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是教师无法绕过的一篇文章。但由于作者用语朴素,不刻意追求什么技巧,许多教师在学生都能读懂表层大意的情况下,不知要教什么,更不知从何教起。他们常常只能机械地按照教参所指点的路子,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简析文章的思路,探讨若干具体问题,最后揭示文章的主题,提示文章写作的特点。这固然比学生自我解读高明一些,但基本还是停留于表层的阅读,还是在学生已知的平面上滑行。
下面所提供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介绍
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点评:且不说教师所做的分析是否正确,把散文当做小说来教,这不荒唐吗?
五、内容分析
1.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他的作用?
点评:这一思考很有价值。
2.作家从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点评:思考①的答案全在文本中,学生一读便明白,只是没有教师的提示,他们不知这居然也有思考的价值。而思考②的确是在检测学生对正、侧面描写知识的掌握,但这完全是初中课堂上设计的问题,高中生一看就懂。总之,以上两问看似有点意思,实际上没有思考的价值。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点评:这一思考需要学生参照全文解读来回答,有一定的智性。
3.无论小狗包弟怎样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点评:解答不到位。狗在那个年代的词典里就是坏东西,而养狗更会被人看做小资生活情调,它之所以成为包袱,直接原因是附近小孩要杀它。
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点评:原因就一个,即“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至于反映了什么,这是另一个问题。笼统地回答,不够严谨。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两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是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点是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点评:这个分析很有必要,只是结论完全停留在人人都看得懂、说得来的表层上。
5.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以下问题: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②他为什么会沉重?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地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点评:上述几个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答案。
6.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思考: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点评:从提供的参考答案中,不知最后三段有什么范读的必要。而作者为什么要写庭院的变化,也没有结论;有的仅仅是解答了时间不能抚平创伤,所以写了《随想录》,而这个答案也是文本明确告诉读者的,一样无需思考。
六、课堂讨论
①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②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点评:从第一个讨论带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开放性,算是本堂课较有力度的探讨,遗憾的是教师的总结完全甩开了文本,
使得这一讨论未能引导阅读向纵深发展。第二个讨论若教师不给学生足够的背景资料,只会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胡侃,虽有必要,但不得要领。
这就是常常在课堂上发生的教学过程。虽不便断定学生毫无收获,但最多也只能说收效甚微。对本文的深刻意义以及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教师基本没有点到,学生也基本没有认识。不但抹杀了文章的认识的作用,也使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动力。
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表面上也提了不少问题,但是那些问题,要么一问就能答,要么稍微浏览文本便能组织起答案,基本只是停留在文本最表层的浅探讨,无论如何也走不进作品的深处。而这样表面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无物的所谓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却是许多教师十分热衷的。
其实教这篇文章,必须探讨的应该是下面几个问题。通过探讨,学生对“文革”带给国人心灵戕害的认知,将逐步走向深刻,从而尽显该文魅力。 第一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问可训练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这既是课标要求的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也是高考常见的考点。经过学生思考、提笔概括,最后讨论修订,师生共同总结如下:它叙述了一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一只讨人喜爱的狗,在“文革”时棍棒的恐吓下,被胆小的主人送给医院做了解剖试验品。
第二问: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一问题虽然不深,但是文本主旨重心所在,有必要让学生在经过阅读搜寻、分析综合后自行归纳得出:课文描述了小狗包弟的悲惨遭遇给“我”(作者)留下的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第三问:你读了本文,有何感受?
学生的感受必然是各种各样的,但归纳起来大体是:心里非常难受,对小狗的命运深表同情,对作者的自责表示理解,为他的忏悔所感动……
这一问是开放性的,目的在于引出下一问。
第四问:你们当中不少人也曾写过类似的阿猫、阿狗被抛弃遭虐待的作文,可为什么巴金写这样的文章却有那么大的反响?
这一问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研究文本,体会巴金反思的深沉与真诚,认识什么是自我解剖。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说:这是因为巴金在这篇文章中反省很深刻。可是学生大多不能回答这样做表明作者想揭示自身在思想品格上有怎样的缺陷。教师可趁着这个讨论告诉学生,巴金对自己这一行为感到羞愧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自私、自己的可耻。所以作者写到自己在送走包弟的那个晚上辗转反侧,以致觉得“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更令人心惊的是巴金把这样一种自私的行为,看做自己“文革”期间生活的起步,这就说明巴金解剖的不仅仅是这一次的行为,而是要解剖自己在“文革”中的生活,所以他进一步说“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了,意即断送包弟生命的我,最终也被人抛弃。巴金在《小狗包弟》中所反思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这样一些个人的行为是如何加剧了“文革”的惨烈。因此《巴金传》的作者李存光读了巴金的《随想录》后,感慨道:这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也正因为如此,同样是写阿猫、阿狗的文章,巴金的《小狗包弟》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我感到羞耻——这样可耻——我也变成了包弟”,文本所展示的思考的递进,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反省力度的逐步深入。
第五问:既然文章的主体内容是巴金的自我反思与忏悔,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由写自己的事到写他人的事,这一问不仅能让学生思考作者这一写法在文章内容上的意义,还能加深学生对“文革”的认识。
虽然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们大都能理解:从内容上讲,这个故事说明巴金与小狗的故事在“文革”期间的中国绝非仅此一例,而是普遍的;从形式上讲,它起了引出话题的作用。但这样的答案不足以揭示巴金写这一故事的全部乃至更为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换一个角度问:就标题“小狗包弟”而言,故事能否能直接从“我曾经养过一条小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开始讲述?
