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几年来,西方盛行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逐步从单纯的文学艺术领域(即一种单纯的审美特征)扩展为一种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泛文化现象,成为所谓“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表现。后现代主.义引入哲学社会科学以后,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结构擅变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后现代主义”的所谓“现代”,指的是17、18世纪以来出现的传统工业时代,即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时代。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看法,这个时代的主要发展手段是资本,它掌握一5一在资本家手中,从而使社会形成了两大阶级一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随着微电脑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的兴起,西方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手段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以微电脑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生产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资本是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而知识则是一种“在各个阶层可以通过电脑自由流通”的生产工具。前者是传统工业的象征,而后者则是高科技时代的象征。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传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不再占有主导地位,而新兴的以微电脑技术为主的服务业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工业。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在是科学、知识和科技研究的时代,而非工业制造和抽取剩余价值的时代”。 2、知识结构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法国学者利奥塔在他的一书中做了非常明确的说明。他说:在如此普遍发生变迁的环境之下,知识的本质不改变,就无法继续生存,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大量的资讯信息,才能通过各种新途径,使知识成为可操作可运用的资料。
知识供应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趋向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需形态,而且会愈演愈烈,这就是说,其形态将以价值模式为归依。今后,知识或将为出售而生产,或为稳定新知识产品的价格而消耗,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出现目的相互交换一6一的情形。知识不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知识失去了其 “传统的价值”。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