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论文范文:教导关系的哲学诌议
教导关系的哲学诌议
| 文章出自:论文发表 | 编辑:论文格式范文 | 点击: | 2013-04-03 23:28:14 |

作者:周德义 单位:湖南省委教育纪工委书记

在婴幼儿期,家庭是其主要的活动场所,所以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在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其活动场所扩大到学校和社会,同时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影响,所以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进入成年期以后,在社会上开始自己独立生活,为更好地适应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但仍要继续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以,三种教育总是同时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作用于个体的发展过程。再次,基于以上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独立性与联系性的了解,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三者的有机结合呢?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联系中,我们应当坚持三种教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性,同时,应当坚持学校应有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补充和监督作用。学校应当全面、主动地负责同各方面联系,家庭应当积极响应学校教育号召,按照学校规划,听从正确引导,积极参与配合学校的各项有关活动,社会如社区等等则应当监督学生是否按学校要求去做好,并有责任监督学生家长是否积极响应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整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强互相访问。即家访或者家长来校访问。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三是成立各种教育组织,如家长协会、社区教育组织等等,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四是电访信访。即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电话、短信联系等。五是家校联系卡。每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在近期各方面的表现,需要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由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期的表现和对学校的建议,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六是互联网联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家校沟通。比如建立学校网站、学校论坛,建立QQ群、班级博客、网络视频等。总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忽视了任何一方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须使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作用,获取教育的最大效益。

教育的目的、手段与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或理想。而这种预期和理想,主要反映在人的培养规格、专业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一方面,它规定培养的人应当为什么样的阶级欢迎、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要的人,即“为谁培养人”;另一方面,它规定受教育者在知识、品德、智力、体力等心身方面的发展要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据教育目的两部分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目的不同价值取向,事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至于“怎样培养人”则是属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教育的实施过程。方法与手段自始至终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哲学上,方法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而手段则是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所使用的一定技巧。通常认为手段是特殊的方法。教育哲学理解教育方法应当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一切教育教学手段与行动。而在教育学领域,则通常认为教育手段的概念更为广泛一些,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其中,物质手段主要是指在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以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等;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而教育方法则主要指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等。因此,教育方式或方法是从属于教育手段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存在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往往不是人的发展和社会按自身规律发展真实需要的客观反映,而带有价值及人为的痕迹。事实上,诸多形成法定条规的教育目的都是带有浓厚的价值观及政治色彩倾向的。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采取与之相应的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和教育过程,最终培养出与之相应的社会所需要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目的性又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可以说,教育是政治在意识形态的反映,是统治阶级或执政阶级实现阶级目的的工具。不同的阶级社会,教育目的不同,作为为教育目的服务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当然也有差异。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教育是为奴隶主奴役文化服务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礼为本”的宗法教育。奴隶主阶级作为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政治上居统治地位,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劳心者。奴隶主阶级为将本阶级的青年培养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需要组织特殊的教育训练,教育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社会阶级分化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分化,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垄断了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而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只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和统治者所施行的社会教化。彼时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尤其是为政治服务的,在教育目的上突出表现为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这就决定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一体形成了奴隶社会所独有的“学在官府”现象。奴隶社会的社会性需要也就变相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需求,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目的和手段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在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为维护封建制度服务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文化教育。封建社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推崇的治国思想各不相同,所推行的文教政策或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各朝代统治者的教育目的。但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都有明确的宗旨。无论是从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到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还是隋唐时期“以儒为干,佛道两翼”的文教政策,抑或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制度,均表明了统治者的教育治国思想,更透露出统治阶级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也就是为了维护本统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带有明确阶级性和目的性的学校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手段及教育方法也更加明确。比如明朝的教育,明初统治者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为广设学校、培育人才,重视科举、选拔人才,采取各种措施实行文化专制以加强思想控制,推崇程朱、删节《孟子》,禁止学生议政、兴文字狱,科举受重视等。由此可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的盛况也只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世人所呈现的,封建社会的某些受教育者实际也就成为了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教育目的的牺牲者或被牺牲者。只有社会主义教育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体现人民权益的教育。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确认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这个定义既包含了对个人身心发展的要求又包含了社会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都是鲜明的、坚定的,并且,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也都在为培养符合教育基本精神的受教育者而努力。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远远没有达到甚至于严重偏离了我们的目的和期望。应当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期望没有问题,它反映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也符合社会的需求。问题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现实的教育实践不是指向全体学生,不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指向部分“高分”学生,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校长、教师、政府部门和整个社会都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当作了最后的目的和最高的追求,从而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远离了真正的教育目的,学生成为教育追逐功利的机械。造成这种恶劣现象,错把教育目的等同于手段,与曲解教育手段、把教育手段形式化有关,更与教育制度不完善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目的、手段和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我国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常常研究目的、手段和方法,但我们忽视了将目的、手段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目的正确了,并不一定表明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是完全无误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人,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人。教育目的应当以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而作为教育过程的教育方法和采取的手段,理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成部分和每一步行动。