显然,这样开始讲故事,与标题“小狗包弟”并不矛盾。于是,在学生也赞许这样开始讲述故事后,我们当继续追问:文章既然不需要这样的开头,那么它还有“引出话题的作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既然这样,那么学生也就不难得出巴金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在内容上有个参照,有个比较的结论。只是学生先前的认识远远不够。
就背景参照而言,教师要给学生讲,透过“这个故事说明巴金与小狗的故事在‘文革’期间的中国绝非仅此一例,而是普遍的”这个认识,意识到有了这个参照,这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就故事比较而言,教师与学生的认识也远未到位,连教参的编写者也没有意识到,因此对课文的分析就有了严重的缺位。其实,在作者描述的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中,那只小狗仅仅因为艺术家与之相处很好,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就能够在艺术家遭受批斗与痛打、被游街示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时,还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并亲热地叫着,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用脚踢、拿棒打要赶它走,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直到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才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相比之下,小狗包弟在巴金家待了七年,它聪明又忠诚,同巴金一家人非常亲热,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可就是这样一只狗,作者却仅仅因为隔壁邻居被抄“四旧”而使自己一家遭受惊吓,就把它送给医院作了解剖试验品。一个是至死都不肯抛弃朋友的小狗,一个是稍受惊吓便置小狗于不顾的人,两相比较,结论是:人不如狗!这是多么惊心动魄啊,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中国!有了这样的分析,学生怎能不对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文革”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才是作者写“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的深意所在。
第六问:写了“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又写了“小狗包弟”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自己所住的楼房庭院的满园创伤呢?
由于教参以及教参所提供的研究文章对上述问题从未提及,所以这一问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而这却正是学生们十分困惑的地方。所以这一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深处,从而对“文革”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作者坦诚的忏悔更加尊重,对作品的社会意义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由于问题难度较大,大多学生只能抓耳挠腮,不知从哪里回答起。但是,教师可借此一问,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一段文字,推敲“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高高的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公寓里迁过来的”这些语句所包含的意味。“始为篱,已为墙”,这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对家中诸父从分家到分心的简练描述,本文的类似描述自然也有这样的含义。“竹篱笆”虽然隔开了篱笆内外的人,但有很多空隙,它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而一旦“换成了无缝的砖墙”,不仅将墙内外的人隔离开了,而且还因为它的严实,完全阻断了人们的交流。庭院的这一变化告诉读者,在那个年代,人与人的隔阂太大了。挖走葡萄藤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偷窃,而开窗户是为了透气,为了引进光线,可隔壁房屋里的新主人开窗户则是为了方便“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将化粪池迁往他人居住的场所,目的自然是想保持自己周边环境的洁净清新,为此却不惜将污秽泼向他人。小小的庭院中所发生的这一切,不是“以邻为壑”是什么?住在这里的人,个个是那样冷漠、自私、损人,我们还会相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满园的创伤’仅仅是为了怀念‘同我一起散步的人(萧珊)’”这个结论吗?答案不言而喻,因为读者透过这一切看到了那个年代善良人性的泯灭,不仅是我,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呈现出自然的兽性,人们的心灵无情地遭到践踏、扭曲,以致异化。这才是作者的心仿佛给放在油锅里煎熬的原因,也是作者要反映的“文革”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只有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认识到这一切,才可能实现这篇课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同样是问,若不能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文本,而只会笼而统之地对文字进行浅表性的概括,那是怎么也走不进作品深处的。
当然,要进一步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教师还要介绍、比较同一时期的伤痕文学。它们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都得到人们的首肯。但是在伤痕文学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和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等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作者常将自己受到的伤害,简单地归咎于社会,归咎于他人。而巴金则不同,他的《随想录》秉承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忏悔录》的精神,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解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伤痕文学的一种拨乱反正。因此震撼了文坛,引导人们检讨自身的责任,从而开始了对“文革”更深层次的反思。
当然,这样的阅读一定要有教师的引导,而语文教学的意义也正是体现在这样的引导上。那么,能不能做出这样的引导,不使课堂始终滑行于学生已知的浅表,从而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表层走向深层,就只有看每位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