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新闻"-对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与理论的探讨□刘畅社会心理新闻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DGP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
此阶段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如学者所言,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面对流动易变且纷扰繁杂的现代性物化世界,形成稳定健康的精神生活殊为不易。
"忙碌的工作、残酷的竞争,看似风光,实际上每天都在压力中痛苦挣扎:指标的压力、裁员的威胁、老板的脸色、同事关系、家人的抱怨、电脑的辐射、睡眠不足等等,都在吞噬着我们心灵的健康",一位外企白领感慨地说。
同时,人们在升学、职业、择偶、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上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
此外,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噪音污染等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
但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形成社会支持的人际网络却在不断变得日益脆弱,城市的钢筋水泥加剧了人际之间的冷漠化;居住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的陌生感增强;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熟人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爱情和婚姻的选择度加大,使得情感的港湾变得时时要提防危机的出现。
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征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日常情状。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根据市场规律,短缺物品需求量大,价值上扬。
所以,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看,关涉社会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信息发展空间。社会心理新闻就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描述、揭示、解释某些社会心理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正式渠道、另一种形态的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受众群和社会需求。社会心理新闻的基本特征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感觉到:随着受众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社会心理新闻"也悄然出现。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中新闻报道的"心理"或"社会心理"的成分在增加。
实际上,目前各类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带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新闻报道。概而言之,这类新闻具有如下特征:探索经纬522009.01"社会心理新闻"-对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与理论的探讨□刘畅社会心理新闻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
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DGP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此阶段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
如学者所言,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面对流动易变且纷扰繁杂的现代性物化世界,形成稳定健康的精神生活殊为不易。"忙碌的工作、残酷的竞争,看似风光,实际上每天都在压力中痛苦挣扎:指标的压力、裁员的威胁、老板的脸色、同事关系、家人的抱怨、电脑的辐射、睡眠不足等等,都在吞噬着我们心灵的健康",一位外企白领感慨地说。
同时,人们在升学、职业、择偶、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上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此外,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噪音污染等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但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形成社会支持的人际网络却在不断变得日益脆弱,城市的钢筋水泥加剧了人际之间的冷漠化;居住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的陌生感增强;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熟人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爱情和婚姻的选择度加大,使得情感的港湾变得时时要提防危机的出现。
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征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日常情状。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