德育、智育与体育之间的关系

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坚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质量标准和发展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智育与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教育实施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及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发展一定的品德能力。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表现。对受教育者个人来说,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与一切剥削阶级培养的人才在思想、政治、道德上具有本质区别。智育,即是智力教育,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教育,是有目的地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智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有关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发展身体素质。体育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为全面素质发展提供生理基础与前提。1.德育与智育的关系。2011年4月1日旅日留学生某某因为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的新闻再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对于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深层次思考。这位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含辛茹苦,甚至不惜借贷支付儿子一年几十万的留学费用,却由于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酿成如此恶果。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味地填鸭式的单方面给予付出就是爱吗?大多数父母期待子女精神上的体贴比物质上的给予重要得多。这无疑地向我们敲响警钟,千学万学先学做人。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不能取代心灵的呵护,成功之路源自于完整人格精神的光芒照耀。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同等重要,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现在一些学校与家长把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行,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我们不妨想一想,一个不懂得怎样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有毅力的孩子,能够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够按时认真学习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够自立自强,少给父母添麻烦吗?这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前进的方向。优秀的品德是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自然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知识掌握得多,的确有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主要体现为一种行为方式,它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在高等学府里出现的不少非道德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把德育始终摆在首要位置,让孩子们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走上成才之路。2.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不代替的关系。任何时候重体轻德的做法,都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损失。曾有一段时间,在我们的体育队伍里,忽视做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出现了一些队员组织纪律涣散,赛风不正的行为。他们只讲名次,不顾友谊,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赛场斗殴现象,影响极坏。还有少数队员在比赛中以大充小,弄虚作假,有个别队员冒名顶替,以假乱真,以及前一段时间发生在体育界的赌球受贿丑闻等,这种种与体育道德相违背的事件,严重扰乱了体育竞赛秩序,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再说,德育也离不开体育。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团体意识和协作与交流意识,现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社会及家庭环境造成了学生易形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空间尽情地游戏、活动和竞赛,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游戏和竞赛中都极其需要群体间团结协作,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往往会造成全队的失利、失败。只有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才可能取得理想的好成绩。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训练学生自我节制能力,任何竞赛和游戏都有规则。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既可以培养学生“不怕输”、“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也可以使学生养成公平、合理竞争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力争上游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造就领袖人才,培养学生爱国热情。3.体育与智育的关系。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发展,而人体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智力活动条件,从而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在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记忆的发展,技能分折评论能力的提高,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都能在反复训练中得到培养。另外,反应能力的发展,在竞赛中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等等,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会反作用于体育。因此,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完全能够相互促进的。反之,如果只重智育,教育就会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只重体育,教育就会犹如一棵即将干枯的树木,没有生命力。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有两句话:“厚自养炼多少妙,养生有术文思涌。”他以切身体验说明了健康与智力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对于如何处理好体育与智育的关系,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不仅给我们做出榜样,而且向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我们衷心愿望诸君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3]巴甫洛夫所提出的道路,正是体育与智育结合,走向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也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走的路。4“.三育”一体,不可分割。早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倡导“三育学说”,明确地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部分。并强调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1917年,青年毛泽东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地指出“三育并重”的关系,他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德智也。”如今,他的这一观点,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得到了长期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一些地方出现忽视三育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这种做法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是,作业负担过重,国家法定的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被挤掉,其后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导致了不少学生怕学、厌学、弃学等现象的产生。甚至发生个别学生,因学习成绩差承受不了各方的压力而轻生丧命的恶性事件。此外,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有的学生因视力差、体质弱而与升学、就业、招兵等无望的现象。实践证明,三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学校教育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育并举,不可以偏重偏废,既要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也要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正常的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切实落实政府规定,“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每天坚持“三问”自己“,今天,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今天,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今天,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学习、思考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博学、善思、践行的品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基本共识。同时,由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向往和好奇心,也使学习成为一种满足、享受和动力,而不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当然,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流,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要根据自己需要有所选择,以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生品位。通常,人们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三类。前两类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后一类知识则告诉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我们不仅要学习陈述性、程序性知识,更要学习策略性知识,以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思维方法。