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法
摘要微格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它是随着科学技能的发展、视听设备和信息技能广泛应用于教学而形成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其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基础以及教学技能的分类,并探究总结了微格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微格教学;教学技能;培训;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的教育见解以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不可授受的,使教学艺术蒙上了一层“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神秘色彩。现代教学观以为,教学是科学、是技能又是艺术。教学作为科学是有规可循的,作为技能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并把教学的科学性、技能性看作是是教学艺术掌握的基础。而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达到的“神乎其技”的理想境界。以往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宏观条理上的研究,而对怎样把教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技能研究很少。在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实践中,重学科知识的教授、轻技能培训、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现象广泛存在,同时体现师范性的学科教学法的学习由于联合实际不够常常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师常表现为教师心理成熟慢、教学适应期长。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有的人才高八斗、才高八斗,却成不了好教师。随着科学技能的发展,视听设备、信息技能广泛应用于教育,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并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法。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能,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W.区伦(W.Allen)等人在“角色饰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渐渐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在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渐渐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乔治.布朗(G.Brown),将微格教学发展改进,提出备课、感知、执教为“微格教学”三要素。在英国90%以上的教师培训院校开设了微格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经过210学时的学习后再到中学实习。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系总结外校经验,于1972-1976年间由国家投资开发这门课程,编写了《悉尼基本教学技能》五册课本,在世界上引起猛烈反响,本国80%
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印尼、泰国、香港、加拿大、美国的一些师范院校都采用了这套课本。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日本、鳊、泰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微格教学、探索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广州师院、华南师大等院所较早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87-1990年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2.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归纳综合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载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究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定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定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很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能,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不同就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订定科学的训练筹划。每一项技能的达成目标要求翔实、具体,常用行为目标表述,具有可操作性。在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成完善的目标系统。
(2)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
参加培训的教师采取分组的方法,小组人数一般3-5人,最我不超过10人,每人讲课时间一般5-10分钟,听讲人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者构成。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受培训者不但有权会登台讲课,展示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感受作教师的真实体验,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人的讲课技巧,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停总结经验。这种小组式教学机动机动,并可穿插其他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方法体系化。
(3)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反馈及时、客观
微格教学的形成与声像技能的教学应用是分不开的。利用声像设备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如实客观地记载下来,为小组讨论及自评提供了直观的现场资料。受培训者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自我反馈信息。有些不太注意的教学细节如多余的习惯性动作、口头禅,经细节放大以后一览无余、印象深刻,利于及时修正,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产生“镜像效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也可利用录音带
、录像带的存储功能,经过一定阶段后再次视听音像带,实现延时反馈,对受训人员进行教学技能的再强化,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利用积累的大量教学声像素材,可编辑制作典型的微格教学片,构成微格教学系列课本,用于微格教学实录前的观摩及第二课堂学习。(4)评价技能科学公道
传统的教师技能培训中的评价主要是凭经验和印象,评价指标也不明确、系统。微格教学中不但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分类、明确学习内容,并对教学技能要达到的目标尽量做到细化,提高可操作性,订定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评价技能,对每项技能进行公平评价。参评人员不但仅是指导教师,而且包罗试讲人自己和其他受训教师,使信息反馈多元化、教学评议民主化。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联合,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联合,评价与议论相联合,构成综合评价系统,而且评价是对照着声像记载结果,更有针对性、更直观、具体,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随着计算机技能的发展,计算机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大量评价数据输入计算机,从而构建评价模型,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微格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5)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联合,新时期训练与综合训练相联合
为了增加对教学技能的感性认识,对某项技能除做理论阐述外,同时提供一些优秀范例(文字的或声像的)。在观摩、评论的基础上联合给定的标题进行教学设计,并鼓励受培训者积极发挥主动性,在模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体现教学的机动性、创造性,避免过于机械的学习。由于听讲“学生”是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者,即使在执都过程中出现差错也不必担心对学校教学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压力小,有利于加强掌握教学技能的信心。每一阶段的训练项目要尽量集中,在重点进行单项训练的同时,注意多种教学技能的组合运用,由线性训练转向综合训练,使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自如,达到领悟贯通。
(6)教育技能的掌握、应用
师范生或在职教师通过观摩录像示范片、施教前的教学设计、操作摄录机进行教学实况录像、重放教学实况、计算机教学评价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其对教育技能的应用意识和技能。
职称评定要求要发表论文,论文发表要注意哪些事情。有哪些期刊可以选择,欢迎在本站查阅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也可以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