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路基和路面各自的工程特点和质量保障措施,并对路基和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道路设施中易疏忽易损坏部位加以强调,提出了相应的避免措施。对道路施工的初学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实际施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路基工程质量对公路的质量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路基质量差,将引起路面沉降变形和破坏,增加养护维修费用,影响行车舒适、安全和道路的服务水平。路面是直接供车辆行驶之用的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因此对路基和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必须给予重视,以确保工程质量。
路基工程的施工路基工程特点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是构成公路的主体。
路基工程的特点主要为:路基工程项目繁杂,涉及土方、石方、污工砌体等多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施工安排十分不易。
路基工程对于原来的生态、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环境影响巨大,工程方案应该经过仔细权衡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路基工程的质量对于道路的使用品质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影响十分明显。此外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车辆荷载;施工质量;养护措施。
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质填筑路堤,并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保证水流畅通,防止路基过湿或水毁;保证路基有足够的高度,使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设置隔水层或隔温层,切断毛细水上升,减少水分副温迁移的影响;采用合理的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和适当的支挡结构物。
路基的破坏形式与原因分析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地基滑动;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滑坍和崩塌。破坏原因综合分析: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走向及倾角不利,岩性松软,风化严重,地下水位较高等。
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如降雨量大,干旱、冰冻、积雪或温差特大等。设计不合理,如断面尺寸不合要求,包括边坡取值不当,挖填布置不合要求,最小填土高度不够,未经行合理的防护、加固和排水设计等。施工不合规定,如填筑顺序不当,土基压实不够,盲目采用大型爆破以及不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工程质量不合标准等。
上述原因中,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水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路基常见问题的防治(1")弹簧路基"的防治。对于"弹簧路基"部位,可将其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部分含水量高的路基土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均匀,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不宜采用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天然稠度小于1.1的土作为路基材料。不应采用异类土壤混拌,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形成水囊。填筑上层时应设排水沟,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路基50cm以下。
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效果最好,不但强度高,而且水泥用量少。
通常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好,对终凝时间较长(6h以上)的低强度水泥应优先选用。过多的水泥用量,虽获得强度的增加,经济上却不一定合理,且容易开裂。试验和研究证明,水泥剂量为4%~8%较为合理。水泥土从开始加水搅拌到完成压实得延迟时间要尽量短,一般要在6h以内。
最后,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蒸发过快;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不均匀现象。
路面工程的施工路面结构概述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辅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面结构层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行车荷载、保证行车通畅、保证行车平稳舒适。面层的种类分为沥青类、水泥类、砂石类、块料类。面层的构成分为多层沥青混合料、双层水泥混凝土、复合式结构、带有磨耗层或保护层的砂石结构。
事业的成功,看看这条信息吧,别再说了,莫再等了,赢在职称资讯快人一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