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哲学论文范文
哲学论文范文:校内教导及管控中的哲学追思
校内教导及管控中的哲学追思
| 文章出自:论文网 | 编辑:论文范文 | 点击: | 2013-04-21 19:03:16 |

高校教育与管理中技术风险的追因

任何技术的产生都有赖于它产生的自然条件,任何人都不能在自然之外来从事其技术活动;其次,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自然过程,即任何技术活动都是人在掌握了自然规律并依这种规律行事的结果;再次,人们运用任何技术,其结果也是自然的、合规律的,即它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种损害。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令西方学术界大感震惊的著作《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指出,包括以“消解”自然界的报复为目标的技术在内的一切技术都是有缺陷的,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一报复现象的克服,另一种新的报复便会重新开始。技术的这种自然属性是技术异化的客观依据。技术的局限性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由技术带来的风险是必然会发生的,它属于内源性的风险,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绝对安全的技术,任何技术其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技术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是同发生、共存在的。这符合自然规律。高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任何技术都可能产生风险,所以技术介入高校教育与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风险是“铁”的必然。这样,高校管理者要考虑的就不是规避这种风险的存在,而是设法追求可接受的技术风险,是采用损失最小的技术。“这个社会在技术上越来越完善,它甚至能够提供越来越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与此息息相关的后果和种种危险却是受害人根本无法直觉到的”[2]。2.技术的社会属性:高校教育与管理中技术风险生成的或然条件技术的社会属性,即技术的人性方面。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指技术的发明、发展和应用都要受到道德伦理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意味着技术的有些风险是有避免的可能性的。这种定义实际上属于技术中性论的思考范式。在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的作用有两大不同的派别:技术价值论和技术中性论。技术价值论中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盲目崇拜”和“技术万能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神圣化,代表人物有培根、笛卡尔和霍布斯等。技术乐观主义源远流长,上古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确信技术会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它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19世纪。技术悲观主义因为其中有一个“悲”字,所以就暴露出了它的消极的和非理性的一面,所以有人甚至就主张阻止技术的发展,主张重归古代田园式的生活方式,代表人物有卢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卢梭就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者都属于技术决定论,即技术价值论。与此相对立的另一思潮是技术工具论。技术工具论又叫技术中性论,它是在与技术决定论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工具论认为技术是中性的,如何使用技术,使用同样的技术会产生怎样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美国前哈佛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项目主任梅塞纳就是这种技术工具论或技术中性论的代表人物。梅赛纳曾这样说:“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3]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中性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均显得偏激。正确的观点应是,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技术风险产生的内因,技术的社会属性则是技术风险产生的外因。与技术的内源性风险不同,技术的外延性风险是否会发生取决于外在条件。如果人们能合理利用技术,如果能避免对技术的滥用或误用,那么就能有效地规避技术风险;反之,就是为技术风险的产生创造条件,就会使技术的自然属性中所具有的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高校教育与管理中技术风险规避的维度

