善引入民意

  大陪审团制度始于英国。12世纪中叶,英国的陪审团已具有双重职能:除了事实审的功能,也就是认定被告是否有罪的功能之外,另有一项就是控诉犯法的职能,即“大陪审团”。根据12世纪的“克拉伦敦法律”和“诺桑普敦法律”的规定,每村里的每百户的村要选出12名代表,他们负责向法院告发在他们的所在地犯法作案的嫌疑人。[5]陪审员的检控主要依据的不是证据,?而只是其对涉嫌犯法事件的认识及怀疑。[6]但陪审员只能提出控诉,无权做出被告是否有罪的裁决。然而,陪审制度至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并渐渐衰落。尤其是负责控诉职能的大陪审团,因其不采取依照先例原则,对证人权力未给予充分保障等原因而受到责怪。[7]因此,到了现代,很多国家已经完全废除了大陪审团制度。在中国,虽然从来没有过大陪审团制度,但我们有人民监督员制度,公诉制度改革应该把执法说理与人民监督员工作有机联合起来,对由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犯法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销案件的、拟不起诉的“三类案件”及“五种情形”,约请人民监督员这一中立的第三方来说理,缓解执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社会对公诉机关执法工作的偏见,提高公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同时利用宣传手段,在进行法制教育中进行说理。公诉机关可以采取定期讲法制课、举行法制宣传周等方法,以案释法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群众与公诉机关的沟通越发顺畅,渐渐培养民众的法治意识。

  (三)加强法律新闻管制

  公民有对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的好奇心理,所以对其知情权的实现是新闻媒体当仁不让的义务,同时司法机关也有对案件在不受任何外界干涉和影响下进行公平审理的要求,这是一组抵牾的关系。要包管双方目标的实现,就不能拒绝媒体进入法庭,也不能让媒体任意“发言”,参照别的国家的经验,双方事前可以订定一份“君子协议”,协议内容大抵包罗:在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新闻媒体应尽量不发表有偏见的报道,也不要对被告人是否违法或构成犯法发表相干评论;对明显涉及被告人和被害人名誉和隐私的内容、没有查证的或效力不明确的证据、与实际勘察存在差异的证据等不准擅自发表。

  (四)完善公诉说理制度

  所谓公诉说理制度,就是公诉机关在公诉活动中揭示公诉机关判断和适用法律所依据来由的制度。其基础就是说理,而只有根据充分的证据,经过缜密的思考,才华为所作出的判断提供让人信服的来由。据此,要完善公诉说理制度,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在庭审中强化证据分析环节。证据分析是指在举证质证完毕后,公诉人对法庭观察中所出示的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证据与被告人行为、案件事实的内涵关联性所作的综合性论证,对虚假证据大概证据间的抵牾进行公道排除的根据和来由所作的说明,以及证据对案件的证明意义所作的阐述。

  (2)法理之外,勿忘人情。在任何寻求理性的事业中,包罗在执法、护法的过程中,决不能将理性和情感对立起来。[8]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虽然被告人被定罪判刑了,但是案件审理的旁听效果及至社会效果未必就好,有的公诉人在法庭上虽努力执法,据理力争,但在旁听者以致媒体的眼中,仍显刻板,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倒未必是观众对法律的理解不够。真正的原因在于有些公诉人没故意识到公诉发言不但诉诸于合议庭,也诉诸于旁听者,诉诸于旁听者的理智与情感。在证人被告人犯法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时,侧重于法理,而忽视对人情感的激发,是不能有效激发他人的共鸣的。法理之外,勿忘人情,要一个好的公诉效果,必须做到法与情的并蓄。

  (3)以人为本,教育干警转变见解,强化说理意识。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完善公诉说理制度,必须从公诉干警自身的素质完善做起。同时提高公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公诉人员有较强说理的本领。

  总而言之,公诉制度改革应当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我国自身改革中的实践积累,努力开拓,不停创新,营造“司法剧场化”空间,扬长避短,将媒体审判对司法公平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本文系浙江省政法委、浙江省法学会2010年法学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2010NC30.

  作者:李森红,女,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沁,女,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干部,田涛,男,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 .

  [1]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政法论坛,1999,(3):24.

  [2]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政法论坛,1999,(3):25.

  [3] 刘仁文。“从‘广场化’到‘剧场化’的刑事司法——一个立足经济学的分析”[C].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91.

  [4]汤志勇。论检察监督与司法公平的相洽互适性[C].检察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 35.

  [5] 孙斌。英国陪审制度今昔[J].比较法研究。1991,(4):38.

  [6]Sara?Sun?Beale.Grand?Jury[M].Law?and?Practice.West?Group?Inc.1997.1.

  [7]Sara?Sun?Beale.Grand?Jury[M].Law?and?Practice.West?Group?Inc.1997.2.

  [8]季刚,刘晶。公诉规则与实务[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232.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