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互动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好看才有人去买电视机;电视机用户越来越多,反馈的信息就越有价值,节目就做得越多越好看。全国只有485万台电视机,到1992年底,全国共有电视机猛增到万台,电视台590多座。根据央视— — 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0年,中国大陆拥有一台或一台以上电视机的家庭户占总户数的,拥有电视机家庭的观众总数为109,400万人,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影响最深的媒体是电视。
在这个时期,电视节目也开始日渐丰富,并开始有了中国电视互动的初级模式。在国内电视节目中,最早出现与观众互动的是中央电视台,鞠萍姐姐在每期节目中都会读小朋友的来信,很多小观众就会每天看节目并希望鞠萍姐姐能读到自己的来信。写信交流便成了中国电视节目最初的互动方式,并广泛应用于许多电视节目。这一时期,是信息通过电视媒体从单向流动,到多向、立体、全方位互动的变革;从一种纵向的、由上而下的点对面单向传播,到有意识的降低姿态亲民互动的尝试;从只是起到信息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的传播,到用观众来信、电话反馈的初级互动方式迎合观众的互动需求。观众有了发言的机会,双向交流雏形初建。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中国电视进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电视人也在初级互动中尝到了甜头,便开始向以大众为中心的方向改变。从节目的内容到形式都在走亲民路线,这样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和信任感。这种共鸣与信任越强烈,电视与观众的互动就越紧密。
率先降低姿态转换视角的,是中央电视台栏目。1979年8月开播的主要介绍电视节目和回答观众来信。节目名称中“您”是一种尊称,表示电视主动降低姿态,而介绍将要播出的电视节目也正是要主动和电视观众拉近距离。让观众先睹为快,提前看到内幕,这更是一种朋友式的互动,不但告诉你,而且吸引着你。社会学家艾文戈夫曼说“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被允许看到‘后台’正在发生的一切”。这种视角的转变,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而且增强了观众对电视媒体的依赖。这种亲民式互动更为成功的案例,是1993年7月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栏目,它是国内第一个专门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经历的电视栏目。栏目标语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截至1999年年底,共拍摄普通百姓2000多人。
把观众请进演播室的现场互动模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中央电视台、,率先实现了与观众的现场互动。节目录制现场不再神秘,节目中主持人与场下观众之间产生了即时互动,这种互动虽然不能让电视机外的观众共同参与进来,互动的表现力度也不强,但在当时对观众来讲仍是十分新鲜的事情。此时,观众的身份转变了,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成为电视画面中的主角,成为电视节目命运走向的决定者。电视互动大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新技术的产生并运用在电视节目的互动方式中。新技术打破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一道又一道围墙,它正在把整个世界变小,也使现场互动向远距离出场互动扩展。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电视观众可以通过视讯电话、无线电话、卫星连线、互联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屏幕内外乃至跨国境同步的双向参与、相互交流,观众也可以用DV纪录生活并在电视媒体播出,成为电视人。
电视互动,伴随着电视节目和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的过程。热线电话、观众来信、短信参与都是电视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深入其中你会发现,无论什么形式的电视互动不是观众意愿的单方表达,而是在表达之后,电视节目中有相应的回音才构成一次完整的电视互动。更高级的电视互动,可以理解为电视人对观众需求的先知先觉,这种默契也有利于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依赖。作为新一代电视人,对电视互动方式的研究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观众的需求是发展的、我们的媒体环境更是发展变化的,要使电视媒体真正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影响它的诸多因素就不能忽略。
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个适合的期刊。你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以参考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