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论黑人妇女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变迁-放眼整个美国文学,在其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及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可以说黑人文学在其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其中,随着黑人文学的越加成熟,使得该种文学不仅仅是彰显一个民族的文学,同时更是彰显美国文学特征的一项重要部分。而其中,黑人妇女在这其中更是扮演者难以替代的角色。本文笔者就黑人妇女在美国文学中的低位变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研究其变迁的主要过程。
众所周知,黑人文学的发展让黑人妇女在整个美国文学中的低位、形象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黑人妇女更是由一种类型慢慢转化为精神饱满,而且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总的来说,黑人妇女在美国文学家的笔下,已然慢慢从麻木、无反抗意识慢慢向具备强烈的自我精神进行转变,这一点不但清晰地反映了黑人妇女心灵曲折的艰辛历程,同时更向广大读者们充分地体会到了黑人妇女的灵魂悸动。
一、过去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妇女
众所周知,黑人曾一度是种族歧视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黑人妇女,因为她部门不是男人,也不是白人,所以常常要受到双重压迫和歧视,慢慢地成为了在社会最下层不断挣扎的存在。而在美国内战时期时,当时的一些文学中,黑人妇女常常会被人刻画成保姆和淫妇两种角色。
其中,在被描绘出保姆的时候,黑人妇女的外貌刻画常常是皮肤粗糙黝黑、温和,且又膀大腰圆,具备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忍耐力,并且对主人的中心奴才。这种身份,在文学中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并且充分地体现了她们的奉献精神。在《愤怒与喧嚣》这不作品中,有鲜明蒂尔苗和切尔这个丰富鲜明的黑人保姆角色,在《飘》当中更是有着南妮这个极为典型,且刻画的惟妙惟肖的保姆角色。像这一类的黑人女性,虽然她们具备着很多优秀的品质,但是依然无法摆脱成为种族歧视背景下,悲惨牺牲者的命运。
同理,在以淫妇形象出场的黑人妇女,其一般都鲜明地体现出了当时男权主义的残酷。特别是这一类的黑人妇女,她们都具备着健康的棕色皮肤,美妙的身姿。这一点她们的女主人不同,因为这一类的黑人妇女常常被描绘成是勾引男主人的存在,她们就像魔鬼一样在作者的笔中莺歌燕舞,搔首弄姿,满足男主人的欲望。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反映当时男权主义的最好证明,却无法真正体现当时黑人妇女的心声。
总的来说,虽然这两种角色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她们却是无比相同的。那便是她们均是种族歧视下的牺牲者,是男权主义随意蹂躏的对象,是白人社会任意践踏的存在,无法拥有自我,只能随遇而安,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种角色形象都是残酷的、消极的。
二、低位变迁中的黑人妇女
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对黑人妇女进行刻画的时候,如果无法细腻地从其内心角度进行剖析,无法切实地了解其内心,那么黑人妇女将会继续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充当悲剧的存在。因此,这便需要作者们对其内心处境进行认真的了解,然后将当时男性作者为黑人妇女所勾勒出的角色进行分析解读,从而更好地了解,最终将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妇女的反抗意识提高上来。
黑人女性作者在刻画自己笔下的黑人妇女时,因为其深刻了解黑人妇女的苦境,所以对这种种族歧视,以及男权主义色彩能够清晰且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进而全新且真实地刻画出现实中的黑人妇女。
在《一个女奴生活中的事件》这部作品中,里面的黑人妇女形象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现,因为其不仅有着坚强的毅力,而且智勇双全,里面的她在与白人作斗争时,其不仅将这种奴隶制度的思想给推翻了,同时还改变了以往在读者面前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黑人妇女形象。从而成为黑人妇女反抗的一个鲜明代表。
而在另一部作品,《一部有关美国生活的小说》中,作者更是刻画出了一个具有高才学,且聪明伶俐的黑人妇女形象,而且这个角色是中产阶级,这也是对黑人妇女低位变迁的一种真实刻画。
在如今的美国文学作家当中,作家艾丽斯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其不仅是为黑人妇女进行正名的一位具有丰富才学的女作家,同时她还对黑人妇女在文学中的低位给予了进行的诠释,最后刻画出了非常优秀且真实的黑人妇女角色。其中,以黑人女性的立场来对其进行解读,这不仅是对女性文学的一种发扬方式,同时还是黑人妇女在美国文学中低位转变的一种体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就白人妇女界所定义出的一种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观念来说,为了将黑人妇女的地位转变,将其心内揭示出来,艾丽斯更实在19832年的时候以妇女主义这个新名词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同时,艾丽斯更加否认自己从前的位置,她更喜欢用妇女主义作家的名号来称呼自己,这无疑是一种立场的表面,更是对黑人妇女的一种肯定。
结束语
总而言之,黑人妇女在美国文学当中的转变,其不仅仅是体现了精神的一种转变,同时也是一种人物形象由麻木、空洞,无自我精神向充满血肉,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一种转变,这不仅是充分对当时美国的一种真实反映,同时更是对当时种族歧视的一种全面刻画,这在一方面抨击了当时种族歧视的种种现状,同时更为美国文学添加了无法替代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托尼·莫里森,胡云恒译.秀拉[J].中国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08).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绪论[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05).
[3]翁德修.美国黑人女性文学[J].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