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学论文范文
农学论文范文:杂交稻的种植技术的适用性
杂交稻的种植技术的适用性
| 文章出自:职称论文发表 | 编辑:标准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3-04-12 21:01:02 |

作者:孙祥胜 王 起 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第一管理区 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第十一作业站

1 杂交水稻的生育优势和弱势

1.1 根系优势。杂交水稻根系发根力强,根数多,根系活力高,吸收力强,功能旺盛。根系的吸收能力比常规稻要高 16%~28%。

1.2 分蕖优势。杂交稻生长势旺盛,分蕖早、多、快。常规稻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常第 4 叶开始产生分蕖,杂交水稻一般在第 3 叶 1 心就开始产生分蕖。分蕖能力比常规稻大 1.5~3 倍。杂交稻单茎栽培可分蕖 10~20 个,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产生分蕖 100~200 个。

1.3 穗粒优势。杂交水稻穗部性状表现为穗大粒多。具有良好的株型和多花特点,构成穗大粒多的明显优势,通常每穗粒数比常规稻多50%左右。杂交稻的多花特点,为高产栽培奠定了基础。

1.4 抗逆优势。杂交水稻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与常规稻比,杂交水稻更加耐劳、耐盐碱、耐瘠、耐肥等。只要能满足杂交水稻的生育期要求,在任何地方,杂交稻都能表现出比常规稻更为明显的抗逆优势。

1.5 生育弱势。杂交水稻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反应敏感,尤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怕寒风,不适于迟栽,以抽穗扬花期对高温反应为最敏感,当日平均温度低于 23 摄氏度或高于 30 摄氏度时,结实率明显下降。因此,移栽期要根据各地气温特点而定。另外,杂交水稻生育期偏长,影响杂交稻的扩大利用。如籼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早稻,生育期为 150 天,连作晚稻就不能安排。作晚稻生育期 135/ 天,须提早播种移栽。杂交水稻的结实率也较低,一般为 70%,高的才达 80%。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前期表现出很高的净光合生产力下降。因此,在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大穗有余,结实不足;分蕖有余,成穗不足”的现象。

2 发挥杂交水稻的生育优势

杂交水稻的根系优势、分蕖优势和穗粒优势是一个整体,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高产角度看,根系优势是基础,分蕖优势是关键,穗粒优势是目标。因此,对这些优势的利用,各有不同的要求,根系优势要充分发挥,分蕖优势要适当利用,穗粒优势要积极促进。充分发挥根系优势有利于水稻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而且地下部根群的发展相互不干扰,有充分发展的条件。 而分蕖优势是杂交水稻最大的特点,虽然在组合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均比常规稻要强,它的许多优点是因此而衍生。因此,一定要很好地利用这种趋势。但是由于受到营养、空间的限制,要统一群体和个体的矛盾,分蕖优势只能适当利用,如果利用不当,力少弊多,影响成穗、结实和产量。由于根系和分蕖两种优势的存在,穗粒优势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还要积极促进、因势利导,才能确保在一定穗数基础上,达到穗大、粒多、粒重。

3 杂交水稻主要栽培技术

3.1 合理布局,选用高抗优质组合生产上最先推广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94%以上属于野败细胞质源,由于细胞质单一,潜在着病害发生的危险。近年来,新质源和其他优良不育系的选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培育了一批不同类型的高产、高抗、优质的杂交水稻组合。因此,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高产组合,是高产栽培杂交水稻成败的关键。在生产布局上,尽量做到籼型、粳型,早、中、晚熟组合配套。

3.2 适时播种,培育适合的带蕖壮秧

3.2.1 确定播种期。杂交水稻的安全齐穗期是连续 3 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 23 摄氏度,日最高气温小于或等于 35 摄氏度。根据安全抽穗期的指标,可以推算出各地区的最适播种期。如在淮河流域 4 月中下旬稻 5 月上旬播,抽穗期在8 月中下旬,温度条件适合抽穗、扬花,利于提高结实率。

