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是指人们从事的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它决定了人们想不想创造、敢不敢创造的欲望和倾向性,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决定了人们善不善创造、能不能进行创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思维必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提出疑问,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人手,善于利用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地探究、创新。
二、培养信心——使学生敢“创”
要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心,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实现自我。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创新,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出示两道复习题:(1)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呢?(2)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就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并对学生的创新成果作适时正确的评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共同探索出八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这样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了思维空间,并形成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竞争气氛。
三、质疑探索——使学生能“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伟大成就,就是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当然,这里的质疑,不仅仅让学生敢于否定,更多的是让学生善于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四、引导想象——使学生会“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缺乏想象力的人不会有创造力,培养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创造条件,训练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学生数完6根火柴棒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这些小棒摆成自已喜欢的图形,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6根火柴棒摆出各种图形。
五、合作发现——使学生善“创”
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方面。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发表每个个体的主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综合大家意见,做出完整的、较理想的结论;使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过个体的力量,自己与小组不可分割。互助的成功体验也常常产生在这里。在这无任何心理负担的学习程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纸按组活动,发挥合作优势互相议论、动手操作。先后发现出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组首先剪了一张梯形纸片,再沿着两个对角剪成两张三角形纸片,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两个三角形中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高是梯形的高,下底×高÷2+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既自觉主动地获得了知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方法。
六、体验成功——使学生爱“创”
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学生用不同的画面在方格图中表示50%,风格各异。教室四周贴满了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们要满腔热情地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地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创新成功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索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