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下面谈谈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 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去想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 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如在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的鉴赏; 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样;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悲壮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倔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 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种政体,在不同社会阶段和不同革命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中国近代政体之所以具有多变性,是因为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从国际到国内, 都为中国近代提供了多变性的条件,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多属性的特点。多属性即多种经济成分,有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经济利益的代表都依据各自的实力而提出不同的权利要求,就必然导致政体的多属性。第二,近代中国思想体系非常复杂,无统一的思想体系。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冲击了传统儒家思想,此后,各种思想都开始在中国出现,如地主阶级代表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阶级代表洪秀全带来基督教原始平等思想;资产阶级上层推崇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下层则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制。
到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也被中国共产党所接受。可以说, 西方三百年来各种思想都在中国出现,被中国不同阶级、阶层所接受并展开斗争。但由于时间短,思想根基都不深,所以中国此期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有何种思想就有何种制度与之相适应,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就必然导致政体的多样性、复杂性,从而表现了中国资产阶级思想的肤浅性,即未被广泛认可,没有战胜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第三,从国际环境上看,中国近代政体受时代和国际环境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各国资产阶级都努力争取在中国找一个代言人,这样,受各国列强操控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体无完整的总统制、组织法、宪法,连一套完整的行政法也没有。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