3.2.2 确定育秧方式,培育带蕖壮秧。杂交水稻带蕖壮秧的标准,除了具备常规的壮秧形态特征以为,还必须带具有 3 张叶片的分蕖两个以上。培育带蕖壮秧,也是充分利用杂交水稻的分蕖优势,带蕖壮秧可起到以蕖代苗,节省种子的作用;同时由于带蕖秧分蕖节位低,生长期长,插秧后返青快,易形成大穗。因此,要根据秧龄确定播种量和育秧方式。a.稀播“一段秧”:秧龄 35~40天,秧田播种量 7.5~10 千克,一定要有专用秧田。b.小苗“二段秧”:秧龄 40~45 天。第 1 段小苗秧龄 7~10 天,667 平方米播种量 60~75 千克,可利用旱地、场地、晒场等作秧田;第 2 段秧龄30~35 天,寄秧密度 6 厘米 X10 厘米。c.大苗“二段秧”:秧龄在 45~50 天。每一段秧龄都是 20~25天,第 1 段每 667 平方米秧田播种量为 10~15千克,第 2 段寄秧密度 6 厘米 X10 厘米。

3.2.3 秧田肥水管理。杂交水稻秧田施肥的原则是“先稳后促,先青后绿”。即秧田通常不施基肥,小苗二段秧,小苗阶段不施肥;其他育秧方式抓“两头”,2 叶 1 心期施“断乳肥”,移栽或寄秧前施“起身肥”。杂交水稻秧苗的水分管理与常规稻秧田一样。

3.3 根据移栽期定基本苗,建立高产群体结构要获得杂交水稻高产,在适时播种的同时,力争适时移栽。但生产上常因茬口条件,移栽时期总是有先有后。因此,根据移栽期的不同进行合理密植,确定基本苗数,适当利用分蕖优势,建立高产群体结构,达到单位面积上穗数多,穗型大的目的。据研究,要获得 66 平方米产 650~750千克以上,要求有效穗为 18 万~20 万,每穗总粒数 170~180 粒,结实率 80%以上,叶面积指数7.5~8,千粒重 25 千克以上。在季节比较宽裕,秧龄比较短的地区应当多穗与大穗兼顾;在季节比较紧,秧龄比较长的地区应当是在多穗的基础上争大穗。通常早移栽(7 月 25 日前)每 667 平方米基本苗 2.5 万~3 万,中移栽每 667 平方米基本苗 3 万~4 万,迟移栽每 667 平方米基本苗数 4万~5 万。当日,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因土壤条件,施肥水平,组合优势等情况而异,达到足穗增产,大穗高产的共同目标。

3.4 大田管理围绕“一促三防”杂交水稻移栽后,要求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才能有利于发挥穗粒优势,达到增穗、增粒、增加产量。因此,栽培管理的原则就是“促早发、防一路青,防早衰,防病虫害”。

3.4.1 促早发。杂交水稻分蕖的成穗率和实粒数都是随着分蕖节位的提高而降低,无论是 1次分蕖还是 2 次分蕖,凡是分蕖节位点的分蕖发生早,伸根展叶早,在比较好的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实行合理施肥,都有明显的穗粒优势。因此,要重视施好基肥和耙面肥,占用肥量的 60%~70%。移栽后及早施用分蕖肥以促进早发,施肥量占用总用肥的 20%~30%。以争取大田早期分蕖成穗。

3.4.2 防“一路青”。高产的杂交水稻植株在幼穗形成期和抽穗前后,叶色要稍有退淡的过程,如果氮肥施用过多,或施用不当,就会造成中期生长过猛的“一路青”,使植株过旺过嫩,体内碳氧比例失调,茎鞘内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积累过少,以致灌浆时养分供应不足,成熟时秕谷增多,且易感病虫害。因此,还有 10%~20%的肥料作为中期及后期的穗、粒肥,在施用时,要十分慎重,一定要看天、看苗、看叶色落黄后,再根据情况酌施、巧施。

3.4.3 防早衰。杂交水稻生育前中期营养生长优势比较旺盛,后期就明显下降。单位叶面积光合效率自出穗后起,特别是遇到低温后,进一步下降,有后劲不足、叶片容易早衰的情况,根系活力从分蕖期稻幼穗分化期有明显优势,从孕穗期稻成熟期减退较快,幅度较大。生产上为了防止叶片和根系的早衰,常常在抽穗扬花阶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作为跟外部肥。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浅、露、搁、烤、活”的原则。在生育中后期抓好浅水勤灌、露田轻搁、适度烤田、协调水气矛盾,达到通气促根,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的目的。

3.5 防病虫害。影响杂交水稻产量的主要病虫害为白叶枯病、稻瘟病、矮缩病、螟虫、纵卷叶螟、褐稻虱等。据研究,南方稻区在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三轻三重”的变化,即白叶枯病、稻瘟病、褐稻虱减轻,二化螟、纵卷叶螟、矮缩病加重,反之亦然。因此,要十分注意对杂交稻病虫害的预测、预防,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