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译日本兼好法师的第九节,题为,文章写无论月、露、花、风、水、山泽、鱼鸟,其美妙之处都在于能够实现主体的"远离人居"后的"独自逍遥",这就是典型的道家趣味.与兼好法师的援引中国道家自然之美作为例证迥异,在文学史家、评论家的视域里,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描写则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称之为"文化眺望"---文学家惯于从异质的文化体系中寻找自己愿意寻找的东西,以支撑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对叙事文学中自然美的理论接受.五四时期介绍到中国本土来的西方叙事理论著作,几乎都主张叙事文学由"人物、布局、背景"三要素构成.其次是对西方叙事文学中自然美实践的推崇与借鉴.如瞿世英通过对西方小说发展史的整体观照,认为自从卢梭出版后,西方近百年来的小说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势力:"山川湖沼均成为小说中主要部分",风景自然的描写成为了小说中"极重要的背景","极重要的元素".
郁达夫也将风景、自然、天候的描写拔高到"小说美化"的高度:"小说背景的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的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又说:"像这些变化不同的时节的光景,和千差万别的风景的推移,能够深深地观察,绵密地描写出来,那么这本小说的人物事件的结构,暂且不问,就单从风景描写上说来,也不失为一本最上乘的小说."这就将风景自然的描写提高到与人物事件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单从风景描写"的角度,也可以衡评出"上乘的小说".郁达夫赋予了抒情小说中的风景自然描写以独立性品格.
沈从文则视大自然为与生命同在的"宇宙",人对自然的态度如同对宗教的皈依,乃是源于一种强烈的心灵归宿感:"即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一种由生物的美与爱有所启示,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无可归依,我因之一部分生命,竟完全消失在对于一切自然的皈依中.这种简单的情感,很可能是一切生物在生命和谐时所同具的,且必然是比较高级生物所不能少的.然而人若保有这种情感时,却产生了伟大的宗教,或一切形式精美而情感深致的艺术品."沈从文所讲的"单独默会"自然美的审美生成方式,与前引兼好法师"远离人居"的"独自逍遥"异曲同工.
中国现代作家的自然审美意识"一方面积淀着中国传统的崇尚自然、眷恋山水的基因,另一方面又溶进了西方近代浪漫思潮'返归自然'的成份.它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哲理意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现代作家的自然审美意识融合了古今中西的文化资源,具备综合性特征,同时也带有鲜明的中国本土特征.
西方文化中的"回归自然"思潮,源于18世纪中叶开始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卢梭、谢林、洪堡、里特尔、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面对工业技术文明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和对抗,他们主张回到自然之中去,主张将自然看成一个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而非死板的、可以肢解的无机体.针对西方近代以来视人为自然的对立性存在,视人从自然中摆脱出来的过程为人类胜利的观点,卢梭反驳道:"人一旦进入社会态度,就跌落到邪恶和苦难的深渊."荷尔德林认为谁要压迫自然,谁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达不到人与世界的完美统一.人们要力求克服自然状态的丧失,就需要接受一种他所谓的"真正的启蒙",即要人重新看待、对待自然,视自然为万物的母亲,而不能单纯将自然作为技术劳动的对象与被征服的客体,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的"言说",并视自然为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威廉·洪堡甚至认为:"人类活动的最佳方式,正是那种最能模仿大自然方式的方式.""大自然方式"就是自然而然,不人为干扰自然,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的行为应当像古代的风车那样,"风车的叶片虽然在风中转动,但叶片始终直接听任风的吹刮,风车并不开发气流中的能量以便加以储存".风车是有风则行,无风则止,没有强取亦无苛求,这样人类对于自然就不会造成伤害.里特尔也指出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跟被分解的自然恢复统一,返回到与它的最初和谐,这是人向往已久的事情,他每天都在以这种向往充实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西方文化以"大自然的方式"行事以及"返回最初和谐"的主张,就与先秦道家的"自然而然"、"归根曰静"颇为类似.
老庄道家认为天与人同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与地合即为自然,人与大自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天地与人是平等的.27章:"人无弃人,物无弃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在这里,"道家的齐物智慧,不但求得人与人之间的究竟平等,也得要求万物(尤指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究竟平等",自然在老庄道家背景下,既具备怡情养性、物我合一的功能,又是作为反"人为"设定的物质实存"榜样"---在自然世界中,主体不仅可以忘掉尘世,也可以忘掉我之为我,我与物化为一体.去掉功名利害之心;忘却机心与是非,自由自在;不假外求,回归于赤子状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老庄视域中的自然,既是实践自由、自适的手段,也是精神的家园.从此,山水自然成为"士人心灵的栖居之地".文学史上,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李白、苏轼、公安三袁等山水诗人、游记作家层出不穷,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文学史上自然美的长卷,给域外的中国文学研究者造成了如下的深刻印象:"综观整个中国文学,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有安居之地,只有在自然中才存在着真正的美."
正是这种文化相似性,导致了现代作家自然审美意识的综合性品格的生成.
职称评定要求要发表论文,论文发表要注意哪些事情。有哪些期刊可以选择,欢迎在本站查阅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也可以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