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题目,入题点。下边这篇论文就很好哦,可以参考一下!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新生儿窒息”一章教学中运用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110名护生进行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方法、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专科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法,使护生临床分析及判断思维能力有所增强。
【关键词】 循证护理;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评价
近10年来我国护理模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不仅实行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而且实施了以实证为本的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循证护理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临床护理,有助于培养护生正确、科学的护理观,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铺垫基石[1] 。作为卫校聘用的临床护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护生了解和掌握循证护理学的概念及其内涵,教会护生新的思维方法、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并学会运用循证护理学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部分章节试用循证护理方法,以此来培养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以“新生儿窒息”这一章节为例,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卫校2008届护理学高职班护生110名,2个班,在校5年级护生,前期基础课程已修完,进入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阶段。
1.2 方法
在《妇产科护理学》“新生儿窒息”一章教学中运用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教学。
1.2.1 教学方法
1.2.1.1 学习课本内容
首先将教材中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护理内容,应用模型及道具进行讲解,使护生了解该内容。
1.2.1.2 教师提供模拟病例
教师将模拟的从临床搜集的病例以文字或看教学片的形式介绍给护生。如: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的5项标准,设定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让护生判断其新生儿窒息程度。
1.2.1.3 设计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护生产生循证问题。按临床新生儿心肺复苏要求,3人一组,扮演不同角色,设定出生时不同情境,确定问题。问题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针对新生儿评分设计的病例,护生经过讨论,确定当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进行对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
1.2.1.4 查找相关资料
高职护生自学能力较强,又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通过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各种护理期刊进行查询,获取大量有关临床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护理知识。针对新生儿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查寻现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结合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护理知识,将现有的最好研究应用于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护理过程中。
1.2.1.5 师生共同评价及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护生派代表提供所查询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然后师生共同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从有利于新生儿心肺复苏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最有效的方法。
1.2.2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对110名护生进行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团队意识、提高了专科理论水平、提高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克服了胆怯心理、改革了传统教学法、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等,评价分为“是”或“否”。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表1 110名护生对循证护理教学的评价 (略)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影响产生的护理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也是对护理学科提出的新挑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方法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2]。现将循证护理引入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的老师讲护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中使护生转变观念;使护生走出校门后具备一定的EBN实践能力及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缩小教育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经过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将循证的方法引入护理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3.1 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课本的理论内容传授给护生。理论课结束时,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大纲要求对护生提出有关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题,让护生自己根据书本及老师课堂讲授内容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生对本专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3.2 培养护生的循证思维能力
依据该部分教学内容及大纲的要求选定病例;一般病例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医院临床上遇到的真实病例,另一种是教师联系临床实际而自行设计的病例。护生运用掌握的基本理论,通过讨论对病例进行分析,从而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中去,使护生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围绕中心问题去求证,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拓宽护生的理性思维,培养护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及工作能力,不断更新观念,吸取新知识,又可以让护生体会如何科学、有效地制订实施护理计划,让护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如:根据孕妇在分娩前有无并发症、合并症,胎儿有无窒息以及羊水情况、胎盘、脐带情况等,在分娩前就做出对新生儿预见性的评判,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分析、讨论,选择最好的复苏方法,提前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为抢救赢得时间。经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锻炼,使护生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了专业护理水平及动手能力。
3.3 培养护生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循证护理提示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3]。把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找,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如关于人工呼吸给氧浓度的新思考,过去新生儿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用100%氧,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100%氧对呼吸生理、脑血循环的潜在不利影响及氧自由基的潜在组织损害。国外对复苏时正压人工呼吸应用100%氧和21%氧(空气)进行临床和动物对照试验研究,发现空气复苏能得到与纯氧复苏相近的效果,而且避免由于高氧血症所造成的损害等。让护生知道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数据库,并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就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使护生逐渐形成评判性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行为模式,为护生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也培养了护生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3.4 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
护生了解的知识越多,对老师驾驭这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求就越高。为此,首先教授循证护理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先进的理念和技能、灵活的教学手段,提出的问题既要体现专科护理的重点,又能联系临床实际,并掌握查寻、阅读文献的技能。其次,选择的评价资料应该是护生经常遇到的和重要的临床问题,特别是具有争议且目前尚未统一认识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护生深刻认识进行文献评价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启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而言,教学难度增大了,但却促进了教师自我的完善,使护理教学充满活力。
3.5 存在的问题
循证护理还未真正渗透到护理教育中,现有的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也未重视对护生循证技能的培养,护生的网络检索能力和英语水平欠佳。采用EBN 教学所需学时数较多,且对教师素质要求高,教学难度大,许多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观念还未从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上转变过来,且我国现在缺乏临床护理专家和循证实践骨干,很多护理实践空白[4],造成护理教育体系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EBN价值的整体判断能力以及实践 EBN 所需的技能比较欠缺,缺乏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英语水平低等。
4 小结
循证护理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的循证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护理教育应逐步引入循证护理,尽量教给护生科学、可靠的护理方法,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走出仅凭经验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的误区,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5]。通过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护生摒弃已往只凭书本知识和老师临床经验而作出护理决定的思维定式,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将来临床实习、工作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晓燕.循证护理教育要先行[J].护理研究,2007,21(2B): 461462.
[2]王斌全,李洁.循证护理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5A):1221.
[3]王爱华,赵丽君,宋富美.浅谈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3B):898899.
[4]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243.
[5]蒋晓莲,殷磊,李晓玲.21世纪护理教育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57459.西方土葬地论文格式网www.yixue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