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知职教实施三生教育范文
安徽省行知学校始终以陶行知六字真言“求真、生利、创造”为校训,探索出“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的行知职教模式。在德育方面,学校根据“三贴近”原则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开展了“德育注重自治”和“校本德育”等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为提高德育实效,我们结合中专学生身心特点和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以“生存、生利、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活动。
一、把握“三生教育”的内涵,构建德育新导向
我校广泛开展以“生存、生利、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按照“以人为本”和“求真、开放、实践”的原则,整合教学、管理、活动资源和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的教育资源,构成整体合力,使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体验、获得感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树立观念。生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把握生存规律,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应对生存危机,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观,建立适合个体自身的生存追求,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有效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做到冷静判断、规避风险、自救救人。“学会生存”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响亮口号,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并列成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生利主义是职业教育的宗旨。陶行知提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生利”人物之教育“,生有利之事”“,生有利之物”。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常识”、“生利之教学法”;学校须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坚持“按事施教”,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生利”能力为标准,执行“自易至难、从简入繁”原则,学成一事,再学一事,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络无间”地结合起来。要培养学生“最适”的择业观和择业的标准“,不在适与不适,而在最适与非最适”,应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同时也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故能选最适之业而学之,生大利不难,岂仅生利哉!”通过生利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起强烈的求知热情,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手脑双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对生活教育的含义作这样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就是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强自立、知恩感恩等生活态度和情感,改善学生的生活品质,为他们创造今后更加健康、文明和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础。
二、拓展“三生教育”的范围,建立行知德育新体系
结合年级、专业实际,将“三生教育”纳入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之中,各班都结合自己实际制订实施方案,保证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三生教育”主题活动,着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下工夫,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开展“关爱行动”,法制、健康教育,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幸福生活观的感恩教育等,让学生作为“三生教育”活动的主体,正确、轻松面对生活,得到人生历练,获得发展动力;每位任课老师都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使“三生教育”的内容通过教材和课堂深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田;根据学生性别、年龄、所学专业的特点,注意分类指导、分阶段实施。同时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好四本书(《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将“求真知,做真人”贯穿全过程,讲求实效。
健全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开发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信(电话)、家长访问学校等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利用社会德育资源,邀请“五老报告团”成员、优秀毕业生、行业先进模范人物等来校作报告,用他们活生生的经历和就业、创业史,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激励;与公检法、关工委及乡镇、村等密切联系,使教育有针对性地延伸和拓展;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经常性开展法制讲座,以案释法,增强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观念和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重视德育基地建设,与徽城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成立校警室,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深化校企育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引智入校,也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影响和激励学生,使优秀企业成为“三生教育”的实践基地;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和管理;联合优秀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训课程;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参观考察、教学实习、顶岗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感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素养。
三、营造“三生教育”的氛围,打造行知德育的新机制
加强校园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正面典型,树正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将校魂、校训、校风、校歌、名人警句、处世格言等等镶嵌或书写在校园、教学楼、宿舍醒目位置,使广大师生身临其境,处处感受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时刻不忘做人的基本原则,从而自警自治。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将绿色理念引入课堂,带向社会,深入人心,我校获得省级“绿色学校”称号。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教学、实训和生活条件,新建了塑胶运动场和具有徽派特色的校大门、陶园广场以及校园人行天桥。改造了陶园餐厅、男女宿舍等生活设施,完善安全规范管理设施,建立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建立校园“一卡通结算中心”,引导学生科学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班级是“三生教育”的基础。班班有公约,倡导文明用语进教室、寝室,黑板报周周出新,创设团结、友爱、求实、互助、文明、向上的班级优良风气。
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和企业师傅等共同参与学生发展状况评价过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来关心、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则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让家长参与评价则能够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企业师傅参与评价,可融洽师傅与学生的感情,为学生毕业走上社会、融入企业奠定基础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整合。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教育利益。
四、搭建“三生教育”的实践平台,培育现代新公民
中专生正处在青春躁动期,人人都充溢着青春能量,学校遵循他们的身心规律,因势利导地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起学生“三生教育”实践的平台。如开展“天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活跃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能;每届新生到校都安排一周左右的军训,进行国防和入学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组织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接受行知思想的熏陶;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训练学生逃生本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强化校企育人的功能,参观经济开发区,了解本地企业状况、企业文化和用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和引导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清理卫生死角,倡导卫生保洁,保持校园卫生整洁,利用节假日组织团员学生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和乡村,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经常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有演讲赛,红五月系列活动,行知艺术节,元旦文艺晚会和篮球赛,综合运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等,丰富的校园文化,不仅释放了他们的热情和能量,也给他们提供了自我展现的机会,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增长了才干,还使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寻回自信,走向成功。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