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和单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取得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杏达莫;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Diabetes)是由各种致病因子综合作用于机体而引发的糖、蛋白质、水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一旦病情控制不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1]。其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较高,症状出现较早,其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直居高不下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案,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的挑战。文章共收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和单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进一步探究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内科共收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64例,女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4~82岁,平均(56.5±4.6)岁;病程1~5年,平均(3.5±1.2)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0~80岁,平均(56.8±4.2)岁;病程1~6年,平均(3.8±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各项基线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在本院内科就诊的住院患者;②上述患者均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2];③上述患者均存在四肢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袜套感等;④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②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3]: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 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治疗。①研究组:银杏达莫注射液(贵州益佰医药有限公司5 ml/支)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1次/d,同时应用甲钴胺(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生产)1 ml,肌内注射,1次/d,共治疗2周;之后口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甲钴胺片,3 mg/次,3次/d,共治疗2周;②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 ml,肌内注射,1次/d,共2周;继而口服甲钴胺片,3 mg/次,3次/d,总疗程共4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