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王 娜
摘要: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成本管理的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在阐述机械制造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
(一)生产方式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一是离散型,一是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产品的形成是由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
流程型则是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属性或者是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新产品或者新材料。大多数的机械制造企业都是离散型,产品结构清晰明确,产成品的零件个数或者部件固定明确,但也有很多企业兼有流程型的特点。
(二)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工艺流程相对简单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有面向订单设计、面向订单生产、面向订单装配和按市场预测的库存生产等方式。但大多数是面向订单的,多数是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生产设备的布置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每种产品的工艺过程都不尽相同,进行同一加工工艺的机床也有若干台,在进行生产时要按工艺对生产设备进行布置,还需要对物料进行适时的调度。
(三)按计划生产,向柔性化发展
机械制造企业大多数是面向订单生产,企业很难预测订单何时到来,而且企业一般从事单件小批量生产,工艺过程变化较为频繁,需要良好的计划作保障,对于材料采购和生产部门都需要良好的计划系统,这时就需要计算机辅助完成,为了适应产品结构的不断变化,企业要以数控机床代替普通机床,以加工中心代替专用工种机床,企业柔性化的生产趋势不断加强。
(四)产品设计能力要求高,信息化水平提高
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是主要的环节,在企业的发展中还要对老产品进行优化,其中需要大量的变型设计和工艺改进,制造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增加。
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机械制造企业由于多数是面向订单生产,形成了重经营订货,重生产任务的完成,轻成本管理的思想观念。很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范围,手段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缺少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研究,未做到与时俱进,成本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将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缺少内部考核机制,还有些企业将成本管理局限在企业内部,未能考虑到更大的市场范围,导致价值链脱节,成本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有的企业将成本的管理仅看作是成本的降低,将管理的范围局限于生产的过程中,忽视对其他相关领域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计算机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制造企业电算化的程度很低,缺少既懂成本控制,又懂计算机数控知识的专业人才,数控机床的研制和开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虽然一些机械制造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方法的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成本管理方法陈旧。当前世界上制造业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而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的方法的很少,生产组织粗放,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不够重视,成本核算方法也就相应的变得简单化,标准成本法、成本企画法等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没有应用到业企业中来。
(三)成本管理主体定位不准确
很多企业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但财务部门不可能对企业各项成本项目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其实,成本的控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各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既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平衡成本与工艺要求的关系。企业又要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让每个职工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企业的每个职工都能认真对待,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共同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
(四)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落后
很多机械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思想准备不足,计划性不强,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有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缺乏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没能与企业的工艺流程整合到一起,没能真正发挥降低成本的作用。此外,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软件,自主开发的软件的成熟度也有待于提高,我国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也不够,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扶持。
三、提升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制造业企业要想占据制高点,必须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将成本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成本管理的内容、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到与时俱进,用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加强成本的事前计划,成本的事中控制,成本的事后分析。在管理环节方面,不仅重视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还要对产品设计阶段,产品销售阶段的成本进行预测和计划。从参与管理的人员方面看,不仅企业高层要注重成本管理,企业的一般员工也要消除不必要的劳动和浪费。
企业应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分配到每个职工,让每个职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来。制造企业的环境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要制定发展战略,用战略成本的理念指导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要紧随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变化,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机械制造企业要建立以管理为中心的生产制造观,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订货的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决策模型,从而确定生产任务的安排,形成生产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积极推行企业资源计划,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将原材料、客户、市场等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将产品从设计、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到销售及时的反馈到企业各个管理层,这样就能极大的降低库存、节约人力物力,从而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企业要创新管理的方法,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分析产品和零部件的工艺,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实现同类型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创造快速简洁高效的制造单元,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三)强化成本管理制度,做好制度创新
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必须要在管理制度上做文章。
企业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制,将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时要尽量的详细,增强可操作性。有些机械制造企业的部门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但存在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企业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杜绝人情左右管理制度的现象发生,减少由于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一些损失性费用。成本管理制度还要随着企业形势的变化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注重成本降低效果的考核,建立奖惩机制,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对成本管理的宣传,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具有大局观,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成本意识,将成本的有效控制落到实处。
(四)降低材料成本,控制人工费用
材料费用在机械产品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材料消耗的降低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首先要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建立材料采购的相关规章和制度,在确定供应商时要货比三家,选择价格较低、质量较好、交货及时、信用程度较高的厂家,并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建立健全材料的入库、仓储、会计结算和处理等业务规程,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程办事。
其次,企业要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车间领用材料时,供应部门应严格按定额发料,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材料消耗。
另外,企业还要积极开展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活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最后,企业要对人工成本进行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投入的无效部分,企业可以使用标准成本制度,事前制定相关指标的标准值,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分析,事后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充分挖掘劳动潜力的目的。企业可以采取薪金与绩效挂钩的管理制度,奖罚分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损失率,降低人工成本。
(五)降低工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机械制造企业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对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在产品在不能往下以道工序进行流转。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检验程序,对生产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产品必须返修,并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最大程度的减少返修带来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企业设备正常的运行是扩大再生产的保证,要强化设备的现场管理和维护保养,实行责任制,增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水平,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出现事故。另外,企业还要注重质量成本,质量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产品质量是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本管理的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成本管理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
企业需要跟随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根据自身的实际,汲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机械制造企业也只有加强成本的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争光,制造型企业如何降低材料成本,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第2期
[2]邓文博,制造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思路和方法,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
[3]魏亮,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包钢科技, 2010年第15期
[4]陈建新,制造企业原材料物流成本的优化分析,物流技术,2006年第3期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