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题目,入题点。下边这篇论文就很好哦,可以参考一下!
【摘要】 目的 观察间歇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按照医嘱情况分组,分为常规留置尿管组及间歇性导尿组,排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对常规留置尿管组实行常规护理,对间歇性导尿组实行间歇性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 结果 间歇性导尿组在泌尿系感染率、残余尿量比常规留置尿管组低(P<0.05);膀胱容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间歇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脊髓损伤;间歇导尿;穴位注射;按摩;膀胱功能
排尿障碍为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脊髓损伤后,造成皮层高级中枢和排尿的脊髓反射中枢之间联系的障碍或脊髓反射中枢的损害,产生神经性膀胱并导致排尿障碍及一系列泌尿系统并发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2月—2004年8月在康复科住院确诊为脊髓损伤患者80例,男69例,女11例;年龄(31±5.4)岁。
1.2 方法 (1)按照医嘱情况分组,分为常规留置尿管组及间歇性导尿组,排除有严重心肺疾病及泌尿系统并发症者,间歇性导尿组42例,年龄(29.5 ±6.3)岁, 常规留置尿管组38例,年龄(33.1±3.5)岁, 入院时两组病例的年龄,膀胱容量,泌尿系感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2)入院后常规留置尿管组进行夹尿管,按计划饮水(总饮水量约1800ml,分别为早、中、晚各400ml,10:00、16:00、20:00各200ml,根据患者出汗情况及进食食物量增减饮水量)。根据患者的尿量每2~4h开放尿管1次,开放尿管时指导患者配合使用腹力,意念排尿。(3)间歇性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组,入院后除与常规留置尿管组进行以上相同的护理外,进行间歇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在入院后夹管其间,做好拔尿管后皮肤护理方法指导,告知患者间歇导尿的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合适的尿接引器。根据医 嘱拔除尿管。间歇导尿的方法:完全尿潴留的患者, 不能自排尿时,每天导尿5次(分别时间为7:00、11:00、15:00、19:00、23:00),配合使用新斯的明针剂进行穴位注射,注射后予按摩气海、关元、中极、曲骨、水道等穴位,穴位按摩后予膀胱区按压。在间歇导尿期间,记录患者出入水量、尿量,观察出入水量是否平衡,观察膀胱膨胀情况,测量及记录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记录自排尿量、第一次自排尿时间、间歇导尿前及间歇导尿后泌尿系感染情况,观察患者的依从性(排除泌尿系严重并发症不进行间歇导尿)。继续观察膀胱功能训练、腹力训练。间歇导尿按医嘱更改导尿的次数,残余尿量少于80ml停止间歇导尿。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病例泌尿系感染率用χ2检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用t检验。
2 结果
2.1 评估标准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测得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泌尿系感染情况等作为评估指标。
2.2 结果
2.2.1 尿常规检测结果 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3个以上提示感染,白细胞(+)为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10个,以上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3个[2]。常规留置尿管组感染者10例,感染率35%,间歇性导尿组感染者8例,感染率19.3%,两组病人泌尿系感染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比较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比较注:两组病例膀胱容量护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常规留置尿管组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间歇性导尿组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 ;间歇性导尿组护理后残余尿量比常规留置尿管组减少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使其排尿功能发生障碍,形成神经源性膀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能继发感染,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对于潴留型排尿功能障碍者的膀胱管理,留置尿管存在许多的缺点:造成患者的不便和难堪;尿道口及膀胱壁血液供应差,水囊压迫后局部血液循环更差,易被细菌感染;长期卧床致机体抵抗力差,导管刺激极易感染[4]。现普遍认为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不仅不会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能降低尿道感染的发生率,目前可能是最常用的膀胱管理方法之一[2]。间歇导尿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3],间歇导尿的优点:减少了留置尿管的不便和难堪;严格按饮水计划进行饮水,避免膀胱过度膨胀,同时膀胱周期性扩张能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可预防膀胱内压升高又适当的充胀膀胱以保证其黏膜有充足血运,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免除了长期留置尿管引起尿道、会阴、膀胱的并发症。间歇性导尿克服了长期留置尿管的缺点,而达到接近生理性的状态,以预防膀胱过度充盈,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减少残余尿量[4,5]。穴位注射及按摩起到活血化瘀、通经络的作用,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吴军发,胡永善,吴毅.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6):377-379.
3 赵超男,林治凤.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的尿路感染及预防.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87.
4 陈小妹,丘卫红,窦祖林,等.截瘫患者自我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中国康复,2003,18(2):120-121.
5 王元姣.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中国康复,2004,19(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