有人说,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习那些当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忘记以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策略性的知识,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是对存在的认识。我们常用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来评价一个人的思维质量和水平。思维有三个层次:一为感性思维,表现为对事物形式的认识;二为知性思维,表现为形式逻辑性思维,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法则;三为理性思维,表现为辩证思维,遵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是辩证思维的内在动力,反思是辩证思维的主要形式,创新是辩证思维的灵魂。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不仅拥有丰富的有关思维的知识,还会经常叩问自己为何思、思什么、怎么思、思得怎样等等,而且还常常伴随着深思而产生切肤般的痛楚或心向往之般的快乐“体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方面,如果终日学习,却不会思考,在认识上就会迷失方向;一方面,如果不学习,整天胡思乱想,只会想出毛病。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有云:“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这些都精妙地道出了学和思的关系。但是,如果只有学有思,而没有行动,确也是徒劳。行动即实践,是人类改变世界和自身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曾经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外部客观世界内化到认知结构的必要条件。所以说,行动本身也是学习。况且,实践既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也是习得的知识经验经过加工组合后的一种外化。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的是行动的重要性。目前,在我省教育领域推行的“校本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研究”,鼓励校长教师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把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术的学习与教学管理研究、教学管理实际结合起来,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因为,只有在行动中,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才可能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灿烂的思想意识之花,才能结成丰硕的社会实践之果。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性。从根本上说,人的行为有利己性、利他性和利公性。理性的行为应该兼顾几个方面。二是科学性。应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否则将导致盲目,给事业和人类自身带来损害。三是可行性。虽然人类已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毕竟不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学习、思考与实践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学中有思、有行,思中有学、有行,行中有学、有思。学是思、行的起点,思是学、行的中介,行是学、思的目的和归宿。当然,学和思是为了更好地行,行是学和思的尺度和标准。没有行动的学可能成书痴,没有行动的思可能成为想入非非。因此,在行动前要学和思,正所谓“三思而后行”;在行动中要学和思,以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行动后要学和思,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使自己从失败走向成功或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精彩纷呈的新理念、新方法,广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站在世界教育改革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这场改革为何改、改什么、将改向何方,而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及所在岗位的实际投身于这场改革的洪流之中,在课改中学习课改、思考课改、实践课改,成为课改的模范和标兵。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按照培养纲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在课程表上的所有有组织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直接性。在针对学生进行特定的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同时由于按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和教材,由易到难,也发展了学生的心智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显性课程的直接性。所谓“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于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隐性课程具有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域性、教育作用的非预期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和教育方式的潜在性等特点。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政府规定开设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而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称为“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组成了课程的完整体系,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课程系统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转化和补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合力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显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在教师带领和激发下表现出来的,在学生个性形成中侧重知识和技能习得层面,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自觉掌握认知能力。而隐性课程则是学生自由实施的无意识的学习行为,在学生个性形成中侧重情感和意志训练层面,促进学生将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个体品质,也是学生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与氛围中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积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承担造就“完人”的使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在形式上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在显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学校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这就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机械地按照已定的课程计划实施,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具有非预期性,导致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因此产生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地向着显性课程转化。当人们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认识到显性课程中存在积极的或消极的隐性课程时,在以后的课程开发、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对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加以充分利用,而对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设法进行控制。这样,原来的隐性课程也就转化成为有意识的、预期性的显性课程。同时,这些新的显性课程又会产生新的潜在影响。学校校园,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拥有的展开教学相长实践活动实现共同成长的场所。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以文化碰撞、冲突和整合,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为表征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开启心智,规范行为和熏陶素养,有助于形成整个学校的凝聚力,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人把校园文化称之为潜在的课程或称隐性课程。并解释说:“校园文化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现代教育理论所称的隐性课程,其建设要按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来进行。”[4]隐性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这些隐性课程中包含的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无形资产。校园,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显性与隐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可感的情景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教化和塑造学生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相比而言,隐性课程同样也是促使学生将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个体品质。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实现隐性课程在学生成人成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依托校园文化这个有效的形式,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隐形课程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显性课程方面。显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其建设更加不能忽视显性课程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应试教育”盛行,一些学校和教师重视“显性课程”,轻视隐性课程的开发教学,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产生了教育目标与教育结果的严重背离的现象,这方面对于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和切不可以忘怀的。因此,每所学校都要重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认真研究、统筹考虑、全面实施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