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里奥年10月对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欧内尼亚(Oneglia)的一个音乐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钢琴家和作曲家。早年随祖父和父亲学习钢琴、乐理、和声与对位。1945年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单簧管,后改学作曲,1950年毕业。六十年代主要在美国从事作曲和教学,七十年代初回意大利定居。佛罗伦萨创建音乐研究中心(长知卯R。对e),并且亲自主持中心的工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他本人也被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和基金会授予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他又以七十五岁的高龄担任著名的桑塔切奇利亚研究院的执行主席②。
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序列音乐成为了时髦。1952年,贝里奥正在美国追随意大利序列音乐的重要倡导者是作曲家达拉皮科拉 (LuigiDallapi。cola,1904一1975)学习序列作曲。一955年11月,他在纽约观看了乌萨切夫斯基 (VladimirUssaehevsky,1911一和鲁安宁 (ottoLuen加g,1900一1996)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磁带音乐专场音乐会后,他很快就被磁带音乐所深深吸引并开始积极进行相关实践。回到意大利后,他就到意人利电台 (RadioAudizioniItaliane,RAI)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为电台进行音乐创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在电台筹建电子音乐工作室并尝试磁带音乐创作。在一次参加法国电子音乐节期间,他遇见了施托克豪森并结识了作曲家、指挥家马德纳 (BrunoMaderna,一1973)。马德纳也是达姆斯塔特暑期班的成员,在马德纳的介绍下,贝里奥也参加了达姆斯塔特暑期音乐班。对贝里奥来说,达姆斯塔特暑期音乐班使他接触到的新的创作方式和电子音乐技术给与了他无限的思考空间和技术可能。音乐班上的学习与交流让他更加坚定了他探索电子音乐的决心。1955年,贝里奥和马德纳在米兰成功创建了“音乐声响工作室”。
贝里奥在电子音乐的创作风格上,吸收了当时法、德电子音乐的不同特点以及他在美国所听到的磁带音乐创作的特点,将常规音响和电子音乐结合使用,进行独具特色的电子音乐探索。由于电台的支持和新时期技术的发展,贝里奥的工作室创建之初,他们的设备远远超过欧洲其它工作室。1956年,约翰·凯奇等国际知名的作曲家纷纷来到实验室和贝里奥一起开展磁带音乐研究。布列兹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为了让研究所获得最佳的发展环境,布列兹大力加强和政府的沟通,获得了让世界所有音乐研究机构羡慕的、来自法国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为了宣传自己的音乐科技发展理念和现代音乐创作观点,布列兹不遗余力地在巴黎甚至是世界推行自己的主张。通过布列兹的努力研究所在短期内获得很大的发展。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所将目光转向在世界迅速发展的计算机音乐领域,致力于计算机和声学声音合成与处理、交互式环境、计算机辅助作曲、音乐心理学研究、乐器声学、空间声学、声音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随着诸多世界级作曲家和科学家的加盟,在布列兹领导下的研究所开始获得了世界声誉,并逐渐后来者居上,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音乐科技研究机构,引导着世界音乐科技发展方向和潮流。
相对于早期欧洲电子音乐的发展,美国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在法国的具体音乐和德国的电子音乐传到美国后,正值国际磁带技术大发展的时候。和舍费尔利用LP磁盘唱片艰难的进行具体音乐创作相比,美国人是从利用剪刀和胶水开始进行磁带音乐的创作。另外,早期欧洲电子音乐发展如此之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舍费尔和艾默特他们都有国家电台强大的经济支持,他们在设备上和资金上有充足的保证。纵观美国早期电子音乐的探索,大多数都上从各地大学开始的,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许多计算机音乐得前期探索与试验基本上还都是音乐家的个人行为。相比舍费尔利用多台设备控制LP唱盘机来制作具体音乐以及向德国那样购买昂贵的声音合成机来制作电子音乐,美国作曲家磁带音乐的制作方式和条件就简便了许多,工作室所用设备都是因地制宜的在现有条件下拼凑起来。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在美国乃至世界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学生中有许多己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地舞台。由于学校音乐系每年有大量的现场音乐会,为了将各种现场音乐会录音资料保留下来,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几乎用了当年全年的设备采购预算购买了一台 Ampex400磁带录音机,这是一台新上市不久的价格昂贵的高科技设备,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可以进行磁带复制的商业录音机。乌萨切夫斯基(图中右站立者①)当时还是一名年轻的大学教师,负责看管各种设备,包括这台录音机。在瓦雷兹、凯奇以及欧洲电子音乐的影响卜,他对通过控制磁带的播放而导致声音变化的这一现象充满好奇。利用工作之便,他开始了大量的试验。在一位校园电台的工程师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如何制作磁带的反馈(混响效果),以及其他一些磁带控制技术。1952年,在学期末,乌萨切夫斯基在哥伦比亚大学开了一场包括五首磁带作品的音乐会,作品的主要音响素材就是通过调控预先录制好的钢琴声获得的。这也是美国大学最早的磁带音乐作品。
他的同事鲁安宁(左上图坐者)当时还在伯灵顿负责着一个为作曲家开设的暑期课程班。他邀请乌萨奇夫斯基带着他的设备到他的课程班以便他们能一起工作。鲁安宁不仅是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长笛演奏家,他对长笛、人声以及磁带控制技术很感兴趣。共同的理想,使得两人由此结识并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美国20世纪 20一30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具有革新意识的作曲家,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他们影响下,乌萨切夫斯基和鲁安宁创作了大量的磁带音乐作品。在欧洲电子音乐发展的国际大背景影响下,他们的作品在许多电台被反复播放后,还被邀请到电视台去现场演示如何利用他们的设备进行音乐制作。他们的工作不仅推广了磁带音乐而且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声誉,由此,他们获得了学校的进一步支持,拥有了更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1953年,乌萨切夫斯基到法国参加第一届实验音乐大会,在巴黎,他结识了舍费尔、亨利以及艾默特和施托克豪森和其它一些重要作曲家。
在巴黎,乌萨切夫斯基参观了舍费尔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先进设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欧洲的电子音乐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由于得到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借助电台传播的便利,电子音乐的传播获得了)’‘泛的社会效应,为电台赢得了更多地听众。对电台来说有了听众就会有赞助商,因此也就舍得电子音乐实验室投资。但是,作为电子音乐实验室来说,要获得大量资金就必须迎合电台的需要,举行大量的非研究性开发与实验,这也就大大分散了学术研究的力量。因此,哥伦比亚一普林斯顿电子音乐实验室的建设一经成立就获得了大学良好的学术和人文环境,标志着早期电子音乐研究开始摆脱商业事务的干扰,为日后音乐与科技结合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作为计算机故乡的美国,1945年末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在见证了计算机神奇功能后,美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公司开始花大力气研制新一代实用性计算机。随着电子管技术、晶体管技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体积却越来越小。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软件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借助各种功能齐全的应用软件的配合,功能强大的计算机逐渐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就像美国仙童公司的八个天才②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一样,在计算机音乐领域也有这样一些先驱,由于他们的历史性贡献,计算机音乐得以作为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音乐发展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时任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被人们成为“计算机音乐之父”的马修斯和美国伊利诺伊斯音乐学系实验音乐中心主任希勒教授就是其中的翘楚。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