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中国文坛贯穿了对以浪漫主义、象征派、唯美主义、个人主义等为具体内容的 “纯艺术”观的批评,对中国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的流变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批评立场标准,但有些批评观念和批评方式却一直变形着延续下来,左右着人们的思考形态和文学价值判断。本文着力梳理了20—30年代文坛对于“纯艺术”观的批评情形,简要论述了其意义与缺失。
[关键词]纯艺术观 文学批评 革命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于“纯艺术”观的批评。 “纯艺术”观,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具体意指内涵。它并非单指“为艺术而艺术”或“艺术至上”的文艺观念,同时还常常混杂或关涉着浪漫主义、象征派、唯美主义、意象派、未来派、颓废主义、神秘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多种近现代派文学思潮和创作倾向。为了论说的方便,我姑且统称之为“纯艺术观”。近年出版的数种关于中国20世纪文学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或现代派意识的论著,着力梳理了中国文坛介绍此类文艺思潮、创作相关作品的情形,但对其何以稀微、变形、湮灭、复生的历史情形,却语焉不详言说不确(诸如“政治压力”之类),或者无暇顾及。
这便难于立体地展示、合理地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流变的某些复杂性。贯穿了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对于“纯艺术”观的批评,应该是考察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文学历史的不可或缺的视角。 20年代初,“纯艺术”观介绍到中国不久,中国文坛已经开始对此进行了否定性倾向的批评。20年代中后期革命文学提倡过程和30年代左翼文学倡导期间,“纯艺术”观念相当多地受到了批判。抗战到新中国成立,这些观念与战争、政治权力机构、媒体、出版、社会运动等因素结合,构成了更为强有力的文学批评势流,并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以后许多年,直到80年代批判 147“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聚焦于20—30年代文坛对于“纯艺术”观的批评情形。
20年代初的文章,主要立足于“为人生”的文学支点,批评“纯艺术”观。1920年,胡愈之发表,介绍欧洲18世纪以来的文艺思潮变迁,认为中国文学应该注重描写“人生问题”的“写实主义”,远离“纯艺术”: “浪漫派的文学……把文学和艺术,看作超出现实的东西;现实的人生问题,只好让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去研究,不该把它搁在文学里面的。这种艺术观念,是叫做‘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 sake)。
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不同的期刊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的需要再进行修改创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