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传媒论文发表:“大巧若拙”与生态美学
传媒论文发表:“大巧若拙”与生态美学
| 文章出自:论文 | 编辑:论文网 | 点击: | 2013-08-31 20:27:14 |
老子的“大巧若拙”一方面强调的是朴素自然的美, 另一方面提倡生命原初的安闲澄明, 祛除机心和伪饰。同时, 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 涉及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工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老子是斥人工而尚自然的。这种“拙”的生存哲学, 影响了中国关于生命颐养的思考, 在文明高度技能化、经济化的本日, 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的愈演愈热之势, 从寻求天人合一和诗意栖居的目标论角度证明白它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大巧若拙 天人合一 生态美学 诗意栖居
《中庸》说: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在中国哲学中雷同的和谐思想俯拾地芥, 和谐是其生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技能主义肆虐的本日, 哲学从“回归性灵”的角度批驳了人类对文明的误解。老子的“大巧若拙”观作为这一生命哲学的最富本体论的表述, 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本文拟从“大巧若拙”观关于生命颐养的思考出发, 探究生态美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拙而真
老子曰: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四十五章》) 庄子以“道”不以“巧”, 强调“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大宗师》) 在老子和庄子这里, 都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的巧,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其为“天巧”。陈鼓应先生翻译“大巧若拙”为“最机灵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1 ]
从技能性的角度看, 笨拙是没有什么“巧”可言的,但是从天的角度看, 它自然而然, 没有伪饰, 所以是真实的、和谐的, 因此也就可以称为“大巧”。老子这样来表明“大”: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老子·二十五章》) “道”是“天地母”, “大”即是“道”, 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依照的基本原则。“反”在这里相称于“返”,意思是“返本复初”, “循环运动纪律”。[2 ] 《韩非子·说林上》曰: “巧诈不如拙诚。”这里把“拙”和“诚”连在一起, 可见“拙”即“诚”即“真”。同理, 笨拙的物体反而更能显示出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和本然的状态, 它最符合道家所寻求的“无为”境界, 正由于“无为”才华“无不为”。“无为”是顺应自然之道, “无不为”才得以自然天成。《庄子·人间世》里讲了因“无用”而得以颐养千年的一棵“散木”的故事, 可见拙乃生命滋养之道, 这即是“无用之用”。
别的, 庄子从超越机巧的角度来表明大巧若拙: “故绝圣弃知, 大盗乃止; ??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 塞瞽旷之耳, 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 散五采, 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 ‘大巧若拙。’” (《庄子·胠箧》)苏轼有一幅绘画作品: 《枯木怪石图》, 选取又丑又硬的石头作为题材。在这里, 苏轼将拙当成一种处世哲学,“发纤浓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丑、怪的东西有时候更能表现其生命力的真实和旺盛, 后代的很多画家往往“以丑为美”原因大概就在这里。老子的“大巧若拙”观, 到了苏轼那边就演化为“辉煌之极,归于平淡”的表述, 他把这种古拙中寻求新生的思想上升为一种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原则。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天道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自然状态是最理想的状态同时也是最舒服的状态。人一旦被欲望束缚,就失去了对生命的真实感受, 也就失去了自然的心境。在中国古代文人中, 陶渊明是最像庄子的, 他树立了一种本然朴素的精神风貌。其诗《归园田居》有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拓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这里的拙不是笨拙, 而是淡然处世之哲学, 是一种远离纷争之道, 一种闲居之情, 一种生命颐养之情。
中国美学以拙为至高的生命境界, 提出复归于拙, 复归于真实的生命之道。真实的生命所蕴涵的自然、自由、生动的精神, 对生命对世界的灵性体悟, 及所感受到的鲜活的生命力, 如初生的婴儿, 如初启的朝阳, 充满生机与希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知北游》) , “不言”是以生命的本来面目去呈现, 天地的秩序是最真实, 同时也是最自然的秩序。
然而我们在寻求真实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生存的抵牾随着文明的高度进步而步步紧逼, 物质充裕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真实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带来了生态问题的全球化, 这个时候, 对美学的重视又凸显了出来。
当今美学研究的走向和探究重心是人、自然及整个社会生活大环境的和谐, 是人生、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审美化。当生态问题凸现出来的时候, 人们无法通过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而得到对社会生活的虚假的满足了。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现了出来。人类生存状态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 我国在经济上处于现代化发展的时期, 生态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孳生物, 已经不容乐观。这样的实际召唤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美学诞生。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罗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符合生态纪律的今世存在论美学。它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生态学已取得长足发展

