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学参考2009.5总第14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灌南县第二中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而多媒体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 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在抽象知识教学上的使用高中生物课本中,有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可以看到细胞分裂间期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紧接着在分裂期的前期看到核膜消失,核仁解体,细胞两极出现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染色体出现且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看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最后在末期看到纺锤体逐渐消失,染色体解螺旋转化为染色质,出现了核膜、核仁,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2.在建构模型时使用模型建构能力是高中生物新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模型的建构却常常受到师生的忽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模型的建构往往费时耗力;二是建构的模型常显得粗糙丑陋,与真实结构相差甚远或模拟实验的现象不理想.如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生花了很大的精力做好的模型仅可以看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蛋白质的分布,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却无法体现.若用多媒体来构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是一种轻油般的流体,还可以看到蛋白质分子分布的三种分布类型;通过动画演示还可以展示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在模拟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时使用生物实验往往对实验的材料、药品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性等要求很高.在实验过程中,常会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导致实验现象不显著.如渗透作用装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漏斗中的液面升高或降低的现象不明显.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个系统来辅助教学,效果会更好.首先在画面上出现一层半透膜,可看见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自由扩散,而蔗糖分子则不能.由于相同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的数量要高于30%的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所以由清水中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要远多于从蔗糖溶液中通过半透膜扩散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目.最终可直观地看到漏斗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
4.在板书内容多时使用生物学科的概念多,知识点散而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要花很多时间用于板书.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显示功能,可在瞬间就把相关概念、原理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时间,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其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论文写好了,要发表到哪里去,这可是件大事,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能与你单位的评职要求相吻哈哦,可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