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开展充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教学,以求实现全面、深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课中既有知识的积累又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师要具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意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目前,众多教师由于教学质量的压力,在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现象,教学时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圈圈点点。未经过情感强化的知识是难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的,教学质量是很低的。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意识的教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讲授知识,使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实提高教学质量。现行的初中教材的每节内容只有寥寥几段文字,可真要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必须翻阅大量素材,进行精心备课,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把每一个知识点生动化、形象化。尤其是在讲解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近似真实的历史情境,消除了学生和历史的时空距离。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中有关中日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从电影中截取了几段反映出战争前奏、过程和结果的电影情节,收集了邓世昌等北洋水师英雄人物的图片,再把这些素材展示给学生,营造出近似真实的历史情境,消除了学生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学生很快被这种情境所吸引,融进了这段历史当中,深入到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到了历史人物的不同情感,进而激发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憎恨。这种情感体验可能比老师进行枯燥的说教更为有效。
教师要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本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众多的历史知识点中,要善于挖掘那些对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并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可以借鉴的地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之前,必须潜心全文、细研文本,探寻和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细心品味文本的意蕴美。在八年级开学第一节课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为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并告诉学生: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在于这句话中的“为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做到“以史为鉴”,在生活中要从一些历史事件找到相应的借鉴意义。在之后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启发学生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关于的内容时,在补充了司马迁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后,我有一个提问:司马迁受腐刑之后,忍辱负重写成史学著作,他的这种精神,给我们现实生活什么启示,我们该怎么学习这种精神?
通过这样的挖掘,使学生更加感受到了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史学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以及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完全可以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对自身产生激励作用。挖掘那些对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可以形象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恢复历史事件的震撼力,不仅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各种良好的品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达到内化。学生一旦具备这样的情感后,就能更好地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可见,教师善于挖掘能启发学生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知识内容,这是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生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以主体性地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如果只有教师的情感投入而没有学生的主体体验,任何美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无法产生共鸣。知识可以灌输,但情感只能渗透,只能是自然地流露而不是做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才能在情不自禁之中得到启发,产生践行的愿望,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