并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情况之下。1994 年前后, 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2000 年底, 我国学者出版有关生态美学的专著, 标志着生态美学在我国进入越发系统和深入的探究。
刘成纪先生以为, 生态美学侧重对自然的定性研究(存在的本性) [3 ] , 在对自然内涵生命本质的考察中为其重构哲学基础, 属于物性论范畴。它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系统团体的理论为指导, 着力于建设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人与其他生命共享的精美物质故里与精神故里, 寻求一种人和自然的“拙而真”的境界。“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之“道”所依照的最根本原则是“自然”, 自然状态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在自然的状态下, 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和谐共处, 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一幅完美的画面。
二、天人合一
中国人对于天人关系的见解, 自古以来就是以拙为至,以天为尚。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园林, 不但体现了大自然的节奏, 而且反映了大自然的精神。中国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不强行改变自然, 而是力图体现大自然的内涵节奏, 是“无目标的合目标性”。“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 天地无所谓仁爱, 看待万物不分高低优劣; 圣人无所谓仁爱, 看待百姓不分尊卑贵贱。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所以人和自然是一律平等的, 没有谁奴役谁, 谁控制谁之说。“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二十五章》) 人只是四大的其中之一, 并不比其他三者更高贵更有特权, 所以也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在老子看来,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别的一种存在方法而已。
“空山无人, 水流花开”(《十八大阿罗汉颂》) , 苏轼的这句诗作为禅的境界的体验, 展现的是一个安闲的、生动的世界。世界并非只是人的世界, 其他的生命也有存在的权利, 同样需要受到尊重。在这种真正称得上自然的环境中可以避开凡间的烦恼, 自由地呼吸, 忘记世界, 忘记自己的存在。
禅有三种境界, 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言: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十七) 同样, 天人合一也可以推演出雷同的三种境界: 首先, “世界是世界, 我是我”; 其次, “世界不是世界, 我不是我”; 最后, “世界还是世界, 我还是我”。最初的时候, 我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同自然没有发生什么关系; 渐渐地我和自然发生心灵感应, 我体

会到自然的爱好, 和自然融为一体, 这时候, “世界不是世界, 我不是我”; 最后,我豁然意会,“世界还是世界, 我还是我”!
《庄子·齐物论》中主张天人和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达生》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梓庆削木为鐻, 鐻成, 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 ‘子何术以为焉?’对曰: ‘臣工人, 何术之有! 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 未尝敢以耗气也, 必齐以静心。齐三日, 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齐五日, 不敢怀非誉巧拙; 齐七日, 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 无公朝, 其巧专而外滑消; 然后入山林, 观天性; 形躯至矣, 然后偏见鐻,然后加手焉; 不但是已。则以天合天,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周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同样主张天人合一。《乾·彖》云: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乾·文言》云: “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泰·彖》云: “天地交而万物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咸·彖》云: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圣人动人心而天下宁静, 观其所感,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人与自然界同为宇宙中的生命, 应同样予以尊重, 这使得生态问题很早就引起昔人的存眷。“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 池” (《孟子·梁惠王上》) ;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等等, 正是本日我们所谓的生态伦理。然而只有在遭到自然界报复的时候我们才华学会反思,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类与自然不但是平等的,而且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假如人类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肆意掠夺自然, 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最终一定会扑灭人类自己。因此, 人类应该遵守自然界的法则, 顺应自然。“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归根结底, 人类应该效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 这种“无为”思想, 实在就是说明人类并非宇宙的中心和自然的主宰, 这一点和现代提倡生态中心的见解殊途同归。
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论, 主张人与自然宇宙和谐协调,“道法自然”、“无为”等理论则主张顺应自然纪律。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正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状态。正如老子所说, 人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 , 也就是说人应该克制个人欲望, 顺应万物本来的状态, 而不要去破坏它们。庄子不满于人的实际生存状态, 而去寻求自身与自然自由统一的一种“逍遥游”的审美生存状态。别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

传》) , 阐明白天地、阴阳对立统一和谐一致的广泛纪律。这是属于早期人类的生态学智慧, 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生态美学是以“生”来关照万物, 人和自然之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而非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充满了宇宙关怀的理论形态。老子美学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 提倡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思想是对西方主客二分思维方法的超越, 它视客体为主体,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这正切合和体现了今世生态美学提出的“主体间性”哲学理念,“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只能是主体间性, 只有主体间性哲学才华为生态美学确立一个坚固的基础”[4 ]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摒弃了传统存在论美学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见解, 不是把人看成主宰, 对自然可以任意的宰割和处理, 而是将人与自然放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之中, 犹如朋友和对话者。[5 ]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这种生态批评方法得到长足发展。它提倡系统团体见解,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社会责任, 反对环境污染; 提倡实际主义, 反对对自然的扭曲与施虐。这是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复归,值得当下深刻思考。袁鼎生先生在其《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一书中曾提出“走向生态审美”的见解, 参考了很多西方哲学的概念: “主体间性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范畴, 主要指主体间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主体间性意在构建宜人的社会生态环境”。[6 ] 这里的社会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社会环境。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说, “‘天人合一’观”, “是整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7 ] 在这里, 我们甚至可以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归宿”。
三、诗意地栖居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提出“充满才德的人类, 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8 ] 的闻名见解。所谓“诗意地栖居”就是“审美的生存”, 也即“人生艺术化”,表明白一代哲人对人类当下生存状态的担心, 对未来审美的生存所寄予的无限盼望。
海德格尔把自然看作人类生存的基本, 人类生存的家。他以为整个世界是天地神人四元构成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团体,“自然之自然的东西在人类栖居时才把世界的神秘性托付给人, 向人说话”。[9 ]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生存抵牾的终极意义的解决, 是海德格尔为人类构思的崭新的生存方法和理想的存在境界。老子说,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海德格尔也说, “四方中每一方都以它自己的方法映照着别的三方的现身本质, 每一方又都以它自己的方法映射自身, 进入它在四方的纯一性之内

