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觉的分组理论主要回答音乐时间信息的编码特征和存储特征(但音乐时间信息是否还有其他编码特征和存储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音乐知觉的同化理论则主要针对这些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音乐知觉的分组理论认为:音乐时间信息的编码具有主观分组特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当主体听到一系列相同的声音时会倾向于将之分组,通常为2个一组和4个一组,偶尔也会3个一组,组中元素的数t依赖于速度,速度越快则组中包含的元素数越多:二是主体不仅会对音乐时间事件进行分组,而且为了对组与组之间进行区分,还通常会在组的明显结束处生成停顿或沉默,如:当让被试分三音组或四音组时,被试在组的末端会生成人约600一700m音乐材料时间属性的认知加工对计时偏差的影响的停顿,而且越复杂的模式会生成更长的停顿,并且停顿至少是与模式中的最长音的持续时间等长的,但不存在超过1800ms的停顿,因为这会破坏对组序列的知觉。
音乐知觉的分组理论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证明。这些实验主要通过“再认”和“实际演奏”的范式进行。Dowli.g(1973)在实验中要求听者听20个音符分为5个音符时间组,测试5个音符多元的再认分数,发现时间组内的元素回忆较好,而跨组域的回忆较差。也发现时间组中的音符的回忆分数很相似,而时间组区域之间出现不连续性,这个发现表明存在时间“块”。A:orn(2002)的实验结果表明,音乐家是将其作品分割成一些有意义的部分进行练习和操作的,而且他们在开始和停止操作的位置均在组的边界处,而非组的中间。
时间知觉的分组理论认为:对于已经分组的时间信息,它们在人的认知系统中是按照层级性组织进行存储的。这与现代心理学时间认知理论中“层级组织理论”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音乐在时间模式上存在的明显韵律层级是与音乐构成要素之间本身具有的逻辑性密切相关。chas(e1973)指出,这种层级性是指将音乐元素按照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排列成不同的水平,层级性组织是用来编码和提取信息的认知规则。Palm,erE汾umhnasl(1,0)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对一系列声音做拟合度和记忆误差判断,结果发现音乐家和非音乐家的判断均存在韵律等级,但音乐家的更分化一些,而且在强韵律位置上出现的探测音更容易觉察,并且很少会与出现在弱位置上的探测音发生混淆(只有音乐家能完成这个任务)。Ericssno(l9,5),的研究也表明音乐操作者在练习中使用了层级性组织来保证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顺利提取。层级性组织可能存在于音乐时间模式的整个加工过程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的方式是研究者们目前共同关注的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可见,音乐表演中的“分组”将通过时间信息的不同编码和储存方式形成不同的时间模式,从而影响计时偏差。同化理论认为:在许多知觉领域,存在着知觉同化现象,知觉同化的含义是:当事物或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彼此接近时,它们的特征会相互影响而趋于近似。的研究发现,声音序列会根据整体的时间比率被分成具有相同节奏特性的类别。发现在语言知觉中也会出现知觉同化现象。因此普遍认为:同化发生在连续性的知觉分类的维度上奏分类和音位分类),而不会发生在连续的时间刺激模式本身。
的时间知觉研究发现,从客观平等的观念出发,(ponistorus坷ectiveqe朋,当两个空时间间隔临近时,也会发生同化现象。这说明同化现象会发生在时间模式本身。这一研究的发现起源于:当呈现两个(第一个用11表示,第二个用2t表示)相邻的空时间间隔时(第止个时间间隔比第一个长),在许多情景中发现在时间持续上第二个时间间隔明显地出现了低估现象,Na如jim,tenHoo件n,H妞汕uysen,aodsasa址(1992)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时间收缩”,并认为时间收缩作为一种“同化”现象,是一种在时间方面的偏颇现象和不对称现象。因为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只有当第二个时间间隔长于第一个时间间隔时才出现‘·时间收缩“现象,并且只有第二个时间间隔的知觉受到了影响。这一结论后来被sueotmi,N:kajima'
所证实。但s.as川在1998年的进一步研究中却认为”时间收缩“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同化现象,同化现象超出了单方面的同化现象的范畴:当tl为本105ms,设为75nsI,被发现出现了低估计,而在发现出现了高估。这说明音乐事件间会出现相互同化现象。但这些研究并没有系统研究这种时间之间的相互同化的问题。RyoatMyiua比i,Yo北系统地研究了低于是Zooms的空时间间隔的相互同化现象。结果发现空时距之间的时间要出现相互影响现象。他们采用的实验设计如下:S代表目标空时距代表比较空时距,t代表空时距的长短,~八升代表空时间间隔。
友情提示:写论文不难,难的是选好一个适合的期刊。你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以参考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