技术存在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并且也没有一项技术是可以全部有效地利用能源与资源的,技术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在其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风险。没有十全十美的技术。任何一项技术,它在让使用者得到什么的同时,也同时会让他失去什么。这正如埃吕尔所说的:“技术发展的有害后果与它的有益结果是不可分割的。”[4]波普尔也曾说,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这样的话,企图完全避免技术的负效应就是毫无理论依据的。尽管如此,设法减轻或部分消除其负效应却是可能的。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这两种属性在人们使用它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放大或强化,然后再以一种外在的力量反作用于人,就会使人的行为失去主动性,就会使人受制于技术,会使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异化为非理想状态下的本能动作。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葛洛庞曾指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5]对技术风险的规避是人们的一种对技术风险的“抑恶扬善”的举措。规避并不是排斥风险。面对技术风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此,高校应用现代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育与管理就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合理性。对于无法回避的技术风险,高校可以在树立起理性的技术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放大其正效应,也通过多种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其可能产生的风险。2.原则维度要坚持人文导向原则。虽然现代技术的使用给高校带来了诸多风险,但我们也没有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技术主义者。古人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使用现代技术是时代的潮流,是高校提高教育与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师生方便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必然选择。技术风险不仅是一种事实判断,而且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意味着单纯依靠“工具理性”思维难以对之加以有效规避。只有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的利益相一致时,它才是我们的幸福之源。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曾说:“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6]萨顿所说的新人文主义并不是排除科学的人文主义,而是说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不能允许科学横冲直撞,意味着必须使它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为其其余部分服务。所以,在化解技术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在回避简单的因果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同时,还务必考虑文化、价值和心理等多种因素。高校规避技术风险的终极指向是高校的师生,因为高校的师生已经在技术化地工作、技术化地学习和技术化地生活。要坚持多方参与原则。技术风险的形成是其社会功能负效应的体现。技术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技术的推广者、使用者和监管者,取决于社会舆论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树立一种“大管理”的理念就势在必行。拿手机和网络的使用来说,国家就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设法净化互联网和手机中所传播的信息的内容,减少无用或有害内容对教师和学生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高校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消除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不良后果。高校还应对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的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的时间、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据此确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某项技术。20世纪中期,西方有新闻学者曾提出一种“社会责任理论”。该理论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即应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来从事自己的活动。同理,网络、手机通信运营商在从大学生那里赚取大把钞票的同时,也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应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不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开绿灯。大学生的父母亲也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和网络。总之,面对现代技术对高校教育与管理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国家、高校、通信运营商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治理,方可取得预期效果。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知行合一”对于规避高校技术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规避技术风险既有利于高校的管理,也有利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高校应结合相关案例,引导师生认识技术的两面性,认识技术风险的危害性,增强规避技术风险的自觉性。3.方法维度任何一种技术产品都有它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所以,要想使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就必须讲究使用方法。为确保数据安全,北京大学就在昌平建设了他们的远程数据灾备中心。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在对人体易产生较大危险的地方,如易燃易爆品仓库、压力容器间、电梯等地方,都应该设置较为显眼的标志,或配以必要的防护设施。动力设施必须有围栏、护网及必要的联锁开关,以防触电一类的事故发生。楼宇应安装烟感探测器,实验室里的电器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熔断器等。应把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的设备及易燃易爆品与师生活动的场所分开。实验室在存放各种气瓶时,必须使之距离明火或赤热金属体于十米之外,必须使之离开取暖设备于一米之外。此外,还应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各种技术设备进行检查,消除超期超限可能引起的隐患。电脑运行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应使用通风装置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对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的学生,高校可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限制。在教学区安装信号屏蔽器和摄像头能够有效地抑止个别师生在上课时接打手机的念头。针对网络上有害信息的泛滥,可在网上安装绿坝软件;建立技术上的“防火墙”,也能有效地过滤“黑、灰、黄”等有害信息,或使之发挥“稀释剂”的作用。在敏感时期或敏感部位安装电子邮件过滤系统,可以抵御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的信息攻击,可以堵截反动性质的电子刊物对大学生的侵扰。至于对部分师生的抄袭行为则可用反抄袭软件予以应对。4.机制维度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现比喻事物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和内在的运行方式,包括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高校要想有效地规避各种技术风险,也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机制。一是应建立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是规避技术风险的首要一环,它体现的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有助于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高校就可以建立相应有效的预警机制。利用这种机制,在监测到有可能影响校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时,就可以迅速将之报告到学校的决策层或政府有关部门,然后启动应急应对方案。二是建立淘汰与更新机制。任何一种技术产品都是有其一定的使用年限和功能域限的,超过了一定的期限,就不能再使用,有的还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基于此,应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使用要求,定期对之进行检修和保养,更换其中已损坏的零部件,或是适时淘汰已过期的设备。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高校教育与管理中的技术风险产生的原因有技术本身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其中因技术本身而导致的风险只占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因素中包括使用者的不当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维护者失责及监管者的失职等。任何一种技术风险发生后,我们都能找到其中的责任者。这样,建立一种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追究责任者的责任,将能有效地规避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技术风险。

结语

技术风险是风险社会的主要特征,只要使用技术就要面临因技术的使用而带来的风险。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技术具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决定着现代技术给高校教育与管理带来的风险是必然的、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后者则决定了这种风险是人为的和可控的。高校使用现代技术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所以它也意味着高校采取措施尽量规避因采用现代技术而引发的风险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样,高校就应该更加重视并设法来规避因使用现代技术而带来的各类风险,就应构建一种与技术风险的存在相适应的教育与管理的范式。

作者:吴刚 陈桂香 陈古成 单位:盐城工学院 襄阳市第五中学

本站的论文范文数量很多,可参考使用,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