的本己之中”[10 ] 。在四元浑然合一的境界中, 人不是作为主宰, 而是自然和整个宇宙处于一种彼此相互关照的团体中, 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
人类的生存与大自然的平衡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人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享有同样来源于自然界。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由崇尚自然、畏惧自然到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 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 开始了对自然大规模、无休止的开发和改革。物质生活的需要是满足了, 但是精神却越来越匮乏。庄子寻找精神的故里, 诗意地栖居, 现代人该怎样寻找精神的故里? 庄子理想中的和谐社会, 其特点之一就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如《庄子》描写的“至德之世”, 是“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 禽兽成群, 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庄子·马蹄》) 。庄子哲学的总旨归正是将世界从对象中救济出来, 还世界以自身的本然意义———不是人所赋予的意义。[11 ]《庄子》以为“阴阳并毗, 四时不至, 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 (《庄子·在宥》) 这就是说, 人与自然万物不和, 就会伤害到自己。这种见解和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截然相反。人类假如能以道家的文化精神来看待社会, 该少走多少弯路!
中国美学重视内涵生命的体验, 审美活动就是超越有限人生, 而达到生命的飞跃。中国美学并不重视用审美眼光去认识外在的美, 而是强调内涵生命的和融, 审美活动是由人的团体生命发出的, 生命颐养之学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强调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人重新回到自然, 依赖自然, 亲近自然。生态美的实质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这两个问题的出现都是在自然的人化的前提之下产生的, 人的自然化是指本已人化、社会化的人本身重新回到自然之中。人类必须保留一些原生态的、纯粹的、未经人类现代文明染指的自然, 这就是“自然的本真化”。生态美学从现代意义上说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共同发展的产物, 它从形式上更侧重自然美, 但在社会意义上,它是从社会向自然的过渡, 是人社会化之后对自然的回归和依赖。人假如想要实现审美化生存的理想, 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自然化, 作为自然之美的重新发现, 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重新回归与阐释, 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和建立的天人合一。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说: “怎样使社会生活从形式理性、工具理性(Max  Weber) 的极度演化中脱身出来, 使世界不成为机器人主宰、支配的世界, 如安在工具本体之上生长出情感本体,心理本体, 保存价值理性、田园牧歌和人间情味, 这就是我所讲的‘天人合一’。这个‘天人合一’不但有‘自然的

人化’, 而且另有‘人的自然化’。这恰恰是儒道互补的中国美学精神。”[12 ]从期间意义来说, 人的自然化所表现出来的今世形式便是生态美。
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 “轩楹高爽, 窗户虚邻; 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人“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大千世界, 每种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假如我们能够真正听懂这个世界的语言, 用主体间性的关系来看待它, 那么我们生存的空间将是别的一种样子。“中国哲学美学特别强调在悟中‘游’。云游于天,鸟游于空, 鱼游于水, 在中国人的想像世界中, 这些都没有大地上的拘束”。[13 ]我们的环境达到那样一种令我们可以在悟中“游”的时候, 大概就是我们“返璞归真”的时刻。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 除了纯功利的考虑外, 审美的考虑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社会生活的审美化应是相互促进的。在经济发展中, 一定要考虑只能增加而不是破暴徒与自然的和谐, 一定要考虑人自身完美形象的塑造和人生的审美化。
作为美学转型在企业活动领域的直接反映之一, 便是“美的经营”理念的提出。特别是房地产这一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重要领域, 很早就有人打出“诗意地栖居”的招牌招揽顾客, 倒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 说“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 (《林泉高致·山水训》)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在本日,这成了建筑师们所寻求的目标。从形形色色的住宅区的名称就可以看出, 什么现代花圃、香榭水都、香樟花圃等等,全部雷同的名称和所谓的建筑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消费, 提拔他们的品牌, 开拓市场。真正达到远离喧嚣、清净幽雅的并不多, 不过从这里仍然可以看出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考虑到了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大巧若拙”观体现了昔人的生态学智慧, 在本日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为当今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时候, 千万不可忽视生态问题, 一定要未雨绸缪, 预防为主。同时要认真研究学习古代文化, 由于昔人在很多时候预见了未来, 并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参考文献:[1 ] 陈鼓应1 老子注译及评介[ M] 1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 2431[2 ] 陈鼓应1 老庄新论[M] 1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 111[3 ] 刘成纪1 重新认识中国今世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J ] 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1[4 ] 杨春时1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J ] 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